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就拼尽全力的人,只会让力气过早耗尽,搁浅在半路上
文/炉叔
昨天小区举办了一场迷你马拉松,很多家庭都参与了这场活动,我和妻子也带上了儿子参加。
儿子刚开始很兴奋,哨子一吹响,他就铆足了力气像小炮弹一样带头冲了出去。
不出意外,很快他就没了力气,大口喘着粗气,脑门上都是汗,脚步也开始虚浮。
我和妻子一直跟着儿子,这时,我跑到儿子面前,跟他说:
很棒啊,已经跑这么远了呢,不过你看,如果你刚开始就用了全部的力气,那后面还有更长的路你要怎么办呢?
不仅仅是跑马拉松,也不仅仅是孩子,这样的错误其实很多成年人同样会犯。
有时我们总认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拼尽全力,可事实上:
一开始就拼尽全力,只会让我们的力气过早耗尽,然后搁浅在半路上。
当你拼尽了全力去做一件事,难免会期望获得一个好的结果。
因为付出了许多,也就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才不枉费我们的付出。
我一直很感激刚进入职场时,我的叔叔曾跟我说过的一段话。
那时我对职场的一切都还不适应,又是一个新人,因此总是不可避免地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够好。
我的担心被叔叔知道后,他跟我说:
刚开始工作,做得不够好没人会怪你的,你只需要稳扎稳打地慢慢进步就好了。
一开始就拼尽全力,容易让人变得浮躁和冒进,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年过去,我也见过了不少职场新人。
有的也是一开始就拼命表现自己,自然是获得了不少关注。等某一天他们一旦放松下来出了一点差错,反而会让人觉得他们退步了。
而那些一开始就平稳发展,不急不躁的人,却能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有所进步。
最后,前者的评价反而没有后者的高。而前者随着众人评价的降低,只会觉得自己之前的努力全都做了无用功,从而降低自信,也不再努力,最终泯然众人。
拼尽全力的人总是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心理预期,当结果没有达成时反而会更加难以接受。
不要因拼尽全力而让自己的期待值过高,只要方向正确,一直努力持续进步就很好。
有时候,你拼尽全力做的事,效果反而不如长期持久的努力。
我有一个朋友已经减肥多次了,但都没能成功,他对自己最狠的一次是在一个月内减了30斤。
那时,女友嫌弃他胖而分手,他一怒之下决定减肥。
每天他都只吃一顿,并且主要是蔬菜水果,喝点代餐粉,不喝饮料,不吃零食,每天做大量运动,经常累到动不了。
很多朋友看到他减肥的样子,都觉得害怕,像是不要命了一样。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他成功瘦下来了30斤,他发了张照片给前女友后,拉黑了前女友。
结果,在这之后,他因为没有了当初的动力,体重迅速反弹。
因为之前饿狠了,松懈下来后吃得比原来还多,他也做不到像之前那样拼命运动,很快就胖了回来。
有些时候,拼尽全力才能够得着的目标说明自己本身与目标间的差距还很远,即使使尽力气够到了,也会在你松懈的那一刻重新掉回去。
最好的办法是循序渐进,一点点为目标打好根基,然后向着目标努力,当你回首时,你会发现你已走出很远。
欲速则不达,最重要的不是你能跑多快,而是你能跑多远,当你跑得足够远,你的努力才有意义。
当你能认真地坚持做一件事时,即使不用尽全力,也能滴水穿石。
太过用力的人,有时候还会伤害到自己。
前两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因为他忙着创业,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
为了公司,他一天到晚都将自己上紧了发条般地连轴转,忙得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这次聊天,他甚至感叹:“我都不记得多久没这么悠闲了,上次腰椎盘突出手术刚做完,还走不了路就继续干。”
我听了后很震惊,让他保重身体。他却说:
“已经坏得差不多了,心脏也有问题了,胃病都不知道多久了,胃镜就做了三次。”
因为经常忘记饭点,饥一顿饱一顿成为常态,他的胃也就一直没好过。
最后,我只能劝他,命没了,公司起来了也是别人的。
努力的人值得尊敬,但有一种努力,并不值得提倡,那就是用命去换明天。
我见过太多的人,年轻时用命换钱,年老了用钱换命,这样并不值当。
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始终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
否则,当健康失去了,有时便是倾家荡产也难以挽回。
说这么多,我并不是在否定努力。
努力是一件好事,人不努力,只会是一滩烂泥。
但你的努力应当有上限,而不是总拼尽全力。
过犹不及,水满则溢,任何事情不是越满越好,我们需要始终留有一点可供延展的余地。
以前和一位老教授聊天,他谈了自己对学生的一些看法。
他认为,什么样的学生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远,在读书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
那些看起来总是很努力的学生,在读书时往往能获得第一名,拿到奖学金,可当他们开始工作,开始做学术研究,后劲就不足了。
因为他们读书往往是为了生存,当生存压力消失以后,便失去了大部分动力。
而那些懂得放松的学生,往往能凭着兴趣,持之以恒得下功夫,只用八分力气,却能一直坚持。最后,他们自然会出成果。
我听了后,很有感触。
曾看过一句话:
“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
拼尽全力只能爆发一时,真正能让你走到最后的是将力气分布在沿途的每一处坎坷。
孩子,我拼尽全力让你读书,就是为了让你过得比我好 温柔背后,是拼尽全力的忍耐与努力 王天瑶:每一次机会都要拼尽全力工作两年,你最需要克服的是职场拘谨文/女觉在一次又最近我对过往的职业经历做了一些反思,想起刚工作的那两年,我想用一个词形容,青涩?稚嫩?懵懂?最后,我想到拘谨这...
