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gěng duǎn jí shē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颜渊从鲁国到齐国去,准备与齐国的国君谈治理国家的大道理。孔子不放心,子贡问何故,孔子说:“我想起管子的一句话‘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对待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颜渊难以做到。”
【出处】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庄子·至乐》
【解释】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力小任重的谦辞
【近义词】短绠汲深、绠短绝泉
【相反词】游刃有余
【成语举例】诚智小谋大,绠短汲深。 唐·萧颖士《赠韦斯业书》
成语故事挂羊头卖狗肉的故事 春秋有一段时期,齐国女人流行着男装,给国家的运作带来了许多麻烦。于是齐灵公下了一道圣旨:凡是被发现穿男装的女人,一律剥...
春秋时期,鲁哀公对祭祀土地神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在国家遇到外敌侵扰而出兵打仗时,他也把土地神的牌位带在身上。他认为土地
【注音】p liǔ zhī zh 【成语故事】晋代尚书右丞顾悦与简文帝同岁,文帝头发全黑,而顾悦头发全白了。文帝问他为什么头
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感恩图报解释: 对于别人给自己施与恩惠表示感激,并想办法报感恩图报典故: 宋朝曾况《上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柯而图之。”春秋时候...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
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1、故事一:孝顺的牛郎与织女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牛郎的年轻人,他善良又有孝心。他的父母年迈体弱,他无论多忙都会尽力照顾他们的生活...
【成语】:雪泥鸿爪 【拼音】:xuě n hng zhǎo 【解释】: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
成语故事筚路蓝缕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国派大夫皇戍[shù]到晋国求援,并称楚人很骄傲,现在出兵可以大败楚军。下军副将栾[luán]书极力反对...
三寸之舌(sāncùnzhīshé)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通畅用来形容人善于辩论,据理力争。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1. 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是指人们在做事之前已经有了周详的计划和安排。成语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据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苏秦的...
【注音】hu tiān zhī l 【典故】佞阉处当轴之权,婢媪擅回天之力,卖官鬻狱,乱政淫刑。 《魏书帝纪篇末史臣总论》
【拼音】lio dōng bi shǐ 【成语故事】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不服幽州长官朱浮的调遣想起兵
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南北朝时,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元善见
成语故事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注音】yè gōng hào lóng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
曲高和寡[qǔgāohèguǎ],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战国的时...
【成语】:引锥刺股 【拼音】:yǐn zhuī c gǔ 【解释】: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
【成语】:一日三秋 【拼音】:yī r sān qiū 【解释】: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
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古时候,楚地有个穷苦的读书人,读《淮南子》这部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他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
【注音】ni jiǎo zhī gē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寒士宁戚很穷,渴求见到齐桓公拜求官职。一天,齐桓公出城迎客,宁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