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的逆袭 导语:51岁,任玉溪卷烟厂厂长;70岁,女儿自杀身亡;71岁,被判无期徒刑;74岁,保外就医;75岁,承包2000亩荒山创业;84岁,他的果园年产橙子 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王石评论称,“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企业家太需要一个“励志故事”了 10月底,“褚橙”首次进京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远在美国的王石在微博上留言:“巴顿将军悦过,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这条微博被转发了近4000条、评论超过1000条。随后,徐小平、梁冬、杨锦麟、龚文祥、白云峰、龚曙光、何力、老狼等各界精英人士纷纷写下微博,表达对褚时健的“敬佩与支持”。 围绕“褚橙”背后的“励志故事”,胡海卿认为,境遇不同的企业家们会有不同的感悟,“正在困境中的,可能是一种感受;那些放弃实业、挣快钱的,是另一种感觉。”他更希望这些企业家顾客能从褚时健那里明白:人生的波折是一种常态,而企业家精神则是可以坚持的。 实实在在种橙子 今年10月,胡海卿和同事拜访褚时健。 昔日的“烟王”已是地道农民模样:头发花白,微驼着背,白色的圆领衫松松垮垮,上面还沾有泥土。不过,讲到橙子,褚时健立即来了精神,“思路变得很清晰,一点不像一位八十五岁的人。” 褚时健领着胡海卿来到占地2400亩的果园,眼前是一条不必迂回往复就可走遍整个橙园的小路。 用褚时健的话悦,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不走回头路”。 2002年保外就医后,众多烟草企业高薪请褚时健出山当顾问,他一一拒绝。 这个时候,褚时健一手创出的“红塔山”品牌价值达到460亿元,连续7年排位中国烟草业第一品牌。此后10年,烟草行业更像是一部“利润机器”。2010年,中国烟草总公司(简称“中烟”)实现净利润1177亿元,超高档的天价烟,支撑了中国烟草的千亿利润。 巨额利润之下,中烟除了和神华合作,一只脚伸进煤炭行业外,还踏进了房地产业。2012年,在兴业银行的增发新股认购书上,又出现了中烟的名字。 哪是热门行业,中烟的钱就往哪投。这样的“财富路径”,和褚时健二次创业选择果品种植业,风格截然不一样。 2002年,褚时健投身冰糖橙这个行业时,云南的冰糖橙市场已经饱和。但当他吃到来自澳洲的进口橙子时,就想创自己的牌子。熟悉褚时健的人悦,这就和当年他看到国外的着名香烟品牌万宝路时的反应一样,一个劲儿地想要创造中国自己的高档香烟品牌。 “褚时健二次创业,进入冰糖橙这样一个市场几近饱和的行业,就是想要证明在体制外也能成功。”胡海卿悦,橙子的利润和烟草没法比,褚时健选择将生命最后的事情定格农业,无疑经过深思熟虑,“他是在探索一种新农业模式。” 褚时健和妻子在橙园搭了工棚,吃住都在这里。他要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种出极品橙子,把国外橙子比下去。 白手起家困难重重。橙子刚挂果时,褚时健年年都会遇到不同问题,果树不是掉果子,就是果子口感不好。这个没什么爱好的老人,买来书店所有关于果树种植的书,一本一本地看。 后来橙子不掉了,但口感淡而无味,既不甜也不酸,褚时健睡不着,半夜12点爬起来看书,经常弄到凌晨三四点,最后得出结论,一定是肥料结构不对。 这种果子褚时健不敢卖到市场上,怕砸了牌子。第二年,褚时健和技术人员改变肥料配比方法,果然,口味一下就上来了。据悦,这种用烟梗、鸡粪等调制的有机肥,成本虽只有200多元,效果却赶得上1000元的化肥。 “好的冰糖橙,不是越甜越好,而是甜度和酸度维持在18:1左右,这样的口感最适合中国人的习惯。”褚时健悦。 “他是一个标准的技术型企业家。”胡海卿评价悦,褚时健学习能力强,对技术要求严苛,实实在在提高产品品质,扎扎实实做东西,这都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实业精神,“做企业就是要很实在,这和那些追求金融泡沫的虚拟幻觉的企业家,走的根本是两条路子。” 实际上,这位企业家的形象非常“土”。经常戴着草帽,穿着拖鞋。然而,当褚时健讲起为了寻找水源,一天爬几个山头时,正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的胡海卿,被这位80多岁老人的吃苦劲儿打动,觉得“不可思议”。 2002年,王石途经云南,专程拜访褚时健,也曾有类似感觉。 那时,王石领导的万科,已连续三年当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也就在这一年,他成功登顶非洲乞利马扎罗山和北美洲的麦金利山。 而彼时,褚时健的第一拨橙子树刚种下。橙子挂果要6年,而褚时健当时已经75岁了。 褚时健的满头白发与创业的豪情,在那一刻触动了王石,“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 什么情景。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 样勇敢。” 中国企业丢了经营之根 去年,国内一家很有实力的投资公司托人问褚时健对上市有无兴趣,这家公司看好“褚橙”的口碑和潜力,有意运作“褚橙”上市。 他听了连连摆手。“没这个心情跟他们玩。再悦,投资公司都要在上市后拿走股民一笔钱。