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朝廷内部宦官专权,就是所谓的太监说了算。太监说话管用,那大臣们肯定不开心啊。情急之下,就有大臣想出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私诏凉州军阀董卓进京来平定内乱。
说起这个董卓,此人性格粗暴却有谋断,还算是个粗中有细的猛将。年轻的时候,他驻守边塞,黄巾军起义,曾率军到中原,结果被打得大败。后来,他贿赂十常侍,拥兵自重,干脆自己在凉州当上了一方霸主,过得好不逍遥快活,也不听皇帝的话了。但其实,董卓这个人很有心计,他一直按兵不动,说白了就是在等待一个好时机。如今,宦官专权,逼急了朝廷里的那些大臣,这就给了董卓一个名正言顺回归朝廷的机会。董卓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先让手下的大将率兵杀入皇宫,将那帮太监们杀了个干干净净,之后,再大摇大摆地率领部队进入洛阳。自此,董卓势力大盛,他更加无法无天了。
得了势的董卓先是废黜汉少帝,立汉献帝,再封自己当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说的话可比皇帝管用多了。前面说过,董卓是个粗暴之人,他得势之后就滥用刑罚,荒淫无度,看谁不顺眼就杀谁,看谁顺眼就随便提拔升官。
汉朝的大臣们这才明白诏董卓入京勤王这事真的是太失算了,本想着让董卓这头恶狼来驱赶宦官那些阴险狡诈的狐狸们,没想到,狐狸们被赶走了,董卓这头恶狼却赖着不走。可眼下,能有什么办法再把这恶狼赶走呢?
大臣们中间有个叫王允的,为人正直忠义,他很想除掉董卓这个奸臣。可先不说董卓位高权重,就说他的义子吕布,武功高超,且时时刻刻在董卓身边侍奉左右,旁人根本近不了董卓的身,更别说杀他了!为此,王允是绞尽脑汁,可就是想不出来一个万全之策。
这天晚上,王允愁得睡不着觉,就起身走出屋子,来到院子里,对着当空的皓月叹气。说来也巧,这天晚上的月亮是又大又亮,挂在半空中,院子里静悄悄的。突然,王允听到院子的假山后面有人在低声说话,他心下好奇,就悄悄走过去,想看看是什么人。
等他来到假山旁边,放眼一瞧,原来是府中的一个歌女在焚香祷告。只见她袅袅下拜,跪在地上,面前是一个小桌,上面放着香炉,香炉里插着三炷香。大半夜的,一个歌女不睡觉,跑这里祷告什么呢?王允干脆藏在假山后头,想看个究竟。
只见歌女双手合十,嘴里说道:“月亮啊月亮,我是歌女貂蝉,今晚我焚香拜月,不为别的,只为大人王允。他为天下国家忧心忡忡,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今我貂蝉立下誓言,只要大人能顺心顺意,我愿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假山后的王允一听,心里十分感动,挪了几步,正要走出来。这时,貂蝉正仰头望月,可不知从哪里突然飘过来一片乌云,顿时遮住了半边月亮。借着微弱的月光,王允心下立刻生出一个除掉董卓的好办法来,他赶紧走过去扶起貂蝉说:“你真愿意帮我么?”
貂蝉先是一惊,然后肯定地点点头。王允再抬头看月亮,月亮好像害羞似的,以乌云遮面。低头再看貂蝉,王允说:“你有这闭月之貌,不愁恶人不除!”就这样,王允定下连环计,以一个貂蝉来离间董卓和吕布的父子关系,再趁机除掉恶人董卓,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闭月”,闭的是天上的月亮;而“羞花”,羞的是百花之王——牡丹,这其中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牡丹花是在大唐盛行起来的。传说武则天曾下诏让牡丹花在冬天盛开,后来,牡丹渐渐成了唐朝的国花,盛行一时,是那时候尊贵身份的象征。唐朝在经历了太祖、太宗、高宗和武则天的统治之后,达到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时候的皇帝是唐明皇,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明君,治理国家很有一套。后来上了年纪,他就开始追求安逸的生活了。唐明皇有个很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唐明皇很喜欢她,甚至为了她废了皇后。虽然她只是个妃子,但是待遇和皇后没什么两样。可以说,唐明皇对武惠妃很专情,他不是没想过要立武惠妃为皇后。可是,武惠妃出身不好,是武家的孩子,她的先祖们不是改朝换代,就是跟皇族李氏有仇,所以,朝中大臣很反对武惠妃当皇后,唐明皇也不好意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惜,武惠妃很短命,四十岁不到就死了,这可要了唐明皇的老命。没有了武惠妃,唐明皇就像丢了魂一样,看什么都不顺眼,宫中那些貌美的女子根本无法吸引他的眼球。在他眼里,没有一个女子能够跟武惠妃相提并论,更别说能替代武惠妃在他心中的地位了。
就在唐明皇惆怅的时候,一直服侍他的宦官高力士暗中在民间寻找美貌的女子,希望能够讨唐明皇的欢心。可是,天下的女子虽然多,想要挑几个出类拔萃的也不是很容易,更何况,高力士平日里还得伺候皇上,也没那么多精神头来认真筛选。后来,有一个传言传到了他耳朵里,吸引他到寿王府里去探个究竟。寿王是武惠妃生的儿子,自然很受唐明皇的喜爱。他的府里有很多奇花异草,包括各个种类的牡丹花。这一天,高力士身着便装来到寿王府。府中的下人们都认识他,所以他可以随意走动。于是他走到那花园的牡丹花丛后,静静等着。果然,日头偏西之时,只听得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来,两个女子袅袅走进花园。前头那个女子衣着华丽,头上插着一朵牡丹花,后面跟着那个看衣着打扮像是个丫鬟。高力士躲在花丛之后看得清楚,那个头戴牡丹花的女子身段丰腴,肤如白玉,走起路来有一种恹恹之态,别有一番味道。只见她走到牡丹花丛前停下脚步,用手抚摸着盛开的牡丹花,也不和丫鬟说笑了,反而有点悲伤地说:“花儿啊,你有如此姿丽之色,并且年年都能盛开。可我呢,纵使有倾国倾城的容颜,也终会有老的那一天啊!”话音刚落,只见她手抚过的那些牡丹花的花瓣竟然纷纷合拢,不再盛开了!躲在花丛后的高力士吃了一惊,心说:果然如传说的那样,寿王妃杨玉环的美貌容颜可以让牡丹花都自愧不如,如此这般的绝色女子肯定会让皇上心花怒放!
