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式奋斗(二) 逝去的牛博网 黄斌是罗永浩创办牛博网时的合作伙伴,认识罗永浩前,他听过“老罗语录”,“当时觉得很有趣,就问身边的朋友有没有人认识老罗。”后来,他们经人介绍成为了朋友,他记得第一次见面时,老罗穿了一件军大衣,不修边幅。 当时黄斌正在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罗永浩刚从新东方辞职。俩人都认为国内媒体平台存在一边倒的问题,他们都没有涉足过这个行业,不知道有政府控制这回事,觉得一边倒是行业本身造成的问题。于是,两人打算合伙创办一家尽可能多元化,有多种声音,不要有异常倾向的网站。 这是罗永浩第一次创业,只是牛博网后来的命运,让很多人忽略了这段经历。同“老罗英语”一样,牛博网没有寻找投资,启动资金主要来自他和黄斌。资金有限,没有请太多员工。罗永浩负责内容,黄斌做程序出身,负责技术。很长一段时间,牛博网每个月要都亏掉几万块钱,主要花在服务器带宽上。 罗永浩说,他们当时对互联网完全没有概念,觉得只要点击量有了,钱就有了。“牛博网最早是想做成一个综合性的博客网站,但不是提供博客空间服务的性质,是选择一些博客作者的文章做内容。在罗永浩看来,牛博网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博客服务中间商,只是借助了博客形式,比起互联网产品,更像是一个媒体。 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上线十几天,牛博网的PV量就超过20万,艾未未、梁文道、韩寒等众多名人,相继成为牛博网作者,之前老罗语录积累下来的众多粉丝,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牛博网的受众基础。 因为没有删帖,牛博网在很多公共事件中充当了平台角色。厦门PX事件中,一位当地的牛博网作者用手机短信发到自己的牛博网博客上,做了文字现场直播。山西黑砖窑奴工事件,只有牛博网上的帖子一直没有被删。 创办两年后,牛博网被强行关闭。 对于牛博网的结局,罗永浩始终觉得自己很无辜,他说:“当时我们是要做一个综合性网站,所以没有刻意回避政治问题,并不是我热衷政治问题。在大多数网站要做自我审查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做,政治内容就显得格外突出,我们真的没有刻意去做。”被关闭前,因为一些广告收入,牛博网已经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虽然没有赚到钱,但罗永浩十分得意。直到今天,还有人发给他邮件讲牛博网是自己的思想启蒙网站。因为邀请作者,他结识了一大批精英圈子里的朋友,他的大部分精英圈朋友,都是通过牛博网认识的。 理想vs利润 对于罗永浩的创业能力,他的前搭档黄斌评价:“从经商角度看,老罗并不是个适合去独立经商的人,他必须要有合作伙伴。(励志一生 www.23lz.com)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完整的地方,如果我给自己独立经商打80分,老罗可能只有60分。” 在黄斌看来,除了管理能力,罗永浩的放权能力是他独立经商的另一块短板,“如果管理能力不够,放权不够,自己又忙不过来,某种意义上是致命的。” 做公司以来,罗永浩越来越感觉到精力不够用,“除了工作,就是睡觉”。暑期班时,连续3个月,他每天睡3小时。其余时候,每天睡6小时。 以前更新微博时经常和人吵起来,做公司后,他很少有因工作外的事和人较真,但不久前,他还是发微博和西门子吵了一阵。 罗永浩说,他是个精力很充沛的人,只是管理能力差些。他正在调整,打算明年物色CEO,自己逐渐过渡到专注教学质量和大的战略方向。 他定下的最大战略是:提供一个在教学品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能够给学生带来一些价值观影响的商业培训机构。暑假班里,他请来贺卫方等靠谱学者给学生开讲座。 “老罗英语”创办后,冯唐根据罗永浩的性格特点,给了他3条建议:抓大放小,战略目标明确,学会容忍。罗永浩不是一个严格遵守规则的人,冯唐警告他,如果笔记本记了10件事,必须把最重要的3件事排在前面做完,不能按照兴趣和心情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还提醒他,不要因为个人性格的适合度就亲近或疏远员工。 罗永浩对财务没有特别精细的概念,尽管是新东方一线教师,他辞职时并没有攒下多少积蓄,“大部分收入在请客吃饭、买书买碟、打出租车中不知不觉不见了”。 运作“老罗英语”3年,他的收支意识依然淡薄,举办一场活动,他通常会不听财务主管的劝告,而去选择效果最好的方案,直到财务主管将成本数据摆到他面前,向他证明即使活动成功也可能亏钱时,他才会稍加控制。 开会时,罗永浩经常用自掏腰包相威胁。有时候项目效果出来特别好,证明他是对的,有时候他发现少用一半钱也能产生同样效果。 罗永浩给接触过他的人留下工作狂的印象。好友刘瑜认为他是一个“事无巨细,都不放心交给别人去做的完美主义者”。左小祖咒更加直接:“作为朋友,我更希望他在奋斗的路上身体健康,不要过于玩命。” 尽管认为罗永浩不是一个很好的独立创业者,黄斌仍然把他看成是自己众多合作者中最好的一个,“作为合作者,罗永浩是最好的一个,他在工作上的热情和敬业,曾让我强烈感觉,一个人能在一方面有所建树,一定是因为完全投入了热情。” 罗永浩想赚大钱的时候,选择了到新东方当老师,因为只有这个职业才能在一年之内达到标准。再有天赋的工程师,学成第一流也要10年。 27岁开始,罗永浩的事业危机感愈发强烈,身边开始有人不断提醒他,这样下去不行。他意识到,做很多事情都需要钱。逢年过节,哥哥姐姐会给父母买些礼物,而自己只能说些漂亮话,总让他不舒服。这些现实观念对他都有影响,无论是在新东方教书、做网站,还是办公司,他都不掩饰赚钱是直接动机。 他还是不忘记调侃一下,新东方离他的办公室5分钟路程,自己最累的时候,绕着它走一圈,回来又是斗志盎然。 创办企业后,罗永浩最讨厌别人问自己,你以前老是骂这个老板恶心那个老板耍流氓,现在自己做公司,是否理解他们。他坚持让“老罗英语”使用正版软件,给员工五险一金,不做夸大宣传等等,他认为自己已经证明了不耍流氓也可以把企业做好。 办公司后,罗永浩接受采访、做演讲的频率多了起来。有人骂他虚伪,搞那么多噱头就是为了企业宣传,他很淡定:“我又没说不是。” 罗永浩说,自己最不能接受的品行是虚伪,但在真话和假话之间可以选择沉默。他变得小心翼翼,建议员工不要接受媒体采访。 罗永浩至今没有在北京办暂住证,但他听说如果注册企业,好像可以领一种类似绿卡的东西。他说,如果可能影响到公司,他会去看看。


