兵不厌诈

0人浏览日期:2022-01-04 01:38:37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难一》,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舍为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在这个故事中,还引申出另一个成语“退避三舍”,用来比喻退让或回避,避免发生冲突。

兵不厌诈”这则成语的厌是:满足,诈:欺骗手段。用兵作战可以尽可能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

兵不厌诈

诚心的道歉吮痈舐痔秦王嬴政灭六国之韩国、赵国西游记之白龙马的故事恐怖相亲耶稣受难十字架万里鹏程横行的螃蟹无法解释的灵异事国王找“智慧”的故事成功背后需要付出加倍努力:水手托比亚斯得其所哉没挖完的古坟友情是很美好的东西握拳透掌他为她终生未娶,倾世之恋《关云长》被批胡乱篡改历史,导演否认狮妈妈和小狮子爬山的故事使酒骂座的成语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硬伤(一)遇见你的纯真岁月古巨基《曹操》确定演孔融 胡玫称其是最佳人选故事新编之三国张飞日记(4)欧律斯透斯和阿尔克墨涅郑板桥智断遗产案牙齿仙女的礼物故事被三国抹黑的名将——孤独的魏延赵云为什么得不到刘备的信任高二励志文章:要努力发光你以为努力了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