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低质量的忙碌,开启高效率的人生?
文/谧娘
1
曾经,我在一家知名媒体实习。作为新人,我的任务是更新网站新闻。每一天,我需要从几百条新闻中找出几十条,放到网站的不同位置。
最开始,我发布一条新闻大概要3分钟。带我的老师不止一次严肃地对我说,你太慢了。
发一条新闻,最多1分钟。选新闻,取标题,只能用30秒;文字的发布,5秒钟;做图片,10秒钟;选择排序,选择推送页面,再加上等待后台刷新的时间,10秒钟。
实习的第一个月里,我怎么也达不到她的要求。她明明很焦急,却还是耐着性子一遍一遍地跟我解释,反复操作给我看。我看着她的神色,只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特别抱歉。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一个争分夺秒的年代。
随着我逐渐熟悉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忙的时候,可能要跟着五六个项目跑。只觉得太忙了,太焦虑了,要爆炸了。
很快我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状态,也不只是一个行业的状态。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忙得像陀螺。
在银行的朋友抱怨她每天敲不完的章;在医院的朋友抱怨永远都照顾不完的病人;连我敬爱的老师,在高校里待了几十年的老教授,都不时感慨繁重的工作,使人变成了一台机器。
2
低质量的忙碌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个人的大脑始终沿着惯性运转,没有停下来思考的空隙;意味着在身心的疲惫下,我们倾向于“做到”一件事情,而非“努力将它做好”;意味着为了尽快完成这些任务,我们倾向于套用过去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未曾想过总结和改进的方法。
心理学者李松蔚老师说过,当你心里想着要赶快做这件事的时候,你的心就已经不在这件事上了。因为你只想着完成它,便永远无法专注于这件事情本身。
这就像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旅游团,我们在各个景点之间机械地穿梭,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一日看遍长安花,归来只觉得做了一场梦,除了几张照片,什么都没得到。
我们用日复一日的低质量忙碌,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努力的幻象,然后,心满意足地活在“年轻人就该吃苦”的海市蜃楼中。
我有个好朋友,特别气人。在学校的时候,别人熬夜准备考试,她一天学习四小时,还总考第一;毕了业进广告公司,别人加班天昏地暗,她到了点准时下班,绝不拖沓,偏偏她就能降得住客户。
其他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要么迷茫,要么疲惫,她倒过得充实,读书健身、美容旅游,居然一样不耽误。
我说她羡煞旁人,她却不置可否。“不加班,是因为我懒啊。懒的人,才不会无效地去死磕一件事,关键是要讲方法。”
3
于是,她跟我讲了她的心得。
第一,一定要有放空大脑的时间。
她常常不坐车,穿过若干个小公园步行回家。看一看这城市的万家灯火,品一品这个城市四季流转之间的鸟语花香。这个习惯,既锻炼了身体,也清空了大脑,让高压之下的身心喘一口气,头脑才能更灵活。
第二,用碎片化的时间思考。
压力越大,她越喜欢收拾房间、洗衣做饭。这些原本会耗掉很多时间的家务劳动,却变成了工作之余的另一种休息方式。
她说,手上在忙碌,脑子却一刻不停。和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不同,这会儿最没人打扰,她最放松,思维也越活跃。“有很多超棒的想法,都是在我刷碗的时候冒出来的呢!”
第三,再用绝对安静的时间,整理和输出。
每天睡前,她会将脑子里冒出的念头稍作整理,写进记事本里。隔一段时间,她也会将前一段时间做过的事情、读过的书总结复盘。长此以往,不仅看得到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轨迹,更能够在需要用到某部分知识的时候,迅速地调用它。
最后,她拍了拍我的肩膀:“时代太快,只有刻苦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不被它落下。但如果连基本的思考都没有,如愚公一般,吭哧吭哧地搬完一座山,却始终看不到一旁的康庄大道,这便不叫努力,而只是在‘用努力的幻象自我欺骗’。”
她的一番话,让我想起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说过的一句话:工作可能仅仅是一种生计来源,也可能是一个人内心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远离低质量的忙碌,真正地提高效率,才能在工作中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成长。
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忙碌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在这忙碌的世界里你要活得丰盛 恕我直言,绝大多数人都是低质量勤奋让能力走在工资前面文/宁国涛朱莉与吕勤是一家广告公司策划部的员工。两人同批进入公司试用,同批被公司转正。由于同龄以及同为公司新人,两人彼此感觉亲切,很快成为.....
