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薪200万的前辈被裁掉了,月薪5000的你该怎么办?
文/格总
43岁的Michael Wu,是高科技公司C中国区负责大客户芯片销售的Director,今年3月被裁掉了。
北大数学系本科,美国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某芯片巨头10年中国区高管经验,也没有改变他进入C公司才第5个年头就走人的结局。
和他一起被裁掉的,还有平行部门的另外两个Director。
离开的饭局上,Michael喝得并不多,当旁边人不知是真情还是假意地问他怎么回事时,M苦笑了一声说:
没办法,我们太贵了。
为了满足华尔街那些冰冷数字背后的贪婪胃口,C公司今年提出了“双15”的财务指标:业绩增长15%,成本缩减15%。
业绩尚未可期,成本怎么缩减?自然是裁员了。
裁掉一个年薪200万的Michael,换上一个不那么资深也不那么昂贵的备选,比起裁掉五六个苦哈哈的小员工,实在划算得多。
我的大学同学J,在芯片行业摸爬多年,几天前的深夜茶室里,他给我静静讲完Michael的事。
我无法不唏嘘。
为了避讳当事人,我用了代号,然后把这件事分享给每一个踏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
下面这5点看法和建议,希望对你所有启发。
1、对普通年轻人而言,便宜是你唯一的优势
如果我问你们,年轻职场小白的优势是什么?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有冲劲,有激情,可塑性强什么的。
不好意思,其实年轻没什么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宜。
前些天小米成为头条新闻,人人纷纷起底劳模雷军的奋斗史,我们看到:有冲劲、有激情并不是年轻的专利。
至于可塑性强呢?在移动互联时代,多少人从A行业跳到B行业,一样取得成功,也跟年轻没什么关系。像雷军,从软件业的金山,到公开信里提到小米,已经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你可以把公司的招聘看作超市采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性价比,如果你创造不了更高的价值,那么就只能随行就市,卖个大路货价钱。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抱怨,每个月的工资交完房租还完信用卡,到手就几乎所剩无几了。
这很好解释呀:如果你并不出众,那么薪水刚好给到维持你基本的生活水平,让你无法离开公司就行。
但是,你的便宜,对你也是一种保护。
一个可以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年轻人,便宜的价钱会降低公司的预期,当需要“缩减成本”的时候,他们不会打你的主意。
因为你年轻,还因为你便宜,不会像Michael那样因为“太贵了”而被裁掉。
当然了,拿着低薪酬的你自然不会甘心,那么请往下看。
2、永远让雇主占便宜,而不是占雇主便宜
我说一个普遍现象,你看看是不是:
几乎每个人都嫌工资涨太慢,却没有人嫌自己配不上那份工资。
你不得不点头。
可我告诉你,这种想法很危险。
我曾经的一个老领导跟我说过,进入职场这么多年,换过公司也换过行业,他居然没有一次主动申请加薪。
但是现在看来,作为一家中型公司的管理层,他的薪酬比起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反而要高出太多了。
也许有人不一样,他们讨厌被公司占便宜,喜欢拿着新学的几条包你月薪5万的“职场加薪术”,去和老板讲道理。
我不知道结果如何,我祝他们好运。
我只相信那位老领导讲的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人的薪酬基本围绕他能创造的价值波动,高不了多少,也低不了多少。
我不是说你不要提涨薪,毕竟有些老板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需要提醒提醒。
怕就怕往往在一些喜欢“全员涨薪”的大公司,你创造的价值涨幅慢慢已经跟不上你的薪水涨幅了,你还浑然不觉:
被裁掉的概率其实也在上升。
所以,我建议你更多地把心思花在努力成长、努力提升、努力创造价值上面,你的价格才会在市场的公允评判下,不由哪个老板意志为转移地,水涨船高。
而不是,天天盯着每个月的工资单算计。
记住,永远给人“好使又便宜”的感觉。
帮他挣100块,本来该拿40块,你只拿走35块,远远好过给他挣50块,你要拿走一半。
3、年轻时不要急于攒钱
