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面对面”“新闻1+1”……央视新闻频道这些响当当的名牌栏目,都曾活跃着一个知性朴实的身影——董倩。
香港回归、50年国庆、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中国入世、载人航天飞行、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央视这些重大活动报道中,都有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董倩。
这位在央视摸爬滚打14年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对成功的解读很简单:努力和机遇是每个人成功的砝码,只要有机会就尽量抓住。
适度的自卑让我前行
董倩经常被人问及,当初为什么选择北京大学历史专业。而她总是诚恳回答:“十几岁的小女孩面对历史的感受,和到了40岁的时候再看历史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当时学历史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为什么“不得已”呢?
那时霍达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风靡校园。小说以美丽的北大为故事背景,描写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当时,董倩心想,就凭这部小说自己也要去北大读书!但她报考的是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成绩却一般,只能留在北大读“冷门”专业。
选择了历史系,可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年度大事表,压根儿就不想好好学。她特别羡慕英语系的女同学,总觉得自己失去了最心爱的东西,还会躲起来偷偷流泪。
整个大一,钻了牛角尖的董倩根本没有调整过来,沉浸在失落里,学不进去。
如今的她已深谙一个道理:“当你经历了一些事,你会问‘为什么’;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你就想知道以前是什么样的。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董倩最爱北大的未名湖,春夏秋冬每次季节转换的时候,她都要去湖边转一转。她还喜欢泡图书馆,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读不懂的,就复印下来带回宿舍再读。在北大4年,她没有找男朋友,不是在湖边散步就是在图书馆啃书本。
在北大,像她这样的学生很多,充满着求知的、向上的朝气,那种氛围让董倩至今怀念。
从北大毕业后,董倩为求职的事四处忙碌。
1995年10月,董倩去参加央视的招聘考试。灰毛衣、格子衬衫,短头发、戴眼镜,董倩素面朝天,带着一身“学生气”,夹在精心化妆、打扮入时的对手中间,显得格外“稚嫩”。但她那种特有的自信和朝气,打动了在场的考官,最终顺利进入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栏目做编辑。
那是11月底的一天,天是灰色的,飘着雪花,冷得不得了。她早早赶到央视东门传达室,等制片人李小萍来接她进去。她紧张兴奋地站在雪地里,一点都不冷,浑身发热。
漫天的大雪,热烈奔放,董倩从此进入央视的大门。这一扇门就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真正进入央视,董倩觉得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归零。她根本不懂电视,连什么是编辑都不懂!也没有人主动辅导一个新人,不懂的她就要勤问,赔笑脸去迎人家的冷漠。
她感觉自卑透了。
北大4年培养的清高,就此轰然破碎。看着办公室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坐在办公桌前不知所措。
后来,她得到机会去采访那些“东方之子”,但白岩松采访一个人只需20分钟,自己却需要2个小时,心中对台里的摄像师感到十分歉意。
在“东方之子”的一次采访中,采访对象告诉董倩,“人和人的资质都差不多,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能,就在于谁能坚持。”
这话让董倩明白:只有改变自己,适应社会,执着努力地坚持,坚持,再坚持。
如今的董倩平静地说:“一个人在从学校到社会,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中,适度的自卑是非常好的,它会推动你向前。当你知道自己这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克服缺陷的过程就是努力向前的过程!”
越做越觉得如履薄冰
凭着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经过十几年的磨炼,董倩才有了今天的睿智、成熟和干练。
1999年,董倩第一次参加澳门回归大型直播节目,她以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出色地把握了现场。2000年,她加入“新闻调查”当记者,照例做得很好。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只有完成了‘东方之子’的积淀,通过在‘东方之子’的钻研、训练、提高,才能进入‘新闻调查’这一更高的层次,我才有相对自如一些的采访功力。”
现在,她成了“新闻1+1”的当家主持人。
“从做现场记者到进入演播室做主持人,我的速度比别人可能快了些,但既然受命于此,就要尽力干好。”这是董倩的一贯风格。
看她的节目既不大起大落,也不惊心动魄,但是很有厚重感。镜头前觉得很平淡,看完以后却觉得有深度。不懂就问,不懂就学,每做一期节目,在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内做足准备,这体现了董倩科学、客观、理性的工作态度。
面对一些批评的声音,董倩笑着说:“有了批评,这说明有人看我的节目了,有人注意我了!人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批评,把它贴到墙上,随时提醒激励!”
生活中的董倩,真诚朴素,仍带着些“学生气”。
“我只是电视节目制作众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其实,电视有时候挺不公平的,有那么多人参与了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编辑工作,最后观众记住的却往往只有露脸的公众人物。”
那天,董倩应邀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她对网络主持说:“你瞅我的头发,我自己剪的,一剪子下去就成这样了!”主持人乐了。又有网友问她一个问题,她脱口而出:“我这个猪脑子,我怎么想不起来那时候采访的是谁了呢?”
从重点大学到新闻评论部,一路在“人尖”中打拼的董倩,虽然亲历了众多重大事件,越来越被观众和业界认可,但董倩却有着出乎意料的谦虚。
董倩的父亲是从山东农村出来的,他经常用一些农谚教育董倩:稻子熟了腰弯着。
董倩曾说自己“不如张泉灵聪明,不如柴静有口才,不如白岩松深刻”,“我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才能维持跟那些优秀的人一样的水平。”
她说这些话,没有丝毫的矫情。
她坦言:“真是越做越觉得如履薄冰。按说每做一个节目我都应该增加自信,但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的确是培养了自己的自信,知道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应该调整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比以前自信了;另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因为我知道要采访得好太难了!怎么能深入事情的本质、核心,挖掘到真实情况,其中的学问太深了!”
