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

0人浏览日期:2021-10-21 20:16:28

  【成语】: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

  【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

  【解释】:形容在位者礼贤下士。

  【成语故事】:

  周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其领地在周,所以史称周公或周公旦。他贤能多才,周武王时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功勋卓著。周初,周公受封于鲁,但他只让长子伯禽赴封地,自己则留在镐京,与召公一起辅佐周武王。伯禽临行时,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算很高了。可是我常常洗头时几次握着湿淋淋的头发跑出来,吃饭时几次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就为了出来迎接来访的客人,就是这样还害怕让天下人寒心。希望你到了鲁国,要勤于政事,爱民如子。”周武王病重时,周公非常焦急,因当时周刚刚建国,天下未定,百业待举,国不可一日无君。

于是周公来到祖庙,向先王祷告保佑武王身体康复,自己情愿代死。后来,周武王病危,当时太子诵才十三岁,他对周公说:“我担心诵(即周成王)过于年幼,把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交给他,他没有办法治理。我考虑再三,在众多兄弟里面,只有你最有才干,我就把诵、把周国全部托付给你吧。”武王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由周公摄政,代行国政。当初,周公在辅佐周武王时,与武王关系也很融洽,而且睿智过人,才能出众,处理起政事来得心应手。为安定国家,他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还制定了周礼,对祭祀、占卜、会盟、饮宴、朝贡、婚娶、殡葬时的仪式等都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武王死后,周公摄行天子职务时,全心全意、大公无私,人们都纷纷称颂他,这就引起了一些王室贵族的猜忌。

因此就传出流言蜚语,说周公企图篡夺王位,谣言传遍京城镐京,连周公的弟弟召公也产生了怀疑,留在殷都的“三监”更是怀疑,甚至产生了不满。商封王之子武庚便乘机串通管叔、蔡叔,并联合东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发动了饭乱。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周公引用商代历史,说明辅政大臣摄政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辅政大臣为保治殷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伊尹辅佐成汤,到甘盘辅佐武丁,莫不如此。自己一定会效法伊尹、甘盘,效忠周室,竭诚辅助成王,这才消除了内部的误会,稳定了周王室。

对外,周公毅然率军东征,经过三年苦战,终于杀死了叛乱的武庚和管叔鲜,俘虏并放逐了蔡叔度。周公摄政七年,在周成王二十岁时,周公还政于他,自己仍尽心辅佐,并精心创立了周朝的礼乐典章制度。后来,人们根据周公对伯禽“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言论,引申出“周公吐哺”这个成语。

八千女鬼笼子里的星星沉睡不醒一座宝库:海乌姆的雪恐怖故事之吸血的古币农村诡事之弃婴讲给宝宝听的童话故事勤劳的毛豆鹤立鸡群的成语故事画饼充饥的成语故事千万别上五楼黑段子四则小草内助之贤的故事有趣的幼儿小故事长尾巴和红屁股慈父攒钱15年为养女整形集思广益的成语故事实力上拥有优势的曹操怎么灭不了刘备孙权缪斯女神玫瑰的朋友成精的黄角树三国演义的十大不可超越之高狮子和鹰戏说三国:周瑜处女座 诸葛亮是水瓶三叠阳关的故事旧冰箱里的三居室薛谭学歌食言而肥的故事孙中山的博士学位之谜机智勇敢的小兔子小老鼠送河马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