谭嗣同-英雄视死如等闲-德育名人小故事 世间万物抵春秋,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首充满了忧国忧民的诗,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所作。 ...

方太集团茅理翔:从摆地摊到身价130亿,高龄闯将的别样人生文/清如【人物名片】茅理翔,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高龄闯将,44岁卖点火枪,55岁做油...

强人刘强东:从2万元起家到成为准首富刘强东简历:京东商城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

励志人物:成功者们的童年生活1、巴菲特股神巴菲特:5岁开始做生意,11岁开始炒股沃伦巴菲特1930年出生在美国西部一个叫做奥马哈的小城。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家里最...

从身无分文到5000亿帝国,许家印是如何炼成的?老板,要敢于冒险,敢于梦想;没有对公司愿景的梦想能力,你就不可能做出伟大的公司。同时,脚踏实地,让团队聚焦,统一...

1 2009年,杨澜在美国采访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先生。杨澜问他,如果当年你没有离开河南,你今天会是什么样? 杨澜心想,他一定会说,如果...

趣头条谭思亮:两年做到上市,移动资讯独角兽养成记文/清如【人物名片】谭思亮,趣头条创始人兼董事长。2016年6月,正式上线,2018年9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徐小平:一个执着地寻求生活意义的人两只皮箱一个梦,雄心壮志离家园,1987年年底的最后一天,徐小平怀揣着一个留学梦去了美国。归去来兮,1995年年底,在俞敏洪的...

女首富吴亚军:男人气魄女人细腻8月16日,一手打造龙湖集团的女掌门人吴亚军辞任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一职,但仍保留公司执行董事和董事长职务。接任CEO一职的是...

王小谟:一只逆袭成功的雄鹰文/孙建勇2013年1月18日,国际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人们把热烈的掌声献给...

励志人物:尼克胡哲,相信自己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尼克胡哲他天生没有四肢,但是,通...

曼德拉:唯灵魂不可征服文/徐剑梅纳尔逊曼德拉,领导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国父,名满天下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我们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受到最高程度和最大规模集体敬....

瞧,任正非这个人中国企业界的几个神秘大佬,长虹的倪润峰像个老兵一样黯然隐去,伊利的郑俊怀在经历了牢狱之灾后销声匿迹,只有任正非还在前台,在四射的狼性中延续着他的...

周洋有艰辛才会更坚强2月25日上午11时,吉林省体管中心内热闹非常。有关领导、自发来的市民、众多记者和周洋的父母一起见证了长春姑娘周洋的又一个奇迹:她和王濛.....

盘点曾经高考落榜的名人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不能决定个人能力,更不能决定个人命运,而真正决定命运的是面对失败的态度,看看这些曾经高考落榜的名人是如何面对失....

科大讯飞刘庆峰:坚守梦想的语音拓荒者,18年创造出1000亿市值文/清如【人物名片】刘庆峰,科大讯飞董事长。为了实现语音梦想,刘庆峰坚持不懈、一往无前,在语音领...

李云迪与郎朗:一样的天才不同的结局虽然在大众眼中,他们同为天赋异禀的钢琴王子,但只要稍稍了解二人,就会发现他们从性格经历到演奏风格都十分迥异,郎朗的表演激情澎湃...

我不是特别喜欢演艺圈的人,一是觉得有些人太喜欢炒作,拍了几部戏,获了一两个奖,就希望别人叫他影帝、影后;二是感觉某些人私生活很乱,绯闻不断。然而,陈道明却是演艺...

好像是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一个记者曾经问过我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李连杰,你这些年都一帆风顺,你是怎么变得这么强大的呢? 这位记者采访我之前肯定没做过认真的准备。首先...

马雅可夫斯基-全心全意为听众服务的诗人-德育名人小故事 马雅可夫斯基经常写一些便于朗诵的楼梯式的诗。他写的诗,一般不先在报刊上发表,而是在大街小巷对群众朗诵,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