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墓碑设计得很特别。它看起来更像一堵墙,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这堵颜色搭配独特的墙矗立在两块灰色的大理石上,呈长方形,上端有一个窗户般的方孔,逝者的头正好从这里探出来,默默注视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这个墓碑为什么那么特别呢?它又是谁设计的呢?要解释这些问题,需要回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1962年12月1日,马涅什展览馆内,一片肃静。
领导正在漫不经心地观看艺术作品。当他看到一位雕塑家的作品时,便讥讽道:一头毛驴用尾巴也能画得比这好。
侮辱顿时像座大山一样,压着雕塑家的心,使他久久不能缓过气来。他强忍住心中的不满,不让它爆发出来;他努力使自己麻木,忘记伤害。可是一切都徒劳无益,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使他无法继续虚伪下去,他终于忍不住,发出了他良心深处的质问:你既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评论家,凭什么这样说?
会场静得可怕,谁敢骚扰领导看画展呢。雕塑家的这个属“计划外”的声音,无疑如一枚原子弹,突然在这个静得可怕的世界里引爆!爆炸所带来的冲击波,撞击着怯懦者脆弱的神经,他们无不吓得面如土色,惊慌失措。
无可避免地,领导也听到了。他缓缓地扭过头来,盯着这个狂妄的“质问者”。良久,才抛出一句话来:因为我是领袖!说完,就头也不回地往门外走去。所有的人都吓坏了,纷纷担心领导会杀害这个有天分的艺术家。
众人的担心并非多余,因为后来领导又当面威胁过这个艺术家:你这个人很有意思,我很欣赏你,不过,你身上既有天使也有魔鬼。如果是魔鬼占了上风,我们就会把你打趴下;如果是天使获胜,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你。雕塑家听了,淡然一笑,或许,对他而言,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同领导作对的人,一个又一个地“消失了”,而独独他一直没事。对此,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1971年9月13日,作为领导儿子的谢尔盖送来了领导的遗愿:家父一直很欣赏你,指定要你给他刻一个墓碑,他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想了想,答应了。惟一的条件是,必须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限制。谢尔盖应允了。
经过一番努力,这尊奇特的墓碑终于矗立在莫斯科新圣母公墓里。墓碑的主人是领袖赫鲁晓夫,设计者是雕塑家涅伊兹韦内。
事实证明,赫鲁晓夫没有选错涅伊兹韦内,而涅伊兹韦内也没有让他失望——半白半黑,代表半功半过,恰好是赫鲁晓夫的真实写照。
这个婚姻完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非常功利,毫无浪漫、激情可言。但它却是个持续一生的美满婚姻⋯⋯范妮,正如全世界都知道的那样
碰上僵局,或者对方一直不掀牌,让你莫测高深的时候,打破僵局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先让一步。聪明的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
作家圣修伯里当年在非洲空军基地时,一位摩洛哥仆人想回家,他便在朋友中为这位仆人募捐,很快就筹得一千法郎。 一位飞行
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孤独的小木屋。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茫茫荒野,找到一个窝棚。1
当我无意间看了刘若英和陈升的故事,我惊讶地发现爱情的另一种途径:只为一人泪流满面,隐爱不说,真爱不聚。台湾是盛产爱情
谭元元为什么让硬币决定命运谁看到谭元元都会感慨上帝造人亦是贫富不均的。黄金瓜般的小头颅,比巴掌还小的脸庞,饱满精致的
在巴西,有一个男孩非常喜欢踢足球,但家里很穷,实在买不起足球。于是,这个男孩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椰子壳,踢从垃圾
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林肯当选为总统。他任命参议员萨蒙蔡斯为财政部长。有许多人反对这一任命。因为蔡斯虽然能干,但
麦德卢是17世纪中叶意大利著名画家,他年轻时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只是在威尼斯的一家画廊里做仿造世界名画的画师。麦德卢虽
史蒂芬威尔逊不仅是美国维斯卡亚机械制造公司的CEO,还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机械制造工程师。他的求职之路,是从清洁工开始的。上
梁启超(1873~1929),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和康有为共同领导了戊戌变法。梁启超少有异才。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
元帅与他们的妻子这一直是个特别的话题。1942年,正在疗伤的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偶然结识了当时著名的电影演员瓦连京娜谢罗娃。
大富翁洛克菲勒来到一家旅馆,要求住最便宜的房间。服务员问:“先生,您为什么要住最便宜的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儿,可总是要住最贵最好的房间啊!”“是啊!”洛氏答:“...
爱迪生在一八七七年开始了改革弧光灯的试验,提出了要搞分电流,变弧光灯为白光灯。这项试验要达到满意的程度。必须找到一种
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祖籍绍兴,生于淮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博学多艺、才华横溢,向
1786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在维也纳近郊一间小木屋里,一个失明的穷苦老人快要死了。他从不喜欢牧师和修道士,于是他叫女儿到街
这是一个美国的故事。 不过,故事发生的时候,这个地方还不能叫美国,只能叫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在一个种植园主的家里,有一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因自幼丧母,养成了孤独、忧郁的性格,一直生活在自己内心城墙高筑的城堡内。 1848年,年仅24岁的开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