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打造千亿万科背后的取舍之道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过两难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有取舍。 选择总是要经过煎熬,有时候就要放弃对过去所拥有的或所适应的。一个商人总是在对权力、财富、感情的取舍之中。 这其中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的企业更多的借鉴意义。比如我们熟悉的万科和他的创始人王石。 一家靠倒腾玉米起家的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靠什么完成了连续十余年稳健的发展?在几经政策波动、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下,什么让万科不仅活下来,还能够不断壮大自身?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对于取舍二字,用万科的经历做了详尽的注释。 超过25%的利润不做 每一个卓越的商人,都会看到很多市场机会,如果说为了200%的利润资本家敢于拿性命做赌注,王石显然不属于此类人,他显得那样的保守。 “我非常同意你的取舍问题,实际上我们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不是你会失败,而是你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成功,什么都赚钱,这时候你反而会发现那些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他的成功是他取舍的结果。”王石语言中既有思考,也很有感情。 事实的确如此,如何使GE这样成熟的综合性大公司像新兴小公司那样蓬勃发展?在杰克·韦尔奇接任通用电气CEO的头两年,他出售了71项业务和生产线,其中包括中央空调业务、家用电器业务等GE以前起家的业务。几年中,杰克·韦尔奇通过兼并、合资以及参股等形式完成交易118项。 战略取舍的结果催生了韦尔奇的“数一数二战略”,而这种取舍,也令通用具有了“在世界范围内独一独二的业务,即使10年后都不会落伍”。 虽然人们会问GE坚持“数一数二”的经营策略,是否意味着它将放弃许多很好的商业机会?GE在诸多商业机会中的取舍是近乎直觉的悟性还是审慎的理性抉择?GE在20世纪80年代所取得的傲人业绩,高速的发展,得益于“数一数二”战略的实施。 同样,在王石看来,万科的稳健发展,同样得益于取舍之道。 “万科曾经做过进口录像机的生意,利润达到200%~300%,这种超额利润使得许多公司都挤进这个行当,供过于求,利润急转直下。(励志电影 www.23lz.com)我对1984~1992年的贸易做过统计,赚钱的用黑字表示,赔钱的用红字表示,结果红字多过黑字。这说明市场很公平,之前你怎么暴利,之后你都要给我吐出来。” 此后,王石提出万科超过25%的利润不做。在那个屯地就能增长利润的年代,万科坚持快速开发,而这也让万科躲过了更多的危机。同时在1998年,万科开始了一个舍弃的过程,退出了很多赚钱的行业,而现在被房地产界广泛提及的减法,万科早在7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人生中的三次放下 在王石看来,能有所放下才能有所坚持。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让王石记忆犹新的也始终是那三次人生中的放下。 “1983年,我第一次放下。”那一年,王石33岁,当过兵,做过工人,在政府机关工作了三年,有阅历,有信心。那时的他不甘平庸,有野心。 1983年5月7日,王石坐火车抵达深圳,丢下过去,准备开始一番全新的事业。 机缘巧合之下,王石在深圳的事业越做越红火,用他的话说,“一直粗放式地赚着钱”。 直到1988年,他有了人生的第二次放下——在推动完成了当时还名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的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革后,放弃自己的个人股份! 1988年3月1日,随着深圳市政府红头文件的推出,诸如城建开发集团、物资总公司、石化总公司、赛格集团一般规模的六家深圳大型国有企业先后进行股份制改革。王石所在的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会问起我当初的决定。我始终要说的是,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做错了。首先,股份制改革的动机并不是将企业据为己有。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说,改革符合市场规律。我希望将企业做成股份公司,是为了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公司建设中。第二,我不知道如何打理巨大的财富。我承认,来深圳创业最初的动机的确是为了淘金。但是,有一天,当我突然需要面对巨大的财富时,我还真有些不知所措,也没有安全感。名利之间只能选择一项,或者默默地赚钱,或者两袖清风地做一番事业。我选择后者。掌管财富的基因,我看是不具备的。自己还是把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做好最重要。” 1993年5月28日,万科发行B股。紧接着的6月,中国的宏观调控随之展开。 “当时,万科决定只做房地产,不做其他项目真是下了狠心的!可以说,这是我人生中面对的第三次放下。当时国家进行了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极端不好,而你还要放弃其他可能带来大利润的项目,这要大魄力。可以说,专攻房地产项目成为1993年万科的战略决定!” 此后,万科的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风雨飘摇中,万科脚步稳定地向前迈进。
董明珠:吃苦的工业精神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搏击商海20年的铁娘子从容淡泊,从普通销售业务员到知名女企业家,董明珠说,要有吃亏的工业精神,这在这个人人想赚快钱的年代...