就这样,高力士赶紧回到皇宫,找机会跟唐明皇说杨玉环是如何美貌。唐明皇心里还在怀念武惠妃,一开始兴趣不大,再说,杨玉环是寿王妃,也就是他的儿媳妇,他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儿媳妇召进宫里来呢?高力士见唐明皇不为所动,只好将所见奇事搬出来,绘声绘色地演说一番,并说杨玉环有如此“羞花”之貌,如皇上不能亲眼所见也是一大憾事。唐明皇一听这个来了精神,心说:人世间若有这样的美女,那我是无论如何也要见一见。
后来,唐明皇赐浴华清池,亲眼见到了杨玉环,立马被杨玉环的美貌所打动,想了很多办法后终于让杨玉环进了宫,成了他的妃子。虽然最后杨玉环吊死在马嵬坡,两个人的结局也并不是很好,但是,杨玉环的美貌无可挑剔,她和西施、王昭君、貂蝉一起,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们的美貌也被世人所传诵。
诚信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被中国古代文化所高度重视。成语中有许多与诚信相关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守信如山"。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则...
成语故事平步青云的故事 魏国有一个叫范睢的人,他想说服魏王重用他,可惜却没有适当的机会。有一次,范睢随须贾到齐国去,齐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便送了许...
【注音】hu fēng sān zh 【成语故事】尧统治时期,唐尧的功德可以与天地相匹敌,他经常巡视边疆,与守疆人打成一片。华
【注音】liǎng xiǎo w cāi 【成语故事】古代金陵城长干里街道住着两户人家,两家均有孩子,他们从小在一起玩耍,毫无
成语故事名正言顺的故事 【成语故事】孔子因不满鲁定公沉迷酒色,带领学生来到卫国,因卫灵公言而无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卫出公继...
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名叫范绥(jū)。 虽学邝氏治国之才,却未重用。 有一次,魏国派“中大夫”徐嘉出使齐国,又名范绥,加入随行队伍,蓄势待发。 ...
写出两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___、__1、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
拼音d jin fng mng 成语故事汉和帝刘肇即位后,窦太后掌权,其兄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丁鸿直言不讳地对刘肇
成语故事:故事重演成语来源成语“故事重演”源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虽知此言,未知其义也。故为之言:‘故事重演。’”意为事物...
成语故事势如破竹的故事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
寓言故事中的成语及其故事一、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是一个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借势欺人的行为。相传有一只狐狸在森林里偶然遇见一只老虎,老虎气势凶猛,狐狸吓得缩...
【拼音】mng zhū n tu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邹阳原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发现吴王想谋反,就改投奔梁孝王。羊胜对邹阳有
【注音】xun gǔ di zhuī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范仲淹一天带儿子去民家访问,民房中有鼓妖在他们坐不久时自动滚到前庭
战国时期四字成语故事1、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包括: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最终,犬戎进攻西周,烽火再起时,诸侯不再来援,幽...
【注音】lǔ yng hu r 【成语故事】传说周武王率领诸侯讨伐殷纣王,旌旗飘扬,杀声四起,战斗非常激烈,周武王的部下鲁阳公愈战愈勇,敌人望风披靡,眼看天色已...
南朝梁武帝制衍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很强。他四岁开始识字读书,能够过目不忘;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
成语故事的书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汇,由来已久,流传广泛。成语故事的书则是专门介绍成语及其故事背景的图书。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学习成语的途径,还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真么那么长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
战国的时候,秦国想要统一整个天下,就常常去攻打吞并别的小国。 其中有一个小国家叫韩国,韩王很害怕秦国会来攻打他们,
成语故事改过自新的故事 汉朝初期,有位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名叫淳于意。因为他曾经当过主掌齐国国家仓库的太仓长,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仓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