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ué mù dōng mé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员(字子胥)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一把自尽。伍子胥临死时说:“把我的眼睛挖出放到吴国东城门上,让我看到越国将来消灭吴国。”没过多久,吴国被越国所灭。
【典故】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
【释义】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同“抉目吴门”。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忠臣被谗诛杀
【结构】补充式
【相近词】抉目吴门、抉目胥门、抉目悬门
【押韵词】蠹国残民、敬老恤贫、下笔有神、取义成仁、儗非其伦、远亲不如近邻、超然不群、玉石同焚、卓尔不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成语举例】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越来兵伍。 元·萨都刺《姑苏台怀古》
【拼音】p f hn sh 【出处】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诗 【释义】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成语故事买椟还珠从前,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动脑筋将珍珠好好包装了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珍珠的“身份”...
囊茧照读的成语故事:一窥中国古代文化的奥秘囊茧照读的成语起源囊茧照读,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读书苦心钻研、培养自己的才华。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
成语故事晨钟暮鼓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
【拼音】lin qun rng shuǐ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梁州人范柏年晋谒宋明帝请求办理朝政,谈话间,他们偶然说到广州的
唐朝原本是个繁盛的封建王朝,但到了中期,安史之乱后,唐代再也无法恢复已往的繁荣,当时的时局动乱,宦官专市又加上藩镇割据,令百姓十分痛苦。而当官的都只顾自己,拼命...
小学生成语故事简短五篇1、小学生成语故事 篇一 铁杵磨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
唐朝中期,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沉重的苛捐杂税压迫得老百姓家破人亡。当时,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有一种奇异的蛇,全身有剧
【注音】k qn k jiǎn 【成语故事】尧帝时期,黄河经常发洪水,尧帝派鲧治水九年没有成效。舜帝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告
成语故事受宠若惊的故事 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中下、中中、中上,该官吏表现出宠辱不惊。...
【拼音】xiāng di r bī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胥臣奉命出使,路过冀地,遇见一农夫正在田间除草,他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双手捧给丈夫。...
成语故事绕梁三日的故事 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善歌唱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缺少粮食已好几日了,于是在...
成语故事得其所哉的故事 曾经有人送活鱼给子产,子产派校人把鱼养到池里。校人却把鱼煮了,回复说:这鱼开始放掉的时候,很疲倦的样子,一会儿就好了,悠然...
全神贯注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全神贯注是汉语成语之一,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田文的军师,他精通兵法,善于用兵,成为齐国的军事智囊...
成语故事千金市骨的故事 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过了三年,仍无一点收获。这时,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奋勇地站...
【拼音】fng tng bi shǒu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书生冯唐饱读诗书,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当官,他亲历汉文帝、汉景帝、
艰苦卓绝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艰苦卓绝,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十分艰难,但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
成语故事风马牛不相及 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大力进行改革,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初期较强大的诸侯国家。齐桓公还打着尊王攘夷,拥护周天子的旗号,...
成语故事金石为开的故事 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
成语故事墦间乞余的故事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