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郑板桥到潍县做县令,第二天就有一个案子,一位财主拉着农夫来到县大堂,让县老爷判农夫的三亩好地归他耕种。郑板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财主抢先说:“去年三月五日,农夫因为没有钱买种子向我借了三块大洋,按约定今年的三月五日以前必须还我,若不还我,他的三亩好地就归我耕种了。”
财主得意地说:“我有契约在此。”并呈给了郑板桥。
“晚一天也不行吗?”郑板桥接过契约问财主。
财主十分坚定地说:“晚一个小时也不可以!要不,我们还立契约做什么?”
郑板桥把契约看了一遍,上面写道:“我因无钱买种子,向财主借大洋三块,明年三月五日之前必须付还,如三月五日之前未还,其家三亩好地将由财主耕种。双方特立此据为证。三月五日。”下面是双方按下的手印。
农夫战兢兢地对法官说:“我并不是不还财主的钱。我三月三日去财主家还钱,他家的门锁着没有人,四日再去他家还是没有人在家,三月五日我又去他家,他家只有一个家丁在,说财主走人家去了,明天才能回来,家丁不敢收钱,说契约在财主手里,今天一大早我正要再去还钱,刚出门,财主就硬把我拉来见县老爷您了。”
郑板桥问农夫:“这契约是真的吗?”
“是真的。”农夫真诚地说:“财主既然难缠,我也不想给县太爷大人找麻烦,我愿意还给财主两倍的钱,六块大洋。”
“多么诚实善良的一位农夫呀。”郑板桥又问财主,“只要你不种农夫的三亩地,他愿意付给两倍的钱,也就是六块大洋,你愿意吗?这可是胜过高利贷呀。”
“不行!”财主断然拒绝,“我只想按契约上写的做。更希望县官大老爷公正判决。”
“得饶人处且饶人,”郑板桥劝道:“三亩地对有千亩良田的你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对农夫来讲就是他一家人的依靠,是他的命根子,什么事都可以好商量嘛。”
“没有商量的。”财主狠狠“哼”一声,威逼郑板桥说:“如果县长大人不按契约上判断话,我将上告到您上司济南府那里,甚至告到京城里去,那时您别怪我不给县长大人面子。”
郑板桥想了想说:“你们都听着,本大人现在判决如下:准予财主耕种农夫的三亩地。”逐在契约上写了判词加盖了县政府官印。
农夫一听县老爷的判决大哭起来:“这叫我们一家人今后怎么过呀?”
郑板桥对农夫说:“没办法,本大人也只能按契约上判。你就开一些荒地或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吧,如果实在没钱,我可以借给你一点,不过,明年一定得连本带利还给我。”
财主拿到了判词,高兴得立即令家丁去耕种农夫的三亩土地。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到了第二年的农忙季节。财主因有钱向地里施肥,农夫那三亩地里的庄子稼长得齐刷刷的穗大粒饱。乐得财主合不上嘴,立即令长工磨镰收割,并准备亲自开镰。但财主刚拿起镰刀,县衙派来两名差役传话,不准他收割,说是农夫已经将他告下了,让财主立即去见县太爷。
财主一听,气愤愤地拿了写有县长判词和加盖着县政府官印的契约去见县太爷。大堂上财主看到农夫站在一旁,恶狠狠地瞪了他几眼。郑板桥问财主:“农夫告你要强行收割他家三亩地里的庄稼,有这么一回事吗?”
财主理直气壮地回答说:“县长大人,您怎么忘记啦,农夫的那三亩地,大人您去年就判给我了,我当然有权利收割啦。”
“胡说!”郑板桥一拍惊堂木道:“这里是县政府大堂,不是侃场,藐视本官是要判罪的。”
财主忙呈上契约:“县长大人看看这个就知道啦。”
谁知郑板桥看了契约后怒斥财主道:“大胆财主,你竟敢戏弄本官,该当何罪!”并将契约掷给财主。
财主从地上捡起契约,冷笑道:“县长大人,您的话我怎么听不懂?这契约上的判词难道不是您亲笔写的?这官印难道也不是您盖上的?”
郑板桥斜了一眼财主说:“没错,判词是我亲笔写的,大印也是我亲手盖上的,但是,本老爷只判准予你耕种农夫的那三亩地,并没有让你收割那三亩地里的庄稼。这一点,你难道没有看明白?”郑板桥又道:“你要是还不明白,本老爷给你解释一遍,那就是:只准耕种,不准收割!”
财主听了,忙展开契约,只见判词写的只有六个字:“准予财主耕种。”
财主一下子昏了过去。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可能此前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
在老嘉山里有一座废弃的城池,说是城确实有些夸大了,因为它南北占地1里多,东西拉跨也不到2里,仅是大的村庄而已。但在北宋时期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老爷爷和老大娘。他们没儿没女,因此十分盼望得个小孩,盼呀盼的,每天早晚,向神仙祷告:请神仙赐给我
很久很久以前,在离古龙德镇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家很古老很古老的磨坊。磨坊主名叫米歇尔,他的两个徒弟名叫马兹和斯特凡。
古人把牡丹称为花中之王,又把姚黄称为牡丹之王,把魏紫称为牡丹王后。姚黄魏紫几乎成了牡丹的代名词。关于花王和王后,有这样一
有病不请医生-自来瞧(桥),这一地名歇后语常听人说,但自来桥这名字的来历,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一个双休日,我回了老家明光,
从前,后藏乌酉地方,有个头人叫康嘎德瓦。他在外面当宗本,到处寻欢作乐;把妻子桑姆珠玛丢在家里,常年不闻不问。桑姆珠玛十分
湖南省通道县有个侗族聚居的吉祥寨,寨主本来叫聂恭禧,他有万贯家财,良田千顷,却是爱钱如命,一毛不拔,因此,大家都喊他铁公
在印度南部的玛希拉罗皮亚城,有一个织地毯的工人,名叫萨加拉达塔。他织的地毯非常美丽,但是织得很慢,一年才织一条,因此他赚
老人走了,两姊妹真的各人搬一条凳子来瓜架边,一边绣花,一边提防人和雀雀。挨边吃晌午②了,太阳火辣火辣的晒,晒得两姊妹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
元朝末年,连年灾荒,加上赋役多如牛毛,弄得人民痛苦不堪,怨声载道。这时,各地烽烟四起,天下已经大乱。朱元璋见元朝这样腐败
古时候,有个叫阿大的人,他经常随着父亲去森林里打猎。有一天,他在森林里看见一只幼虎,非常喜欢,就把他带回了家。父亲说
(红爹米爹是云南旅游景点西双版纳哈尼语,即造天造地)这个故事以丰富的想象力描述了腊白阿雅、伽比阿朗两个被神化了的人物。
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将他的儿子刘馀从淮南迁到曲阜,封为鲁王,史称恭王。鲁恭王好治宫室,传说在扩建王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小年秀才,家住在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村庄,一天有个术士途经该村偶尔和秀才邂逅相遇,窥他相貌时顿觉愕然,说此
传说哈尼族祖先原来不会开田种地。后来天上有一位掌管五谷的神仙,他在天上有一丘栽种七十七种谷物的大田,耕耘这丘田,必须
岳飞同施全他们整日在家练武,可没想到这一年汤阴县瘟疫盛行,王员外夫妇、汤员外夫妇都因染上瘟疫去世了。 又遇上天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