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
董倩是一个很用功的人。
董倩觉得要想采访成功,首先气势上不能输,一定要让被采访者眼里有你。为了做到这一点,采访前的功课便不能不做足。“如果你的提问不准确,或者说你的提问不够水准,让对方觉得你不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资格,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敷衍你。”
董倩从不吝惜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为了做好一期节目,董倩常常“预习功课”到深夜。有一次,她把编导准备的半尺厚的资料带回家,眼看着天黑了,又到了天渐明,人们又离家上班了,她还在工作。整整一天一夜,董倩从材料堆里完成了满意的采访提纲。
“一个节目成功与否,跟你的准备是成正比的。再得心应手的片子,你轻视了它,一样效果不好,因此我会重视每一个片子。”
她不给自己任何懈怠和轻慢工作的理由。
“当面对专家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为你遮丑:他们的目光直视你,让你无处躲藏。如果你没有能力与他们对话、过招,那就是一场不对等的谈话,根本没有办法深入探讨问题。”董倩这样解读自己的工作,“当主持人能够把问题最核心的东西抓住,引导专家去分析,专家的精彩,就是主持人的精彩。”
董倩已经成为一个名记者,但她并不想把自己营造成一个明星,她甚至本能地抗拒着这种可能。十几年面对面的采访经验,董倩总结出一句话: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
“不管什么人,部长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谓‘配’,就是让对方感到‘你懂我说的话’。不因为他是高官就仰视他,也不因为他是普通人就俯视他,心态要平和。要了解他的处境和他讲的内容,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角度考虑。”
即使是采访一个犯人,她都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因为她知道,人只有处在被尊重的状态下,他才会感觉双方是平等的,也才会有与人沟通、交流的愿望。
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成功,董倩感触颇深。不是所有得到机会的人都会成功,因此属于自己的应对机会的资本一定要雄厚。她告诫年轻人:“你是一个小萝卜,没有你的坑,你就得去努力寻找你的坑,找不到,你就变成了萝卜干。”
方太集团茅理翔:从摆地摊到身价130亿,高龄闯将的别样人生文/清如【人物名片】茅理翔,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高龄闯将,44岁卖点火枪,55岁做油...
因为痴迷慈善事业,近年来陈光标声名远扬,他曾随同胡锦涛主席访问西班牙和印度等国,就连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那样的世界级大腕来中国时也要指名见他。与丈夫的高调恰恰相反,...
有一天,孔子师徒从卫国返回鲁国,在桥上停车观赏河上风景。河上的瀑布高悬,水流旋转,鱼鳖不能游动。这时,他们却看见一个男子正要从那里泅渡过河。孔子担心,赶忙让人去...
没有一个谷底不可逾越文/王刚有一阵子我工作不顺利,感情又遭到不测,心情失落到了低谷。朋友见我如此,不断耐心开导我。在一次闲谈中,他向我谈起了一位人物:1982年...
盛名不会缺席,执著终有回报文/禾默2005年,薛之谦通过《我型我秀》节目出道。2006年,薛之谦发表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专辑,他一个人包揽了6首曲、5首词的创作。...
做一头啃草的牛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科学领域,能够和他比肩的,恐怕只有牛顿和达尔文了。然而,...
途牛网CEO于敦德,有一种青春叫永不放弃文/许琴、宗和80后、上市公司CEO、不善言辞是于敦德身上最为明显的标签,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偶像。25岁,创...
一天中午,包拯吃完饭,刚想休息片刻,衙门外就传来击鼓声。包拯以为又有案件发生,立刻升堂。 威武 包拯来到大堂,只见跪着一胖一瘦两个农夫打扮的人,问道:下跪者何人...
李嘉诚为何能15年来一直稳当华人首富创业至今60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
他是赛场上的超级巨星,被祖国称为英雄。可成名之后的他,也成了众多的追星族追逐的对象。为保持正常的训练,他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甚至左邻右舍都很难见到他。人们都说,...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闻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那年冬季,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
87岁褚时健: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他是红塔集团原董事长,他曾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他的名字叫褚时健。1994年时,他是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眼看他起高楼,...
2012年岁末,在众多贺岁电影中,《泰囧》如一匹黑马,一路刷新票房,成了国产影片的票房冠军。而在荧屏上,有一部电视连续剧也成了收视冠军,它土得掉渣,却能让人笑破...
蔡崇信:马云背后的男人,为阿里他做了三件大事文/林巧燕他曾在阿里巴巴一无所有的时候,辞去高薪职业,与马云共患难,他被媒体评为马云背后的男人。放弃七十万美元的年薪...
成长是生命最大的犒赏文/薛峰她出生在英国格温特郡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飞机制造厂一名退休的管理人员,母亲在一家实验室做技术员。小时候的她相貌平平,戴一副眼镜,....
感动中国姚厚芝事迹【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姚厚芝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获奖名片】:寸草春晖【颁奖词】: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
阿里CEO张勇:马云接班人,凭什么执掌4千亿美金公司?文/清如【人物名片】张勇,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近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单季营...
自己挣的是应得,他给的是惊喜文/汪贵贵赵薇的人生已经敲了第二次上市钟,然而你还在关心她穿得好不好看。好吧,这个段子已经红遍朋友圈了。22岁以《还珠格格》红透亚....
现任国内唯一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种技术员。 20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练就了“精、新、准、快”的绝活,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王。没几个月,公孙无知又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