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这是普遍的生活现象,一个人的一生会有一次甚至多次的塞翁失马,金庸就有多次“失马”的记录。
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年轻时的理想是做一名外交官,为此他刻苦读书,如愿考入了位于重庆的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这是国民党培养外交人才的地方,但由于战乱,他的外交官梦一直未能如愿。新中国成立后,金庸被派往香港到《大公报》任职。有一次,友人电召他北上外交部应聘,接待他的是时任外交部秘书的乔冠华。乔冠华曾是金庸的朋友,他坦诚地对金庸说:“一个受过国民党教育的地主后代,恐怕很难会被吸纳。”并告诉金庸,如果真的很想来外交部工作,必须先受培训,然后申请加入共产党。金庸完全失望了,回到香港。
这是金庸最为关键的一次“塞翁失马”,它改变了金庸一生的命运与前途,金庸的外交官梦被粉碎了。于是,他老老实实地回香港编他的报纸。1957年,偶然的机会,他写起了武侠小说,一写就是几十年。现在他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金大侠”成为“天下无人不识君”的文化大名人;后来他又创办了《明报》《明报月刊》《明报晚报》《明报周刊》等明报系列,从这个角度看,他又是一个大企业家,靠写作和办文化产业成为亿万富翁,在华人界他恐怕是唯一的。
倘若金庸当年能顺利进入外交部工作,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正常的话,他可以成为一位外交官,或被派往国外,当一名驻外使节。这虽然也可以为国家民族的外交工作作出贡献,但这怎么可以与今天金庸的成就相比。甚至,他可能将面临一个接一个的灾难甚至是致命的打击。金庸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所受的又是国民党的教育,以金庸在香港《明报》写社评时关心国家大事,爱发议论的性格看,他能过“反右”这一关吗?即使“反右”时侥幸过了关,又能过“文革”关吗?那时,只有一个不断受冲击、濒临灭顶之灾的查良镛,何来金庸!何来他脍炙人口的15部小说!何来他响当当的《明报》系列!何来亿万富翁!
由此可见,对于“失马”,不要悲观消极、不要一蹶不振,但也不要采取阿Q主义,应本着冷静、进取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另辟蹊径,就像金庸一样,也许换来的将是一匹宝贵百倍的千里马。
有人总是抱怨老天不公平,总是说给自己的不够多,不够好。可知道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啊,可知道就算你遇到伯乐,你就是那只千
大家都说这个孩儿傻。为什么呢?一次,有人拿5分和10分的硬币给他,他总去拿5分的。有人不信,也拿5分和10分的硬币去试,也
艾森豪威尔将军是美国第34任总统,他外表憨厚,笑容可掬,和蔼可亲,是一个大智若愚型的人物。 他处事公正严明,对人宽大仁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祖籍绍兴,生于淮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博学多艺、才华横溢,向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际...
位于北京长安街,距离天安门仅1200米的东方广场是华人首富李嘉诚投资的亚洲最大建筑群。谁曾想到,东方广场竟始于一位名不见经传
一天上午,胡雪岩正在客厅里和几个分号的大掌柜谈事。谈到最近的几笔投资,胡雪岩绷着脸,教训起其中几个在投资中获利甚微的
美国旅馆业大亨希尔顿13岁那年发生了一件极平常的小事,但这件小事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记忆中,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那天夜晚
陈毅同志幼年时酷爱读书,他总是把书带在身边,有空就看上几页。如果发现了一本好书,那简直比什么都高兴。 有一次,他到一位亲戚家去欢度中秋节,一进门就看到了一...
他家太穷,为了维持生活,他从小就帮助母亲做小买卖。上高中那年,他开始做起新的生意卖爆米花,以供学费。他卖爆米花,都是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1957年)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
上个世纪初,英国出了两个杰出人物,这两个人对世界的贡献是如此的巨大,以致于全世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们:一个是英国首相
卓别林创作的以希特勒为原型的电影剧本《独裁者》开机时,派拉慕公司说自己公司的人曾写过《独裁者》的闹剧,那名称是自己公司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长相丑陋,但他从不忌讳这一点,相反,他常常诙谐地拿自己的长相开玩笑。在竞选总统时,他的对手攻击他两
鲜花与掌声从来都被年轻人全力追逐,在茶楼当过跑堂、在电子厂当过工人的周星驰也不例外,中学时期就梦想有一天能主演一部电
奥运会颁奖礼服中的宝蓝国槐绿和玉脂白3个系列的设计者,是著名的服装设计师郭培。 人们对郭培并不陌生。《大明宫词》里
把心机上升到智慧,是为大人物,而不是小女子。因为我正在看《艺伎回忆录》,所以就想起了这位在最新款的福布斯上仍然风华正
并不很久的以前,也就在1979年到1980年,课堂在哥伦比亚大学,两个政治科学系大一的新生,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一个是来自
有一天,大仲马的一位好友前来拜访他,见他正独自坐在书桌前,双手抚摸着稿纸,低声抽泣着。朋友就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等,可等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