进职场的前几年,我一直有一个错觉,我以为个人财富是靠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积攒,慢慢积累起来的。
当然,那时候互联网还不发达,也没有现在这样便捷的在线教育,英语、演讲、写作、文案、摄影什么的。
于是我很少花销,每月的工资小心存起来,没太多娱乐,也没投入其他额外的学习,我看着银行账户里一点点变大的数字,笑得很傻很天真。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自己错了。
真正的财富绝不是一点一点地线性积累,而是指数级地滚动。
比如大家熟悉的房产,常说的股票,一般人不太懂的期货。可是这些投资要么门槛太高,要么风险太大,要么两者兼有。
而有一种起点低却毫无风险,还收益巨大的投资,就是投资你自己。
刚才提到薪酬,很多人都认为薪酬是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和认可,所以更高的薪酬才能意味着自己的成长。
错,这是本末倒置。
更高的薪酬,只是你在变得更强路上的副产品。
趁着年轻,别再把省下的钱都寄回家给父母存死期了,也别去购买股票、债券、数字货币什么的,那些东西涨你不知道为什么涨,赔你不知道为什么赔,人家不宰你宰谁。
你应该投资到自己身上。
一年之内,或许依然没有起色。
三年之内,你大约可以超越半数以上的同龄人。
五年之内,你一定会焕然一新。
投资到自己身上,不光意味着你在某些领域会变得更厉害、更出众,重要的是,这种出众可以为你打开一扇大门,让你接触到门后那些对优秀的年轻人报以期待的前辈、大佬。
和他们合作,借他们的势,不用求也自有人带你飞。
那个时候你会懂得为什么我说,真正的财富是指数级滚动而来。
挡都挡不住。
4、控制欲望,分清投资和消费
上面说到投资,有一个常常被误解成投资的概念:消费。
作为男人,我理解女生买到一个心仪的包包时的心情,我们购买数码产品时也是一样的兴奋。
但是我永远理解不了,5000块月薪的你,买一个3万块的包包,怎么就可以成为自我奋斗的原动力。
如果有人持这样的想法,请给我解释一下“裸贷”是怎么回事。
也许有人真的可以从超高消费中获取动力,但我相信这一条,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那些劝你买包包来提升奋斗激情的人,不会帮你还借呗花呗和京东白条。
坦白说,你买贵得要死的包包,还不是因为一个字:爽。
而我说的投资,那些真正带来个人成长的投资,却必然痛苦到极致。
每天早上雷打不动花一小时读英语;
每周抽三个晚上学习插画;
每个交易日研究上市公司财报到深夜;
每个周末强迫自己做一次个人业绩回顾和执行力复盘。
……
既枯燥又乏味,大多数时候还孤单,远不如一个包包来得性感。
所以你看,分清消费和投资,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困难的是控制欲望。
多少人明知是消费,还要以投资自己来自我安慰。
更要命的是,如果因为更高的消费,而不自觉地将生活成本推涨到很高,当有一天你被忽然裁掉,每个月的银行账单会迅速将你击垮。
想想那些收入是天价,却依然被巨额债务拖垮的明星们:泰森、迈克尔.杰克逊、艾弗森……
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大师巴菲特崇尚朴素的生活理念,不光是人品和修养层面的结果,更是一种谨慎的风险管理方式。
5、人生无法规划,但有规划一定比没规划好
你们中的很多人,在未来的几年内或者十年内,会组建家庭,生育孩子。
观察过太多的人后,我能看到一条冷冰冰的规律:
大多数人40岁之前的个人成就,几乎取决于成家之前的水平。
没明白?思考一下。
聪明的你一定想到原因了,婚后的生活,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你的成长速度会大大减缓,减缓的程度和你对家庭的责任心成正比。
极少有人能像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和脸书COO雪莉.桑德伯格这样的男女,在悉心教育好孩子的同时,还能撑起自己的商业帝国,或者成为职场女皇。
大概率的情况是,你会在职位晋升和成为妈妈之间做出艰难抉择,或者下班后回到车库,不得不抖擞精神批上那身叫爸爸的战袍,花费掉本可以投入学习的光阴。
所以,有句得罪人的话我还是忍不住想跟你说:
身为职场人,如果你还没有孩子,请你一定要珍惜啊。
如果你现在还是单身,更加要珍惜啊。
别把8小时之外的时间,都拿来喝酒逛街、勾妹撩汉了。
为什么会有中年油腻?
因为身上背负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在变得油腻之前,你需要规划好第一个职场十年,还有个人成长路径。
也许你会反问,人生可以规划吗?谁能保证未来会不会有新机会、新转折出现呢?
