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0人浏览日期:2021-10-23 13:52:39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拼音】: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解释】: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国有一次发生内乱,公子夷吾逃到秦国。为了取得秦国对他当国君的支持,夷吾允诺事成之后,割让五座城池给秦国。后来,他果然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当了国君,称晋惠公,但没有履行诺言割城。不久,晋国遭到灾害,粮食歉收,晋惠公向秦国商量求购粮食。秦国没有因他背约失信而拒绝,仍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料过了一年,秦国也闹饥荒,派人到晋国去求购粮食。晋惠公却幸灾乐祸,不想答应秦国的要求。大夫庆郑联系到以前的事,对晋惠公这样做法不满,气愤地说:“背弃秦国的恩惠,对秦国发生灾害感到高兴,这是不道德的;贪爱自己的东西,不肯救济别人,从而激怒邻国,这对晋国有什么好处呢?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要保不住了,怎么还能守卫国家呢。”

晋惠公的舅父、大夫虢射却说:“早先我们晋国不履行割让五城给秦的诺言,是根本的问题,它导致我们与他们关系的决裂。如果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而只答应卖粮食给秦国,就好比只有毛而没有皮。现在皮都不存在了,毛附在哪里呢!既然事已如此,不如干脆连粮食也不卖!”庆郑反对虢射的观点,继续说:“我们要是抛弃诚信而背弃邻国,一且发生祸患,还有谁来救助?失掉救助,就会灭亡。

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虢射坚持自己的观点,说:“现在就是给秦国粮食,也不可能减少他们对我们的怨恨,反因帮助他们解决了困难而加强了他们的力量。我的意见还是不卖粮食!”晋惠公听从了虢射的意见,而不采纳庆郑的建议,拒绝向秦国卖粮。庆郑叹息他这样做,将来一定要后悔。后来的情况果然如此。第二年,秦、晋之间发生战争,晋惠公兵败,当了秦国的俘虏。

举棋不定的故事智除山魈解铃系铃鹦鹉与猫脚踏实地的成语故事养虎为患的成语故事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三国第一勇士神奇的梦种子的故事鲁班山的传说马连山系列之闹死人天鹅之歌不肯冬眠的小黑熊豆腐西施故事新编之三国张飞日记(2)人的心里有一根刺女鬼小玉【六】大川发现假乞丐任劳任怨的成语故事死亡房间合欢树下的青葱岁月刘备讨厌庞统和早年卖草鞋大有关系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DNA报告公布 我省有两支曹姓家族被认证为曹操后裔从苦命商贩到开国皇帝:刘备发迹有何超级筹码?不遗余力的成语故事佛也有名额不炒作自己的古代官员妈妈别走异样的声音忒修斯和亚马孙人的战争苏里曼和瓦利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