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显斌:站在梦想之上 【编者按】一个从新浪网的创始人到沉醉于纪录片创作的“文艺青年”。这样的举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站在梦想之上的蒋新斌就做到了。 15年前,他与朋友在学校餐厅的一张餐巾纸上写写画画,这便是“新浪网”的雏形。13年后,这位“新浪网”三号人物急流勇退,专心拍摄纪录片。他认为,“投资纪录片是精神扶贫,是社会善举”。他的目标是,10年拍摄100部纪录片,“为下一代人留下这个时代的真实记忆”——扎进纪录片的世界。 熟识蒋显斌的人都赞叹他的商业眼光:15年前,还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期间,他便与两位学长谋划办一个为学生送便当的网站。几年后,这个送便当的网站更名为“新浪网”。如今,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 然而,更多的出人意料还在后面。2007年,已经是新浪网三号人物的蒋显斌,辞掉副总裁,卖掉股份,像一个“文艺青年”那样,一头扎进纪录片的世界。 蒋显斌很早就对纪录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来,大学期间,蒋显斌抱着成为工程师的理想,选择了理工科的专业,就像同龄的大多数台湾男生一样。不过,在台北大学糊里糊涂念了4年,他突然惊觉,“一定要修自己喜欢的课,才不会白来这一遭”。(励志故事)到了大四,他故意让自己的体育课不及格,申请延期毕业,从而多一年的时间,可以尽情选修社会学、心理学的课程。 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心脏病发作,以及手术后一次两个月长的休假,这位满脑子“利润”、“营运”的IT精英恐怕很难转战到纪录片这个“冷门”的领域。 一开始,他考虑着,只拍一部纪录片,“交个差,圆个梦”。但很快,这个生命中的小插曲却让他整个人都深深沉迷其中。 蒋显斌还记得,他所拍摄的一个拼命借钱供儿子读大学的父亲。片中的父亲希望儿子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光耀门楣,但因为扩招,儿子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甚至还没自己挣的钱多。面对镜头,这位父亲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失望:“年轻的时候我以为人生很长,现在我知道,其实人生很短。” 蒋显斌被打动了。他常常被朋友们开玩笑称为“年轻老灵魂”,这一回,他希望“用纪录片这个媒介来捕捉华人的面貌”。 刚决定转行的时候,蒋显斌回到台湾,希望重新买一张《寻找台湾生命力》的光盘,但15年过去了,片子早已绝版,四处都买不到。最后,他找到了纪录片当年的发行公司,工作人员在仓库里翻了很久,最后才找了出来。 他感慨良久:“一部好的纪录片,很容易就跟着一代人被大家遗忘了。所以我们不能只拍一部片子,而要拍许多部,每年10部,10年100部,为下一代人留下这个时代的真实记忆。” 投资纪录片是“精神扶贫” 他注册了CNEX基金会,每年选出10部华语纪录片提案,给予8万元~10万元的资助。 这位“有眼光的商人”开始动用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资源。他的朋友,麦肯锡高级合伙人陈玲珍、电视编导张钊维,成了CNEX的另外两位合伙人,他们又分头行动,说服自己所认识的企业家,为这个基金会作些投资。 一开始,这样的劝说是很困难的。如果单纯考虑投资收益,每个商人几乎都有比投资纪录片更好的选择,因此,蒋显斌只能努力解释说,这不是一个盈利性的项目,它没有太高的商业回报,却是一个“社会善举”。 “那我们干吗不直接给穷人捐钱呢?”有企业家问。 “那是一种物质上的扶贫。投资纪录片是精神扶贫,更有价值。”蒋显斌说。 基金会成立第一年,CNEX拉来了40万美元的赞助,其中有10万美元,是蒋显斌自己的投资。 陈玲珍把CNEX形容为她和蒋显斌的“白日梦”。“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各式各样的白日梦,现在我们挑了个对大家有用的,然后想办法让它实现。” 蒋显斌却对纪录片的前景相当乐观。除了每年维持基金会的运转,他还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模式,使纪录片能够真正持之以恒地运转下去。现在,他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找到了一个方向。 站上了金马奖的舞台 从2009年6月起,CNEX资助张经纬导演拍摄的纪录片《音乐人生》在香港百老汇院线播放,引起了热烈反响,直到现在都没有下线。 现在,这部小成本的纪录片已经有超过100万港元的盈利。“这在纪录片领域简直是个奇迹!”蒋显斌说。 讲这句话时,他兴奋的表情让人很难想象,在“转行”之前,他所负责的新浪无线曾经占据了新浪网超过60%的收入,一个季度的营运收入甚至超过了2亿元。 “我不会觉得失落,我们刚做网络的时候,营业额也没有那么高。”蒋显斌说,“现在我相信,纪录片就像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水下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巨大宝藏。” 从旁人角度已经无法评判,蒋显斌这样对自己梦想的评估是否足够理性。(励志名言 www.23lz.com)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有时却像个大男生,带着点小文艺的腔调。他喜欢公仔,觉得这些小玩偶带着种“高贵野蛮人”的气质;他喜欢诚品书店优雅的感觉,每次回台北都一定要去诚品书店待一段时间才会觉得“很安心。” 他喜欢写毛笔字,睡前看看王羲之的字帖,甚至会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他在谈话中会提到《论语》、提到佛教,他给CNEX设计的口号是:“给下一代的太平盛世备忘录”。 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外公蒋彦士,曾任台湾“总统府”秘书长、“行政院”秘书长、“教育部”部长以及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等职。蒋显斌更是从小被教育:“做人做事,要有民族心。” 两个月前,这位曾经的IT精英站上了金马奖的舞台。在2009年度的评选中,作为华人地区最著名的电影奖项之一,金马奖把最佳纪录片的奖项颁发给了蒋显斌所监制的纪录片《音乐人生》。 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的蒋显斌接过奖杯,没有太多表情。 “得奖、上院线,这样一步一步是没错的。”蒋显斌说,“我希望纪录片能够有一个很繁荣的景象,当然,现在的情况距离繁荣还有一段距离。” 平日里,蒋显斌的多数时间在CNEX的办公室里度过。这个办公室由北京东南四环一个巨大的仓库改建而成,有咖啡厅、小型沙龙,还有一个私人电影院。 他说,整个办公室,他最喜欢二层自己搭建的阳台。站在那里,“偶尔会冒出站立在梦想之上的感觉”。


