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梁稳根:成功永远属于愈挫愈勇的人
文/清如
【人物名片】梁稳根,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砸掉铁饭碗到艰苦创业,梁稳根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成为“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
第四次创业
大学毕业后,梁稳根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可是不久他就大胆辞掉“铁饭碗”,去追寻心中的创业梦。
然而,梁稳根的创业道路并不平坦。从卖羊到做酒,再到做玻璃纤维,他三次创业都失败了。不过,他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愈挫愈勇,继续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经过分析,梁稳根决定开发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料。他和3个合作伙伴凑了6万元作为初始资金,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
在一个地下室里,他们开始研究产品。通过一百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
梁稳根把产品寄给辽宁的一个工厂,可是很快就收到第一批退货,原来是105铜基焊料的质量不过关。
他不肯轻易放弃这个成果,于是请恩师翟登科教授来现场指导。在翟登科教授的帮助下,梁稳根顺利解决了有色金属焊料的质量问题,也由此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8000元。
初战告捷,梁稳根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察觉到当时国家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背后的无限商机,果断进军重工制造领域。
注重技术研发
1993年,梁稳根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涟源的材料基地改造为“三一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
当时,工程机械领域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德、美、日等外企的手中,梁稳根在资源、技术、渠道上没有任何优势,只能“被逼”走自主创新这条道路。
他的梦想是“种植一块中华民族工业的试验田,从而铸造中国的世界品牌。”
他请来首席技术师易小刚,开始研制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建筑机械产品。
研发过程中,易小刚发现混凝土拖泵的高低压切换必须要接上不同的管子。为此,他设计出可以进行90度旋转的气压阀门。
但是一些人不同意更改设计,他们认为:国外都在用这样的管子,只要模仿就行了,没有必要进行更改。而易小刚坚持要进行技术创新。
深思熟虑之后,梁稳根采纳了易小刚的建议,由此诞生了后来被广泛应用的集流阀。“集流阀组的成功研制,不仅让三一实现了批量生产,还给三一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002年9月,在香港国际金融大楼施工现场,三一混凝土泵将混凝土送上了406米的施工面,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后来,三一重工陆续在液压、电气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提升技术实力,为成为行业领军者奠定了基础。
股权激励策略
除了专注技术研发,梁稳根也十分注重人才,他通过建立股权激励制度,把自己的股份让给真正的人才,推动企业迅猛发展。
早在1999年,为了奖励易小刚的重大贡献,梁稳根就召集股东作出了决议,将当初公司预留的5%股权中的2%赠与易小刚。
到了2000年,9位董事在三一控股的股权分别为:梁稳根59%、唐修国9%、向文波8%、毛中吾8%、袁金华8%、周福贵4%、翟登科1%、易小刚2%、王佐春1%。
“股权多少代表一个人对企业的控制权大小,几乎没有人愿意将权力分给别人。但是,若他们自己当家做主,才会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为了降低决策风险,梁稳根也聘请了15人的专家团作为咨询机构,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提出建议。
此外,梁稳根对员工非常好,公司为每位员工购买“五险一金”;为员工提供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构建自身培训体系等等。
2011年,梁稳根以财富700亿元首次成为“2011年中国首富”。
三一集团的寓意是“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显然,梁稳根做到了。
“如果我们认定了一条道路,那么就应该不畏险阻、奋勇前进。即使什么都没有,我们也要竭尽所能创造出前进的条件。”
来源:南财专访
福耀玻璃曹德旺:他让中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玻璃 就算是“笨鸟”,也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从底层往上爬,我抓住了属于我的每一个机会东盛集团郭家学: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堪比史玉柱文/林巧燕从无到有,又从顶峰跌入谷底,再到东山再起,一个人内心有强大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东盛集团郭家学:大起大落,他...
黄怒波:狼性人生,无需绝望文/黄怒波说实话,我从小到现在就从来没有绝望过。俗话说得好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你肯走。这句话反映了我从小至今的一种性格。我小时候....
王雪红:要成功,就得做最难的事39年前,当台塑大王王永庆把15岁的王雪红送到美国去读中学时,他不会想到,这个当时喜欢音乐的女儿,日后会成为全球科技界的一员悍将。...
励志人物:高燃,追风少年的速度人生几年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只有中专学历的打工仔。他用半年的时间考上清华大学,以一年的时间获得风险投资,在10个月之内迅...
2011经济年度人物:刘强东人物简介:1974年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从大学时代开始,刘强东就一直穿越在市场的波涛里,编过程序,开过饭馆,闯...
1975年5月的一天,26岁的夏伯玉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途中,因将睡袋让给体力透支的西藏队友,双腿严重冻僵不得不截肢。 没有双肢,走路都困难,更不用说登山了,...
1988年初,一家著名文学杂志在当年的第一期以专栏的形式推出了一位上海学者的三篇散文。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后,立即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北京、天津等地几家知名出版社...
任正非:两万块钱创华为,差点跳楼在他身上有很多标签:低调、偏执般的勤奋、目标明确、危机感。对很多传闻,他从不否认,也不澄清,只是脚踏实地去经营,并和外界保持距离...
励志人物:鲁冠球的第一桶金鲁冠球年龄:64岁创业时间:1969年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第一桶金:万向节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
梁稳根:成功从失败开始一个家庭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的农家孩子,一家国有企业的处长,一个下海创业屡屡失败的创业者,坚持创业不动摇,终于成就了中国首富。他就是梁...
鲁迅逝世后的七十多年来,不同的时代环境赋予了他不同的色彩。近日,尘封50年的许广平手稿本《鲁迅回忆录》面世,还原和纠正了1961年该书出,版时曾被删减和改动的一...
戴森:5126次失败,铸就了英国设计之王文/清如【人物名片】詹姆斯戴森,戴森公司的创始人。1月23日,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詹姆斯戴森净资产高达138亿美元,成...
冯仑:赚钱要靠钱以外的功夫我就干三件事:第一,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第二,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第三,做别人不做的事情。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李嘉诚创业时,许多人...
俞敏洪、周鸿祎高考启示:大学不能决定你的一生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高考启示俞敏洪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成绩不好,高考考了三年,他从来没着急过,因为急也没有用,只...
善挪者赢文/蒋骁飞一个年轻人研究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去高薪的银行工作,由于他对软件非常感兴趣,就到了北大方正。北大方正根本不稀罕研究生,给的待遇很低,800块钱一...
丁声树-为祖国服务无尚光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一级研究员丁声树是一位忠于祖国的研究人员。在1944年夏,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派池去美国考察,照惯例,他先要进...
我们每天呼吸着空气,因为平常,忽略了它;我们每天用汉语拼音,读书、打字、上网,同样因为平常,也忽略了它。当有一天,有人问你,汉语拼音是哪来的?恐怕很少有人答得出...
他是赛场上的超级巨星,被祖国称为英雄。可成名之后的他,也成了众多的追星族追逐的对象。为保持正常的训练,他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甚至左邻右舍都很难见到他。人们都说,...
传奇大亨郭正利:总裁到小贩,没能等来再起的波折人生从拥有40亿新台币的身家,到因投资失利,欠了15亿新台币的债务;从西装笔挺、出入名车,到穿着廉价的运动服,在市...
史玉柱:追逐梦想的巨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批不平凡的人。史玉柱和同属他那个时代的企业家一样,敢想也敢做。改革开放的初始,激活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沉睡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