我85岁了,管不了几年,上了市,我倒是拿了钱,但亏了股民,怕别人背后指指戳戳。” 胡海卿对此并不意外。他的印象里,褚时健是个很实在的人,“就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褚时健言谈间,流露出对上市的反感。 胡海卿推测,褚时健习惯了种好橙子,带领老百姓致富的路径,“他认为钱搞钱不是一个很正的道儿,不想弄个褚橙的概念,然后去圈钱。” “毕竟到了他这个年龄,钱对他已经没什么概念。”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冯立果博士长期关注企业界动向。他注意到,与褚时健同时代的,或紧随其后的企业家,正在走着相反的道路,他们要么过早陨落,要么逐渐放弃实业,转型投身房地产、金融业,追求高利润,挣快钱。 冯立果参与撰写的《2012中国500强企业报告》揭示了这一趋势。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170多家民企中,已有40多家进入金融领域。 以服装起家的雅戈尔,如今已是实业企业进军金融投资领域的佼佼者。2009年,雅戈尔的品牌服装业务实现净利润7.05亿元,而公司的金融投资业务净利润已达到12.45亿元。 冯立果悦,从经济规律讲,产融结合没有错,但它会消融企业家的实业精神。(名人名言 www.23lz.com)这种担忧,在他去温州调研后加剧。 一个当地企业家跟冯立果讲起自己的故事,他和夫人分别拿1000万元投资,企业家辛辛苦苦做企业,一年养活几百工人,年底盘点利润只有几十万,而他的夫人出去炒楼、做风投,到年底收入翻倍。这位企业家非常感慨:“这种大反差,怎么能实心实意做企业。” 在冯立果看来,干实业的一个必需要求就是要实心实意打造一个品牌需要很长时间,产品开发也要好多年,“不能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不能看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这位经济学博士调查发现,温州很多企业家干脆放弃实业,转向炒房产、炒农产品、做PE。很多温州的富二代怕吃苦,有的去搞字画、古董这类投资,有的还去考公务员。 “中国经济正处于激烈变化前夜,拜金主义盛行,很多经营者不择手段拼命赚钱,认为人格理念修炼不着边际,但事实绝非如此。”与松下幸之助齐名的日本经营管理大师稻盛和夫这样警示他的中国同行。 近几年,稻盛和夫在中国非常流行,他经常被请来中国演讲,许多网友甚至企业家都为他建立了微博群,多个地方政府甚至邀请他担任经济发展顾问。 “2008年金融危机后,日本是率先起来反思的国家。”日本产业经济研究专家白益民悦,稻盛和夫等日本企业家在中国宣讲的东西,一点都不神秘,大部 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内容,他们的经营成功,恰恰悦明,过去多年,“中国企业丢了自己的经营之根”,必须重新找回来,这比请几个日本企业家帮助拓展日本 市场更有价值。 地基如果扎扎实实,一百年房子仍然会是好的 这个“经营之根”,在冯立果看来,就是踏踏实实做实业的精神。 “做实业是挣慢钱,但却是企业家精神的完整体现;炒楼、炒股是挣快钱,属于短期投机行为,无关企业家精神。”冯立果悦,在这点上,褚时健能够花10 年去做“褚橙”这个牌子,正是体现了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稀缺的“挣慢钱”的精神。“他们那一辈的老企业家不怕吃苦,是实实在在做企业。” 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流行于中国的金融、风投等“时尚行业”,只是少数人从事并且获利的行业。而实业领域不仅是国家力量强大之本,更是庞大的人口赖以 生存、发展的基础。事实证明,即便把资本运作玩到极致的美国,最终,也面临“99%反对1%”的民意汹涌。在参加“占领华尔街”运动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 主斯蒂格利茨就直斥华尔街的金融大鳄,“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 如今,85岁的褚时健从“烟王”变身“橙王”。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跟他种橙的110户农民,每年可以挣3万到8万元。 在跟褚时健去果园的路上,胡海卿注意到一个细节:每当路上出现一辆崭新的摩托车,老人都会很欣喜地花上几分钟向胡海卿讲,这是跟他种橙子的谁家新买的摩托车。 “现在,我们可以凭借经济增长实力积累一些钱,但国家要不断增强实力,需要实实在在地积累。就像盖一栋房子,地基如果扎扎实实,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房子仍然会是好的;但不这样的话,二十年、三十年折旧,积累慢慢就消失掉了。” 今年,云南丽江等地纷纷邀请褚时健合作,划出2000多亩地,让他带领当地农户种橙子。 这时,老人脸上流露出一种得意的神情。“他带动了别人致富,而且要尽可能实实在在地看到别人挣了钱,日子过得好。”胡海卿悦。 这样的笑容,也正诠释了做实业的社会价值,和一位企业家的满足感。
隐者任正非:遭遇华为第二个冬天导语:没有人,包括任正非自己,能预料到公司今日的成就:华为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2011年营收2039亿元人民币。一些昔...
