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盛夏的烈日,踏着滚滚热浪,百余里的辗转颠簸,汽车喘着粗气钻入了这人间仙境--西兰村,山上花果缠绕,山林葱碧如玉,梯田纵横交错,鸟鸣声声入耳,山下泉水叮咚,山溪狂欢如舞,农民挥汗劳作,小孩嬉笑玩耍……
一路的沉闷顿时烟消云散了,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凝神聚气,无杂念之感。
玉玲回过头来笑嘻嘻地对我说:“怎么样?人间仙境吧。”
我冲她一笑,今天本来休息,玉玲把我抓来陪她专访一个远近闻名的“继母”--王淑芳老人。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一户典型的农家小院,见到了头发灰白、面色红润、慈祥的王淑芳老人。
听说来意后,没有多少文化的老人显得局促不安,不肯多讲半句话,只是重复着一句:“都是自己的骨肉,没啥好说的。”
在玉玲的再三请求下,在村干部的劝说下,老人渐渐打开了话匣子,带着我们走进了她三十年来的坎坷不平的故事中去。
看上去七十多岁样子的王淑芳老人,实际年龄才五十六岁,可当年的她是村上的一朵花,十六岁就当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是村里公认的积极分子。每年县乡里召开的青代会、妇代会,她都参加。
在她二十二岁那年乡里卫生部门选拔一名上进心强的女青年,去上学培养,她被选中了。
就在她准备走的前三天晚上,她的堂姐刚生下孩子就一命归西了,丢下两个孩子,让人揪心的是刚出生一天就丧母的外甥无人照料,善良纯朴的她毅然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含着泪辞别了年迈忠厚的父母,于第四天就来到了十几里外的堂姐家,承担起照料两个孩子的重担。
丈夫在县城工作,公婆年迈七旬,一切重担都落在年仅二十二岁的王淑芳身上,她的到来给这个老的老小的小的家庭带来了生机。
斗转星移,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继子与她自己生的孩子相处得非常融洽,尽管家里经济上比较拮据,她都是先把继子们身上穿得好好的,她懂事的亲生儿女从没有攀比争闹过。
丈夫从县城回来,看见两个大的穿着新衣新裤,而两个小的不但没有新衣穿,见王淑芬总是吩咐两个小的干这干那的,丈夫把她狠狠责骂一顿,她越想越委屈,从不喝酒的她,躲在粮囤里喝的一斤白酒,两天才醒过来。
花开花落,春秋几度,时间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这一年大儿子按政策又生育二胎,照料孩子的事自然落在王淑芳头上,这时刚结婚一年的小儿子也有了孩子,两个媳妇生产相隔十几天,这真让老人又喜又忧,她考虑一夜,最后决定给大儿子看,让小儿子自己想办法。
如今两个小孙子已经五岁了,她心里老感觉对不起自己的亲儿子,愧欠他的太多太多了,小儿子却很理解母亲,这使她感到安慰,现在的王淑芳老人,儿孙满堂,都很孝顺她,她很知足。
王淑芳老人的故事很平常,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却透着一股人间真情。我禁不住从心底祝愿象王淑芳一样的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
“从古至今,在一些人心目中,继母一直是令人发指”恶“的代名词,但今天在西兰村,却生活着一位享誉四乡八邻,倍受乡亲们尊重、爱戴、敬仰的继母,三十多年来,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以一股挚情撑起一个和睦文明温馨的家庭,以满腔真情浇灌开了一朵乡村文明之花,以无私淳朴善良的母爱滋润了儿女,感染了众乡亲,谱写了一曲人间真情之歌。”并以很长的篇幅详细报导王淑芳老人的感人事迹。
有一位母亲,她的儿子死于一场车祸。当时车上有两个人,一死一伤。伤者说,她的儿子那天非要无证驾驶,结果出事了。交警调查的结果,也验证了伤者的说法。母亲不相信。母亲...
