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讀《楊嘯文集》
李悅
近日,我區著名老作傢楊嘯的文集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瞭。這是內蒙古文壇的重要收獲,也是草原文化的重要收獲,可喜可賀!
《楊嘯文集》24卷,900萬字,收錄瞭楊嘯老師半個多世紀創作的文學作品,有小說、詩歌、散文、文論、劇本、童話、書信等。
楊嘯老師1936年生於河北冀中,11歲就投身革命。1957年他志願到內蒙古支援邊疆建設,曾任內蒙古自治區文聯副主席,內蒙古作傢協會副主席、名譽主席。他被內蒙古文壇稱為“三多作傢”:寫的作品數量最多;獲得的各種文學獎項最多;作品被譯成外語和少數民族文字最多。
楊嘯老師於1955年開始文學創作,他文革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他的故鄉河北冀中平原,其後的作品則多取材於他的第二故鄉內蒙古草原,有著濃鬱的蒙古族草原特 色。1964年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瞭他的兒童短篇小說集《小山子的故事》和《荷花滿淀》。這兩本兒童系列短篇小說集都是以他傢鄉冀中平原為背景。楊 嘯從小生長在農村,對傢鄉的風土人情和童年生活懷有深厚的感情,而引他走上文藝道路的便是傢鄉的民間曲藝和傳統小說。他難以忘懷童年的生活:逮傢雀、抓螞 蚱、守瓜棚、掏田鼠……,這些情趣盎然的畫面,增添瞭楊嘯兒童小說的鄉土氣息和兒童情趣。作傢在《小山子的故事》一書中,塑造瞭小山子這個有鮮明性格特征 的人物形象,對六十年代中國北方農村兒童心理有著真切的把握。這本書1980年獲全國第二屆兒童文學創作獎;1981年獲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評獎一等 獎;2007年1月作為《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之一(由《小山子的故事》和《荷花滿淀》兩書合並而成。書名仍為《小山子的故事》,),由湖北少 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近日即將再版。
他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創作瞭兒童長篇小說《紅雨》。該書於1973年5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二百餘萬冊。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朝鮮文、蒙古 文、維吾爾文等多種文字:由著名導演崔嵬執導,拍成電影,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這是作者繼《小山子的故事》之後的又一部代表作。這部作品,雖然產生在那 樣的年代,但是,作者並沒有按照當時的模式去寫什麼“走資派”和向“走資派”權,也沒有按照“三突出”的框子,把小主人公寫成比所有人都高明的“神童”, 而是寫瞭一個帶有幾分稚氣的農村少年,在老一輩培養教育下的成長。作為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少年赤腳醫生,和一個圖財害人、搞迷信活動的巫醫的鬥爭。 這樣的題材,在今天仍鞋F實意義。1979年法文譯本在巴黎出版的時候,著名英籍女作傢韓素音為該書寫瞭序言,對‘紅雨’給予瞭很高的評價。
他 創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兒童長篇小說《鷹的傳奇三部曲》,於1984年—1986年由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覺醒的草原》,1984年獲內蒙古 自治區首屆“索龍嘎”文學評獎一等獎;1987年整個“三部曲”(《覺醒的草原》、《深情的山巒》、《憤怒的旋風》)獲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屆“索龍嘎”文學 評獎一等獎;1993年1月,該“三部曲”又獲以國傢名譽主席宋慶齡的名字命名的兒童文學大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並獲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索龍嘎”文 學評獎“榮譽獎”;該“三部曲”全部翻譯成蒙文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史》稱:“楊嘯的《鷹的傳奇三部曲》:《覺醒的草原》、《深山 的依戀》、《憤怒的旋風》,開啟瞭兒童‘長篇小說系列’的先河,並以濃厚的草原文化氣息、傳奇的故事情節、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受到讀者歡迎。”根據該書蒙 文版改編的二千多幅連環畫,在蒙文兒童半月刊《花蕾》雜志上連載瞭三年,從而在蒙文小讀者中,產生瞭巨大影響。