李云迪与郎朗:一样的天才不同的结局虽然在大众眼中,他们同为天赋异禀的钢琴王子,但只要稍稍了解二人,就会发现他们从性格经历到演奏风格都十分迥异,郎朗的表演激情澎湃...
相传,杭州城隍庙作坊弄有一对夫妇,男的叫袁金,女的叫瓶儿。袁金常年在外做蚕丝生意,每年只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一年,瓶儿生得一女。满月之日,恰是...
一杯凉水泼出一个首富如何将一个叛逆男孩培养成微软公司创始人、全球首富以及美国最大慈善机构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父亲老比尔盖茨的答案是:逼他成熟,然后给他充分自由.....
每个商界大佬都有一个不愿提及的兄弟在商业世界,大多数合作关系的破裂都发生在公司飞黄腾达之前。一向跟比尔盖茨关系还不错的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最近出了一本...
任正非:永远奋斗,永远狼性文/清如【人物名片】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总裁。近日,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单出炉,华为排名第72位,其营收相...
让心灵静养的20个习惯1、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别忘了用心体会是一种习惯。2、当一个人觉得人生乏味的时候,别忘了培养幽默是一种习惯。3、当一个人体力日差的时....
李东生:勤于学习,打开成功大门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精力旺盛和大胆。从电视画面中,或报纸上获得关于他的消息,要么是纵横国外,接二连三地收购企业;要么是穿梭于各种颁...
盛大陈天桥:我创业发家两大成功秘决我和99%的中国青年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喜欢玩游戏并不纯粹是件坏事,关键是要玩出精。我就是从玩游戏玩出创业灵感的。大学生创业....
林书豪:林的突破,林空出世哈佛背景、外表俊朗、球技出众,林书豪这颗NBA诞生的华裔新星,率队豪取5连胜并夺得当周东部最佳球员后,以火箭之势蹿升为美国的华人新偶像...
李彦宏成功之道:抠门创业险胜2005年,李彦宏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特别节目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并发表了演讲。他回忆道:2000年初,百度...
Takum创始人李博:我潮故我在用80后的个性打造时尚潮品牌阳光、帅气的李博被称为业界最潮的老板。这个华丽天秤男率真、个性,是典型80后的创业者。李博的理想是:...
李嘉诚:成功源于花90%时间考虑失败花90%(时间)考虑失败。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
刘德华:我的奋斗我先想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1961年我在一个农村出生,那里叫大埔,香港(的)一个非常非常久的一个地方。我真的小时候,我发觉我是很有钱的,我家里有...
章子怡:永远相信下一个故事是最好的2014年4月,章子怡凭借电影《一代宗师》再夺金像奖影后,斩获了十尊影后奖杯。获奖当晚章子怡在微博上这样写道:请相信在你偶尔跌...
趣头条谭思亮:两年做到上市,移动资讯独角兽养成记文/清如【人物名片】谭思亮,趣头条创始人兼董事长。2016年6月,正式上线,2018年9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一个易拉罐卖出75.99亿,55岁退休老人缘何成为红牛背后的巨头【人物名片】关玉香,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董事长。55岁,本该安享晚年,却毅然创业,一路过五...
董明珠:刚与柔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这是坊间形容格力首席执行官董明珠强势作风的一句评价。再见董明珠,是2011年11月份在格力珠海总部举办的格力20年品质见证大使...
王微:细微差别决定生死去留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有个角色,米靠白先生,他经常说,年收入20英镑,年支出19.996英镑,结果-幸福。年收入20英镑,年支出20.0...
鸦片战争那会儿,英国商人把鸦片卖到中国,不仅赚取了大船大船的白银,还使很多中国人染上毒瘾。 因为吸鸦片烟,中国人体质日渐衰弱,被洋人称为东亚病夫。 当时有个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