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后期名将陆抗,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带领他父亲陆逊留下的部众五千人。公元264年,孙皓当了东吴的国君,三十八岁的陆抗担任镇军大将军。
当时,东吴的朝政非常腐败。孙皓荒淫暴虐,宫女有好几千人,还向民间掠夺;又用剥面皮、凿眼睛筹酷刑任意杀人。陆抗对孙皓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多次上书,劝谏他对外加强防守,对内改善政治,以增强国力。他曾在奏疏中一次陈述当前应做的事达十六件之多。
但是,孙皓对他的建议置之不理。 公元272年,镇守西陵的吴将步阐投降晋朝。陆抗得知后、立即率军征讨步阐。他知道晋军一定会来接应步阐,因此命令军民在西 陵外围修筑一道坚固的围墙。吴将多次要求攻打西陵,但陆抗总是不许。等到工事完成;晋军已经赶到西陵接应步阐,陆抗率军击退来援的晋军,再向西陵发起猛攻,很快攻进城内,将叛将步阐杀死。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祜镇守襄阳。
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打败东吴并不容易,因此对东吴采取和解策略:部下掠夺了东吴的孩子,他下令放回;行军到东吴边境,收割了东吴方面的庄稼,就送绢帛给东吴作抵偿,猎获的禽兽已被吴人打伤,就送还东吴。陆抗明白羊祜的用意,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商。两人还经常派使者往来,互相表示友好。
因此,吴、晋一部分边境地带一时出现了和好的局面。 孙皓听说那里的边境和好,很不高兴,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一乡一县尚且不能没有信义,何况大国呢!我如果不这样做,反而会显出羊祜很有威德,对他没有什么损害。”孙皓听了,无话可说;但他还是想出兵攻晋。
陆抗见军队不断出动,百姓精疲力竭,便向孙皓上疏说。“现在,朝廷不从事富国强兵,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署不荒怠职守,严明升迁制度以激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警戒百姓,用道德教导官吏,以仁义安抚百姓,反而听任众将追求名声,用尽所有兵力,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这样,敌人没有削弱,而我们自己倒象生了一场大病。”陆抗还郑重指出,吴、晋两国实力不同,今天即使出兵获胜,也得不偿失。所以,应该停止用兵,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但是,孙皓对陆抗的这些忠告都听不进去。
后来陆抗去世,晋军讨伐东吴,沿着长江顺流东下,势如破竹,吴国终于被晋所灭亡。
【成语】: 作威作福 【拼音】: zu wēi zu f 【解释】: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
成语故事杀彘教子的故事 曾参的妻子到市集上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母亲就哄她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以后,给你宰一头猪吃。” 妻子从市集上回来了,曾子...
成语故事袒腹东床的故事 袒腹东床这一典故在《世说新语》和《晋书,王羲之传》上均有记载。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陈轸(zhěn)的人。他非常聪明,遇事总是能想出很多好办法。有一次,他受到楚王的派遣,出使到秦国去。当
【注音】qīng l xu sh 【成语故事】西汉成帝时期,传说刘向在天禄阁聚精会神校书,夜晚有一个穿黄衣的拄着青藜拐杖的老
【注音】shā mǎ huǐ chē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冯良30岁时担任尉从佐,他讨厌为官被人驱使。一次,他奉命去迎接督邮
古代故事:了解古代文化与传奇古代故事的意义古代故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通过古代故事...
【注音】xin sh tin hǎi 【成语故事】神话传说,上古时期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水淹死,她的灵魂于是化成
成语:先忧后乐 拼音:xiān yōu hu l 解释: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成
【成语】:一挥而就 【拼音】:yī huī r ji 【解释】: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
成语故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故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选自《论语middot;第十八章middot;微子篇》。 《论语》是记载中国...
【拼音】wǔ lǐ w zhōng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成都人张楷会道术,能在晴天造出方圆五里的云雾。云雾迷漫,特别壮观。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幕府听政,什么时候开始的。 带帘子:太后或王后在朝中听政,宫中用帘子隔开。 听:治理。 指太后管理国家的政治事务。 始于汉代,汉徽帝不顾政...
磨穿铁砚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磨穿铁砚是一则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成语典故。在中国古代,砚台是一种用来磨墨的工具,而磨墨需要不断地在砚台上磨擦。因此,“磨穿铁砚”这个成语...
成语故事赴汤蹈火东汉末年,刘表拥兵十万,称雄荆州。他外表儒雅,但内心多疑。当时曹操和袁绍都想拉拢刘表,但刘表却不知道该归顺谁。有一天,刘表的属下韩嵩(sōnɡ)...
约法三章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为了日后行事方便,我们双方最好先来个约法三章,以便共同遵守。10 当回到社会国家的层面上,一切还是应该约法三章,以法律规则...
【拼音】lng yng q y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王封一个能言善辩的宫女为龙阳君妃子,经常陪她钓鱼,开始她看到魏王钓上
【注音】gěng duǎn j shē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颜渊从鲁国到齐国去,准备与齐国的国君谈治理国家的大道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比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方法。元无名氏《大战邳彤》:主公,便好这兵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真么那么长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