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山有一群猴子,不多,只有7只。它们唯一的食物是饲养员每天送来的一桶粥。可是这些猴子的食量太大,每天的粥都不能填饱它们的肚子。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于是大家坐下来进行研讨。
猴甲曾经看见山下的村民在做一些重要决定时往往采取抓阄儿的方法,于是建议引进人类这一方法,众猴一致同意。
一连几天,猴乙都没抓中阄儿。猴乙心想:抓中阄儿的猴子能够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多分一瓢粥。万一我一直不能抓中阄儿,岂不亏了?于是它建议采取轮换制度。猴乙的建议说到了众猴的心坎上了,大家都想利用自己分粥的那一天混个“肚儿圆”。这样一来,每只猴子只有一天是吃饱喝足的,那就是自己履行神圣职责的那一天。
这样过了几个星期,群猴激愤。猴丙建议说,还是选个领头的吧。你看山下的人,乡里有个乡长,村里有个村长,一桌人吃饭时还要选个“桌长”呢!猴丙的话得到了众猴的一致拥护。于是它们推选出德高望重、见多识广的猴丁担任猴山的“山长”,具体负责分粥事宜。
猴丁宣誓就职后,猴山就热闹了。众猴为了多分一口粥,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地去巴结“山长”,结果搞得猴山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众猴痛定思痛,意识到权力过大容易产生强权思想,强权思想容易产生腐败。大家不甘心就这样被自己捧上台的猴子折磨自己,最后一致决定罢免“山长”,实行民主化管理。由3只猴子组成分粥委员会,由4只猴子组成监督委员会,两个委员会各司其职。谁知好景不长,监督委员会认为分粥委员会假公济私,集体权力部门用,部门权力个人用;分粥委员会指责监督委员会仗着人多势众,侍强欺弱,无理取闹。双方就这样互相攻击,无休止地扯皮,等到闹够了,粥早已凉了。
猴子们又坐下来开“圆桌会议”。它们最终做出决议:7只猴子轮流分粥,但分粥的那只猴子要等其他猴子挑完后才能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只猴子在分粥时都尽量分得平均。
从此以后,猴子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吃不饱了,都快快乐乐、和和气气地过日子。
寓言哲理故事頻道是這裡故事的子欄目,歡迎閱讀。 別林斯基稱寓言是理智的詩。這說明寓言一方面必須是理智(也就是哲理)的,一方面又必須是詩。所以,好的寓言必須富於哲...
高帽披着华丽的外衣四处游荡寻找着,遇到喜欢阿谀奉承的主儿就不失时机的给戴上一顶,因此很得虚荣者们的欢心。 这天,高
炎热的夏天,猩猩找到了一棵树荫如盖的大榕树高兴极了,便把自己的家搬到了树下。 树下清风徐来。再没有什么地方比这儿更
从前,有个国王整天被忧虑困扰。他担心自己的军队吃败仗,害怕王宫的珍宝被抢劫,怀疑大臣们不忠心总之,从登基那时起,他就没过
麻雀听到大家对老鹰的赞美后,很不服气,决心挑战老鹰。 麻雀刻苦练习,不停地飞翔,以锻炼自己的耐力;追逐蚊子或浮尘,
早晨,花公鸡在绿莹莹的草地上一边散步一边寻找食物。蝗虫见花公鸡正在向自己走过来,急忙张开翅膀准备逃跑。花公鸡大踏步冲
一位名流和一位智者一起闲聊,东拉又西扯。名流说:君能洞悉人们的心底,恰似熟知一本成册书籍。以君之博学又多识,愿君教我
一只生长在中州的蜗牛对蚂蚁说:我快定去看看泰山的日出! 蚂蚁非常的诧异,问它:你知道泰山离这儿有多远吗?蜗牛说:这倒没有
一棵小草,生长在一棵大树旁。 一天,小草对大树讲: 哎,你知道吗?其实我原来也是一棵大树,后来我嫌树大招风,就改做小草了。 是这样吗? 大树有些不信。 ...
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来。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
在小区的一群妈妈中,我独独注意到了阿米。阿米长得实在太一般,但她的鞋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段时间来,我观察到阿米的鞋很多,
在博物馆里,有一个精美而骄傲的陶瓷和一块虽然不起眼却谦虚的木头。每天都有客人来看陶瓷,老板也非常心爱陶瓷。 有一天
一列拉着陶瓷罐儿的货车到达山顶,面临着下陡坡。管事人吩咐其余车辆待命,他驾驭着第一辆车儿先行。驾辕的那匹大马着实干练
夏天的清晨,小河边的一株小草叶面上凝结着一粒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好看极了。 这时,其中一粒露珠高兴地对它的伙伴们说:
壁虎乘着春风时节尽情玩耍,心情舒畅的它一时失去警惕,从墙壁上玩到地下。 但是时运不佳,一条饥饿的蛇盯上了它,尾巴瞬
在田野里,住着三只田鼠。?秋天到了,三只田鼠开始准备过冬的东西。第一只田鼠每天都到田野上运粮食,准备冬天食用。第二只田鼠
一只蝙蝠冒失地一头闯进了黄鼠狼的家,黄鼠狼见到送上门的死鬼,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肚里。怎么!黄鼠狼叫道,我与你们,你还敢跑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genglei)。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
寓言哲理故事頻道是這裡故事的子欄目,歡迎閱讀。 孫三周 1991年,我從中學調入瞭一所以培訓教師為主的師范學校,其間,教授過幼兒師范和中等師范的幼兒文學、兒童文...
●【寓言典故】余桃啖君卫国有一道法律:谁偷坐了国王的马车,就要被砍去双脚。那时,弥子瑕很受国王宠爱。一天深夜,乡下有人跑来报告弥子瑕,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玻弥子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