今天我才懂得,母亲的头巾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母亲总要搭条头巾,那条头巾是她花九角钱买来的洗脸毛巾。一碰到头痛病发作,母亲就把头巾扎得紧些。后来,头巾成了母亲身体的...
1 她出生在一个小乡村,父母都是农民,世世代代都是在那生活的。她下边还有一弟一妹,她从小就洗衣做饭,充当他们的保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可她是个心气极高的女子,...
记得小时候,母亲总喜欢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絮絮地和我说话。母亲在做棉被,已经做了半天了,她咬断最后一根棉线,把顶针从手指上取下来,望一眼窗外的阳光,说:“等明年呢...
陈红是个护士,目前正在哺乳期。这天医院不忙,她决定提前回家奶孩子,一想到襁褓中的宝宝,陈红心里顿时一片温馨。当她骑着电瓶车紧赶慢赶进入小区时,头一抬顿时就是一愣...
2005年春天,妈妈因淋巴瘤入院。本就瘦弱的母亲一下子苍老憔悴。住院两个多月后,她的体重只有67斤。看着母亲病重,我们这些孩子都快要心碎了。 医生说妈妈的时...
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丈...
我的生活重心就是对付她 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恨的人,便是她——林丽玲。 1992年,我9岁那年的中秋节,月亮又大又圆,母亲吃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月饼,当夜便选...
独步枯凉的夜街,淋着稀疏的淫雨,落叶固执地飘零在身后,如昏暗的灯光拖长了我的影子,沉重的思绪久久不能散去。这是一个可怜又落寞的夜晚。母亲的影子若有若无地跟着我,...
公司规模扩大后,他就很少回家看望母亲。想起来时,就打个电话,跟母亲说上几句话,大多数时候,都是匆匆忙忙的。甚至有时候,母亲话还没说完,他这边就因为处理手头上的事...
男人是个哑巴,鱼配鱼,虾配虾,三十多岁才娶了邻村的一位瘫子女人为妻。瘫子女人幼年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两条腿,只能靠两个蒲草团一前一后挪换着前行。按说像瘫子这样高...
她从小不受管束,是疯得出了名的。 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整天不见她的影子。有一次,老师一把抓住正要跳窗户逃走的她,呵斥说:“白一帆,你能不能老实点,别一天到晚跟个蒲...
小时候,他很怕母亲,因为每次说谎,母亲都知道。起初的时候,他以为是自己的谎话说得不够好,可是即使编得再完美的谎言,也会被母亲像从米里挑虫子一样挑出。有时他会想,...
这是今年冬天发生在我们小县城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一天早晨,城西老街一幢居民楼起了火。这房子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砖木结构,木楼梯、木门窗、木地板,一烧就着。顷刻间...
渐长渐大的女儿已经能够自己动手吃饭了,椅子上放一张小矮凳,稳稳地坐在上面。我的母亲也辞别了她那张高高的凳子,爱上了椅子,搬来坐在我女儿的身边。母亲总是喜欢把她小...
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光明。在医院的那段日子,他整天发呆,不说一句话。母亲坐在他的床边,对他说,别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不信,20岁的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知道要...
另类的妈妈14岁那年,父母离婚了,我被判给了妈妈。判给妈妈不是我情愿的,妈妈常年在外奔波,我是爸爸带大的。妈妈是“妖精”女人,“妖精”,是奶奶对她常挂在嘴上的评...
父母的家在离北京大约两小时车程的小城,我稍有空闲就可以回去。有一年“五一”长假,我和先生因为搭一个便车回去,没来得及带洗漱用具。晚上,我找来一支干净的牙刷,准备...
1997年底,我在拍摄李少红导演的《红西服》,有一天先生下班后去片场陪我拍片,拍完回家已经凌晨1点多了。冬寒刺骨,而我们一推开公寓的楼门,一股热风扑面而来。当时...
01国庆节回家。四点钟的农村齐齐笼罩在寂静的薄雾中。这天我被咚咚的鼓点声吵醒:大伯家姐姐出嫁了。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去了大伯家。几位近亲在院子里忙前忙后,姐姐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