有了瓷器活,还得有金刚钻。虽然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好找工作,但对林泽凯来说,则是工作在找他。他是个生物学硕士,更重要的是他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接二连三有新成果问世,为...
别再混吃等死了,舒适圈里除了舒适一无所有文/顾一宸1前几天在微信群里聊天的时候,小安又在吐槽她的奇葩公司和傻逼老板了。这样的吐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我们早已...
职场35岁现象:请别浪费你30岁前的时光文/海丁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
蔡康永揭露职场真相:所有的工作,其实你都不会喜欢文/南川大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金三银四招聘季,不少职场人在过完年后开始蠢蠢欲动,计划跳槽。尤其是这几天,有无数的粉...
在日本,“泰佳”牌热水瓶已长期占据了日本热水瓶市
决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文/韦斯托1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往往能决定这个人一生的走向。读高中的时候,班主任老冯经常用《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教育我们求其上,得其中;求其...
在我们工作或生活过程中可能每天要乘坐很多次电梯,稍加留意便会发现每一部电梯内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镜子。电梯里为何要设置镜子呢? 可能是为了在人们上班或见客户前,提...
猎人养了一只在森林中别的动物看到都被吓得不行的猎狗,猎狗每次出去都可以为主人带来很多猎物,因此,主人对它也很好。 有一天,猎人家里突然多来一只狐狸,它跑来对猎人...
一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去应聘城里“世界最大的”的“应有尽有”百货公司的销售员。老板问他:“你以前做过销售员吗?” 他回答说:“我以前是村里挨家挨户推销的小商贩。”...
每天累成狗,为什么领导却不提拔你?文/川叔前几天有个妹子跑来和川叔哭诉,说自己做项目累成狗,每天加班到深夜,但是最近公司有一轮升迁机会,发布出来的结果居然没有她...
一直都是一个随意的人,而且还是没有思想的随意。 辞职了,奔波在陌生的城市,努力找寻每一条不知名的街道。今天面试我的是一个临汾小伙,看上去挺年轻,感觉也是特上进的...
大城市凭什么鄙视小城市?文/甘北1人类的鄙视链无处不在。生活在大城市的,看不起生活在小城市的。不知道为什么,近年来的文章里,大城市总是秩序井然、生机万丈、充满理...
30岁前后,这四件事你一定要去做文/哈叔1、圈子要混,但一定要精挑细选圈子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很大,毫不夸张地讲,一个人的圈子往往能决定他的命运和未来。这么说...
做错了事,你的第一反应是?文/此去谙年1家有零零后小萝莉侄女一枚。还在读小学,性格活泼洒脱,落落大方,深得家人喜爱。小孩子的变化真的是挺大的,一年一个样。而在我...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家里的贫穷,学历也不高,到了找工作的年龄却一事无成。后来,青年来到了城里,觉得这里总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了吧,但是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
有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车行里工作,两个人关系很好,以兄弟相称。他们在这家车行已经做了两年了,每天除了修理汽车外什么也没有。哥哥总不肯闲着,他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擦玻...
四个你应该尽早辞职的信号文/肥肥猫1个性和岗位风格差异太大大部分的工作从风格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奶妈型工作和DPS型工作。所谓奶妈型工作,一般来说是企业内偏...
新中国成立前,曾有一个东亚公司,其创办人宋棐卿是天津工商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高涨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开始了抵制日货的运动。 在抵制日货...
俞敏洪:工作瓶颈期想明白这些再出发文/俞敏洪提问:俞老师,我工作了四年,感觉遇到瓶颈期了,每天很焦虑,感觉自身还有许多问题,但没有所谓的进步,可是求指点摆脱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