罗永浩:一个天生刺儿头的胖子关于和命运的对峙、向庸俗的反抗,我身边没有人比老罗做得更好。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到老罗是在新疆饭店门口,我们约好在那里碰面。那是.....

励志大师卡耐基名言11例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毕生致力于人性的研究,以历史经验、科学思维、高尚品格在精神和行为准则上,指导着千百万人改变思想,完善行....

励志人物:马云的第一桶金马云年龄:45岁创业时间:1995年创立翻译社第一桶金:中国黄页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

刘晓庆:人要学会像草一样坚韧文章很长,但我还是认真的看完了她的故事,一个传奇的女人,敬佩她,同时也被她的爱情感动着,也许很多男人都无法与她相提并论,面对生活的种...

在陈光标四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饿的恐惧记忆,陈光标决定靠自己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10岁上小学...

华少:中国好舌头的野蛮生长文/华少做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之后,有一次我去青岛参加一个活动,《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老师对我说:真没想到,在《中国好声音》里面,...

尹明善:47岁创业的亿万富翁(三)因此,改革二十年来,虽在各行各业中都已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民企巨头,产生了一大批资产达数亿级的富商,甚至,连改革很长时期后才允准民...

SOHO潘石屹:选择多大的挑战,成就多大的人生文/杨洁凤选择对了,方向对了,那就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领导人一个穿着就可以对群众观念造成强烈的冲击。此时,潘...

章子怡:永远相信下一个故事是最好的2014年4月,章子怡凭借电影《一代宗师》再夺金像奖影后,斩获了十尊影后奖杯。获奖当晚章子怡在微博上这样写道:请相信在你偶尔跌...

尹明善:47岁创业的亿万富翁(一)1986年6月的一天,在长沙市一家民营的书报刊发行公司里,进来了一位年近半百身躯瘦削的书商,从他那浓重的川味口音中,发行公司的...

励志人物:加藤嘉一,一个强悍到变态的日本人加藤嘉一,1984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美丽的伊豆,家里有一个小一岁的弟弟和小妹妹,家庭从爷爷开始都是贫困的。出生时,奶奶...

想成为大佬?知道大佬们起的有多早么!华尔街见闻认为,必须提醒的是,尽管早起可能吃到更多的虫子,但更大的前提在于:早起的鸟儿必须拥有足够强壮的翅膀,以及鲜活旺盛的...

励志人物:吴晶,一位盲女的人生方向当吴晶的中国同胞们排长队买车票往家赶时,25岁的吴晶和27岁的瑞典男友Fred,是骑双人自行车回到老家扬州过春节的。我是嘴巴,...

俞敏洪、周鸿祎高考启示:大学不能决定你的一生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高考启示俞敏洪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成绩不好,高考考了三年,他从来没着急过,因为急也没有用,只...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嫁给许雅钧之前,小S最大的梦想是做个相夫教子的小女人。当时,她凭着无厘头的搞笑方式与无所不敢的大胆风格,成为金牌栏目《康熙来了》的资深主持人...

史蒂夫乔布斯:把每一天当做生命的终点在17岁那年,我读过一句格言,大概内容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这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这句...

巴菲特和盖茨的对话:人生最重要的是专注半个多世纪以来,沃伦巴菲特一直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时机。对于这位传奇投资家,他的长期投资取得了惊人的回报,甚至有些学者都不....

用友董事长王文京:一生只做一件事,铸就中国软件首富文/清如【人物名片】王文京,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年,用友诞生于北京中关村一间9平方米的小房...

李安:有梦想的人才能举起奥斯卡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当年,李安失业在家,负责带孩子做饭等家务,家庭开支靠妻子的微薄收入。李安一度想要放弃电影委曲求全改学计算机。....

爱因斯坦.反法西斯的战斗励志故事 爱因斯坦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希望人类得到永久和平。 他一生中发表了很多反对法西斯战争、声援各国人民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