從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他創作的主要精力由寫兒童小說轉向瞭寫“詩體寓言故事”(寓言詩)。1997年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瞭《幽默寓言故事精選》,該書 獲第二屆中國寓言文學評獎一等獎;2003年又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同時出版瞭《幽默寓言故事》和《謎語寓言故事》兩書。前者又獲得中國第三屆寓言文學評 獎一等獎。
楊 嘯的寓言詩絕大多數以動植物為主人公來結構故事,當然,這些動植物隻是作者用來演繹思想、寄寓教訓的手段,最終抒寫的還是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如《蝸牛的獎 杯》表面上寫的是蝸牛的生理特征,但實際上卻是諷刺現實生活中的人因為不能放下既有的榮譽而使自己最終喪失活力。《拉磨的驢》借拉磨的驢雖然“走瞭這麼多 的路,/還是啥也不懂。”,用來講“學而不思則罔 ”的道理。《狐假虎威之後》寫的是狐貍借老虎的威風嚇跑林中百獸之後.變本加厲地向老虎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最終被一隻老猴子揭穿後,不得不倉皇逃竄,說 明虛假的東西隻能蒙騙一時,而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楊嘯創作寓言詩的目的很明確:“寓言是一面鏡子”,“在這鏡子裡面,能照出人間的眾生相,能照出大千世 界的千姿百態”,“既可以用來照別人,也可以用來照自己。”他的作品很多取材於傳統,但是同前人的作品相比,他的作品更有現實的針對性,揭示瞭現實生活的 醜惡現象和各種各樣的矛盾。 更多寓言哲理故事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线。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歡迎繼續關註本網站。印鱼是著名的海洋旅行家.它的背部长有椭圆形的吸盘.形状极像一枚印章,能牢牢吸住平坦的物体,因而得名。利用这一特长,印
有两个伙伴手头缺钱花,于是他们向邻居皮货商预售一只还未被打死的熊的皮。他们起誓说,将马上去把熊杀死,据称这是一头熊中之王
有一天,小鹿对公鹿说道,父亲,你怎么还怕狗呢?你比他高大,比他跑得更快,而且还有很大的角用于自卫。公鹿笑着说:孩儿,
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有感于自已见识少,以致于给人们留下话柄。象坐井观天、井底之蛙之类用以比喻有人目光短浅孤陋寡闻的成语即
一群麻雀站在枝头上,看见天空飞过的大雁,排成整整齐齐的长队,羡慕极了。一只麻雀提议:让我们也来排队飞行好吗?好!好!
蠢汉牵着家里的毛驴去放牧,路上遇到两个骗子。一个骗子看看蠢汉的傻样,就说:我一定把他的毛驴弄到手。另一个骗子不相信。
在一片树林里,狡猾的狐狸正向他的狐狸哥哥吹牛。“偷鸡太容易了!”狡猾的狐狸说,“我要去给自己弄头肥猪来。”“如果你能做到,我就把我的帽子吃掉。”狐狸哥哥说,“这...
杨伯家的一只竹背篓据说有250余年历史了。背篓呈黯黄色,底部用水竹根盘卷起来,纹路挺艺术,左上角有一根黄麻带子,将一处
有一天,西域来了一个经商的人将珠宝拿到集市上出售。这些珠宝琳琅满目,全都价值不菲。特别是其中有一颗名叫珊(shan)的宝
牛耕完了田回到屋里,见驴蒙着眼罩正在吃力地拉磨,牛主动上前帮忙。驴忙说:牛大哥,拉磨太有意思了:戴上眼罩优哉游哉转圈圈,
●【寓言典故】破罐不顾东汉末年,有个叫孟敏的人,买了一只陶罐,在路上不小心摔破了。孟敏连看也不看一眼,径自走了。路人觉得奇怪,过去问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么连看...
周穆王决定用武力去征讨西部少数民族统治的西戎之时,西戎首领自知难以抵御这一来势汹汹的进攻。为了讨好周穆王,平息战祸,
【寓言典故】不死之药有人来向楚王进献不死之药。传达官拿着药走进内宫,迎面碰到卫队射击手。射手问他: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可以吃吗?传达官说:这是不死之药,怎么不可以...
牧羊人捡到一只刚刚出生的狼崽子,把它带回家,跟他的狗喂养在一起。小狼长大以后,如有狼来叼羊,它就和狗一起去追赶。有一次,
有一个叫陶邱的人住在平原郡,他娶了渤海郡墨台氏的女儿做妻子。这位女子不但容貌十分美丽,而且很有才华,为人温柔贤慧,亲
有一天,杨子的邻居在牧羊的归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驰而来的一行车马,羊群因受惊吓而四散。等车马过后,那人把羊唤拢,急忙赶
从前,有一只青蛙,它一直生活在水中。有一天,它上岸游玩,在一块美丽的草地上,看到许多野兽。青蛙便跳向它们,故意神气活
楚庄王十分爱马,特别是他最心爱的那几匹马,过着你想像不到的优裕生活。那几匹马住在豪华的厅堂里,身上披着美丽的锦缎,晚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自己雕刻的表现心中理想女性的美女像产生了爱恋之情。在他深切的期待
【寓言典故】庸医断箭有个医生自称善长外科。军营里有位副将在战场上中了流箭,箭头深深地扎进膜内,他立即请那位医生来施行手术。医生掏出一把大剪刀,剪去了露在外面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