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

0人浏览日期:2021-12-15 06:12:32

  【拼音】bù píng zé míng

不平则鸣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很有才能,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韩愈十分同情,并在孟赴任时写《送孟东野序》赠别:“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出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释义】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遇到不平的事时

  【近义词】不平之鸣、鸣冤叫屈

  【反义词】忍气吞声、心平气和、称心如意

  【成语举例】“不平则鸣”,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王石:我害怕财富背后的东西硅谷“死亡邮差”真相亡羊补牢妈快开门啦鼹鼠睡不着“打工皇帝”唐骏:可以平凡,但绝不平庸咬死人了诸葛亮《后出师表》的背景注释和翻译鳄鱼不能笑的故事41℃就是他爱她的温度张艺谋列传故事 开车最慢的司机(内涵灵异事件)亲吻我的墓碑懒小狐狸偷菜的故事鬼上身事件木匠和木头发生会说话的木头吹牛的青蛙高考多考100分的励志故事噤若寒蝉印度象头天神加内沙的由来猴子游水爱占便宜的小狐狸的故事奥运冠军张山常青秘籍:我是一个爱情神枪手《关云长》:激情戏不是票房的春药!生命的欺骗机智的小黄鹂实力弱小的刘备为何为了救徐州与曹操为敌骗子的游戏三个鼠兄弟|屋顶的草坪包拯铡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