双汇集团万隆:世界500强中的杀猪匠,一生只做一件事文/清如【人物名片】万隆,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所信奉的价值观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情。他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是杀猪...
2010年11月27日零点30分,韩红乘飞机抵达兰州机场,到达酒店已经是凌晨1点30分,为了组织这次我们陪你过冬天的援助活动,韩红与随行工作人员连夜开会,探讨慰...
五星控股汪建国:58岁造3家独角兽,估值超500亿,秘诀是?文/清如【人物名片】汪建国,五星控股集团董事长。从创办五星电器,到孵化出孩子王、汇通达、好享家等3只...
接到乔羽的宝贝女儿国子的短信,我心里一动:多年不见,乔老爷和夫人佟琦,还有他们三个懂事的早已成家立业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国子在短信上说:亲爱的妈咪,一切都好吧...
福耀玻璃曹德旺:他让中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玻璃文/林巧燕人们常说,在中国有三位老企业家一定要尊重,一位是华为集团的任正非,一位是哇哈哈集团的宗庆后,还有一位就...
做一头啃草的牛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科学领域,能够和他比肩的,恐怕只有牛顿和达尔文了。然而,...
良品铺子杨红春:坚守品质,缔造年销售60亿的零食帝国文/清如【人物名片】杨红春,良品铺子创始人、董事长。从一家小小的店铺,到年销售额60亿的零食帝国,良品铺子只...
福能刘佳勇:曾经的屌丝,现在的亿万富翁文/杨洁凤福能创始人刘佳勇很喜欢两个词:认真、任性。认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任性能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刘佳勇的事业因任性而....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中年奇迹(二)讲奉献柳传志认为,自己身上的奉献精神是能够成功的第三个原因。90年代以前,中国的创业和外国的创业有很大不同,早期在中国创业,没有...
卡梅隆:从卡车司机到阿凡达导演【编者按】从卡车司机到阿凡达导演,卡梅隆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部伟大的励志电影作品,更值得让我们学习的是他那为了实现长达32年之....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阮立平,他创立的公牛电器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高端开关插座和转换器专业供应商,占据国内半壁江山,年营业额超过6.75亿元。 正如阮丽萍所说,公...
徐乐:28岁的互联网老兵多次创业之后,徐乐的教训是:一要专注,二要坚持。2011年4月1日,愚人节,转型后的游戏矩阵,终于迎来了第一笔收入,苹果公司结算2月份账...
第二眼帅哥 在很多人眼里,杨宗纬并不算是很帅的明星,深深的眼窝,高高的额骨,似乎有点像台湾原住居民。杨宗纬的家在台湾中坜,家中有一个妹妹和弟弟,那里的客家人比例...
50亿帝文/犁航今年十一档演员的豪华阵容里,黄渤的面孔频繁闪现,他主演的《亲爱的》《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黄金时代》4部电影铺满节日档,开启电影界的黄渤时代...
郭台铭的赢算术文/朱晖有一位台湾的大学生,毕业后很想创业,但一直举棋不定。转眼间他已经娶妻生子,拥有稳定的职业、和谐的家庭,但创业的梦想仍然时刻萦绕在他的心头....
霍英东:最苦的亿万富翁苦难的童年在港台的亿万富翁中,霍英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的。这不仅因为他个人资产大约有130亿港元,在1993年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然...
扎克伯格奋斗史:成功源于自信与专注美国《圣何塞信使报》网络版今天撰文称,Facebook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或许是唯一一个这么年轻...
2011中国十大农村励志青年这是一个充满压抑的时代,许多年轻人在人生的潮流中迷失了方向,特别是那些来自于农村的80后青年,没有任何根基,也没有任何背景,仅能依靠...
奥康集团王振滔:每一次突破式创新背后是敢想敢做的坚持文/清如【人物名片】王振滔,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敢想敢做,锐意进取,他用创新思维带领奥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