是,人生充满意外,确实无法规划,但是只有当你规划的时候,才会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抬起头来,看看五年后、十年后,你对自己是一个怎样的期许。
有了期许,你才知道无论在上班时间,还是回到住所,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当有一天,意外的机会出现时,你才会有资格在很好、也好和更好之间选择,而不是面对步步紧逼的噩运,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难以翻盘,越陷越深。
作者:格总,职场老司机,80后段子汪,干货有洞见,鸡汤有思想,你要不要来尝一尝?微信公众号: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
工作10年月薪7000元:没有见识的努力,都是瞎忙 状态从“茫人”到“忙人”,月薪从3K到3W 凭什么你的年薪,只是别人的月薪? 他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如今身价376亿!工作七年,我踩的3个坑和3个收获文/强哥01李笑来老师说:七年就是一辈子,每过七年,当习得一个新技能就会获得重生。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也工作七年了,在此做一个总...
打工十年你为什么还两手空空年过三十,大多数人的工作已将近十年,十年是积累的十年,是拼搏的十年。但是猛然回头,曾经的同学们已经差距很大,有的人依旧拿着三四千的工资...
90%的职场人,都踩过这4个坑文/二次元猫小姐有个小姑娘跟我吐槽说,因为自己的疏忽影响了团队的业绩,她被团队成员孤立起来了。小姑娘觉得自己很委屈,平时大家都各忙...
人品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在社会生活中,与人合作是难免的,选择怎样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伙伴,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值得思考的问题。人品第一是原则。人都有自己的利益...
决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文/韦斯托1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往往能决定这个人一生的走向。读高中的时候,班主任老冯经常用《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教育我们求其上,得其中;求其...
别让自己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家里开的净水器店一直想招个女业务员,工作挺简单,大部分时间留在店里做下内勤,招待上门的客户,只有店里出去做大型活动时偶尔需要帮下忙。我....
职场中,这三类人正在害死你文/谢可慧职场,从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棋局。下得好的人,自己可以下自己的棋,下得糟糕的,就成了别人的棋子。最后满盘皆输不说,甚至成为弃子。...
意大利有一个商
有这几个信号,你可能需要跳槽了每天忙得灰头土脸,自己看自己就像看到一条狗。收入不够高,升职没希望,同事不顺眼,老板太奇葩。总之,这个工作太糟心,是忍还是跳?什么...
让机会为你倾倒文/倪西赟(一)小晴是公司新招聘的储备干部。在一同进入公司的那群貌美如花的女孩中间,毫不起眼,还特别扎眼。因为其他女孩一进公司,就被各个部门的负责...
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最近有刚毕业的小孩子问我,说令姐你能不能告诉我,刚进职场的时候,遇上工作上的难处了怎么办?还有就是从校园过渡到职业,人的心态该怎么调整?另...
职场贵人不是你遇不到,而是你抓不住前些天和朋友见面,听她说起一件足以让人扼腕痛惜的事情,目前她正在发展自己的编剧工作室,希望能够挖掘和培养新人,于是会根据新人所...
唯有敬业,方能立业文/沐心1我常去的理发店,有一位洗头的小哥。每次碰到他给我洗头发,我的心里都有一点抗拒。因为,他在洗头的过程中,并不怎么用心。虽然并不是直观看...
别再混吃等死了,舒适圈里除了舒适一无所有文/顾一宸1前几天在微信群里聊天的时候,小安又在吐槽她的奇葩公司和傻逼老板了。这样的吐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我们早已...
未来,你可能不属于任何公司文/孙圈圈最近又有几个朋友辞职做自由职业者了,咨询顾问自己单干,倒也不少见。这次略有不同,几个先后单飞的朋友,联合在一起,用同一个公司...
有一个楚国人将要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将贴身的剑掉进了湍急的江水中。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随即用水刀在船上做了标记,然后,他...
真正的勤奋,不等于忙碌文/曾鹏宇1两年前,小何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因为是新人,他被安排到基层的岗位,每天干的都是琐碎的事。几个月后,小何就有点儿不开心了,说...
与艰难工作为伍,才能看到最美风景文/东方赢1最近几年,各种同学会的邀请多了起来。从各种同学会里,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以前上学时成绩马马虎虎的人,在...
业余时间决定你是否成功文/蓝山一百多年前,有道数学题难住了全世界的数学家:2的67次方减去1,究竟是质数,还是合数?这是一个数论的题目,虽然它的知名度远不如哥德...
“在我眼里,根本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伪装下的聪明的问题。”AMS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沃尔夫经常这么说。AMS是一家为表演艺术提供建议的知名咨询公司。每当史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