大学生创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能成功的还是少数。下面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有关三个清华毕业生的创业故事,欢迎阅读。 外卖库:三个清华毕业生的创业故事...
职场5种人加薪最快1、职业目标清晰。不少职场人工作不开心、动力不足、盲目跳槽的根本原因是职业目标不清晰。而职场生涯前3年是锻炼能力、积累资本的黄金期。如...
有一个推销员,出名的原因是能够卖出任何东西。他已经卖给过牙医一支牙刷,卖给过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过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如果你能将防毒面具卖给驼鹿...
25岁的北漂白领小王觉得自己活得很庸俗文/陈昌工作两年半了,觉得自己越活越庸俗了。刚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特牛逼,最喜欢别人问自己在哪儿工作,然后风轻云淡地回答三...
先学会拒绝,再成长为大人文/巫其格「1」小如是我的大学室友,我俩基本同步进入社会,但她每天都累得不成样子。几次周末约好一起逛街却总是被她放鸽子。时间长了,和她也...
微小的转机文/日落北北一只亚马逊丛林的蝴蝶偶尔煽动翅膀,也许就引发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第一个小故事。我到这家我很喜欢的公司时,职位很低。当时公司有个...
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文/一直特立独行的猫前几天收拾东西,从柜子里掉出来一摞汇款单。汇款单用曲别针别着一百多张,最上面的一张用钢笔写着.....
挫折是双温暖的手文/鲁小莫上大学时,志刚是公认的才子。专业学得好,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毕业后踏入社会时,志刚的心里充满自信。现实却以变幻莫测的面目出现。志刚求.....
我带过200名下属,发现能成事的年轻人拥有这4种特质文/徐大维我们看过太多宣扬成功者的文章,他们高高在上,大开大合,却没有一点实际参考价值。今天良叔讲四个曾经的...
这是一个难得的兄弟创业故事,其合理性堪称标本。12年前的那个秋天,马和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收了三位股东:、许、陈一...
别让你所有的努力,都败在了这一步为什么越努力,越泄气?后台有一位朋友对熊说,工作也快两年了,觉得自己明明很努力,却好像一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他很灰心泄气,...
这是一个今天很多外人都津津乐道的故事: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
走出舒适区,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文/糕糕不久前在路上遇到曾经的演讲课老师。老师看到我十分兴奋,问我有无时间,可是给学妹学弟们传授一下演讲经验。因为平日的确忙碌,....
一个刚刚毕业的青年,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在家亲人疼,在学校老师也很喜欢他,然而青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天,青年在路上遇到了大学时的老师,老...
每天都为森林里树木看病的啄木鸟停在了一棵有几个虫眼的老槐树上,对老槐树说:“槐树老哥,你身体表层有虫子了,我来帮你把他啄出来吧。” 老槐树笑呵呵地回答道:“啄木...
奇迹公司不久前刚开业,因为要选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要求每位前来应聘的人必须经过一道测试:把梳子推销给和尚,依据销售数量聘用。 张三到家就向老婆报怨:“把梳子卖给...
三次深度思考让我从文员升到了总监文/小川叔这篇文章讲的是深度思考的事,可能很多人会说,你不遭遇事儿,你能深度思考么?的确,如果你的人生不遭遇关于选择、取舍、放弃...
职场上被重用的六大秘诀文/赵芳为什么有的人勤奋工作却得不到提拔重用?有着20多年职业生涯的公司经理告诉我:大凡工作出类拔萃的人,他们的表现都是相似的。你想得到....
三个技巧,快速提升职场影响力!文/木沐大多数人期待在职场上获得升迁的本质是希望获得因为那个位置自带的位置权力,也就是行政权力,从而可以发号施令,让其他人因为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