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统帅章邯打垮了项梁的军队以后,就此认为,旧楚国境内的反秦楚军不用再担心,于是渡过黄河进攻赵国,大破赵军。这时,赵歇做赵王,陈余做将军,张耳做丞相,都退入了钜鹿城(故址在今河北旧平乡西南)。章邯命令部将王离、涉闲包围钜鹿城,章邯自己带着军队驻扎在城南,筑了甬道来输送粮食。陈余做赵军的统帅,率领了几万人,在秦军合围之前,驻所在钜鹿城北。他派出了使者向各地起义军求救。
定陶之役楚军大败项梁阵亡后,怀王惊慌起来,从国都盱台(今江苏盱胎东北)跑到彭城去,把项羽、吕臣的军队归并扰来,由自己带领,任命沛公为砀郡长官,封为武安侯。这时,齐国使者高陵君田显来到了楚军中,见了楚怀王,说:“宋义推断武信君军队一定会打败仗,隔了几天,军队果然吃败仗。军队没有作战而预先见到失败的征兆,这就叫做懂得军事了。”怀王召见宋义跟他讨论国事,非常喜欢他,就封他做上将军,封项羽为鲁公,做副将,派他们去求援赵国,所有其他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宋义统率楚国大将军来到安阳(在今山东曹县东南,非河南安阳),停留了四十六日不再前进。他说:“现在秦兵攻打赵国,战胜了士兵也一定被疲困了,我们可以利用秦军疲困的机会;若是秦军失败了,我们大张旗鼓向西进军,一定可以攻下秦国。所以不如先让秦、赵打起来。”项羽对宋义一直不服气,说:“凭着秦国的强大力量,攻打新建立的赵国,势必攻下赵国。赵国被攻下,秦国就更强了,有什么疲困的机会可以利用!我军新败,王上坐立不安。国家安危在这一役。可是做主帅的却不体惜士兵,根本不是忠于国家的大臣。”于是,项羽就在早上参见上将军宋义的时候,在营帐中斩下宋义的头,传令军中说:“宋义和齐国合谋反叛楚国,楚王有密令叫我杀掉他。”
项羽杀掉卿子冠军以后,下令进军,派当阳君黥布和薄将军带万士兵,渡过黄河去救钜鹿城。战事稍稍有利。陈余又要求增援。项羽就统率全部士兵渡过了黄河。《史记 项羽本记》说他渡河以后,“皆沉船、破釜甑(zeng)、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凿沉所有船只。打破饭锅饭甑,焚烧房屋,叫士兵带着三日的干粮,表示决死之心,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于是大军冲到了钜鹿城,包围了秦将王离,与秦军遭遇,经过多次战斗,继绝了秦军输送粮食的通道,大破秦军,杀死秦将苏角,俘虏了王离,秦将涉闲自杀。
在当时,楚军的声势压倒诸侯的军队。诸侯求援钜鹿的军队有十多座营垒,没有谁敢派兵出战。待到楚军攻击秦军的时候,“诸将皆从壁上观(诸侯的将领们都凭着营垒观望)”,楚兵的怒吼声、喊杀声、呼声动天,诸侯的军队没有哪一队不是人人惊惧怕恐。于是,打垮了秦军以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进入了辕门,没有哪一个人不是两膝跪地向前行进,不敢抬头看。项羽从这时开始做了诸侯上将军,诸侯的军队也归项羽统率。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三句成语:一、“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二、“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帮助谁。三、“一以当士”一个人抵得上十个人,比喻英勇。
【成语】: 举案齐眉 【拼音】: jǔ n q mi 【解释】: 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
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逐步强盛起来,到楚庄王在位时,就开始图谋中原,取代周王朝的统治。有一次,楚庄王率军到达周朝都城洛
战国时期,有一次邹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由于邹国的人民对统治者不满,当邹国的官吏遭到鲁国军队的攻击时,人民群众并不相救。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田文,号孟尝君,门下养了三千宾客,其中有一个门客叫冯谖(xuān),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一直没有受到孟
【注音】s mǎ gāo mn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东汉郡狱吏于公为人清正廉明,执法公正无私,他坚持为郡内孝妇鸣冤叫屈,
成语故事鹬蚌相争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战国时候,秦国...
成语故事各自为政战国时候的史书《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郑国的公子归生听了楚国的意见,准备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带兵抵抗,两军在大棘这个地方安营扎寨...
百步穿杨是成语故事吗百步穿杨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西周策》。该成语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作谓语、宾语、...
【注音】pī jīn jiě di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王羲之为会稽内史时,孙兴公推荐支道林,说他看问题拔新领异。王羲之自
张乖崖是崇阳县的县官。一次,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从仓库出来时,顺手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他立即派人
【拼音】dng zh d ji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
【拼音】ji fā li bīn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范阳孝子范逵去陶侃家投宿,陶侃有名气,但家里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
【注音】hng zhǎo xuě n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苏轼与苏辙兄弟曾在渑池一寺院住过,与寺院老和尚关系很好,并在寺内墙
目不窥园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目不窥园,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
【注音】wǔ chāng shng zh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江西官吏陶侃秉公执法,诚恳待人,在担任武昌太守期间,处处以百姓的
【注音】ni r b zī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遭到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先后在卫国、宋国等没受到重
成语故事从善如流的故事 成语今说:从善如流,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出...
了解成语的故事:一窍不通成语起源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而成语的起源往往来源于历史故事、典故或者民间传说。据说,很多成语都...
成语故事坚壁清野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阴(今河南许...
四字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故事有:温舒编蒲、凿壁偷光、映月读书、囊萤映雪、悬梁刺股。温舒编蒲:西汉时期,钜鹿有个名为路温舒的少年,家里十分贫穷,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