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百度百科首页和名人堂中看到过“老哈跑江湖”这个充满沧桑感的ID。你一定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老哈”是一位爷爷级别的退休学者。现在告诉你吧,这位“哈爷爷”真名叫林浩澜,今年14岁,正在福建大田六中读初二,是百度百科的高级编辑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神秘的“老哈跑江湖”
“我第一次用百科大概是两三年前的事情。”林浩澜回忆,“那时候还没见过多少东西,但一看到百科就觉得它的页面强大、整齐正式、朴实无华,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边说着,林浩澜一边老练地点着鼠标。“一开始看到谁都可以参与编辑,我也就是图个好玩,而且配图、回答问题和创建词条是有积分的,于是我就到处给词条配图片刷积分,每天翻来覆去操作很多次,看着积分刷刷地涨上去挺开心的。”
刚接触到百度百科的林浩澜并没把编辑词条放在心上,直到某天出了个大糗———有个名为“红盘”的词条,引申义为股市开盘上涨,而胡乱刷图的林浩澜连词条都没看就在网上随便搜了张红色盘子的图片配上去。
几个小时后,一个叫“流星不灭”的老用户给林浩澜发了信息:“你给‘红盘’词条配的图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简直要把我气得吐血!”
林浩澜吓了一跳,心想:“网上的东西不用这样较劲吧!”可“流星不灭”不依不饶,要他立即改正错误。
这是林浩澜百科生涯中宝贵的第一课。
早期的百度百科没有太多约束限制,管理力度不够。“流星不灭”的一番话让林浩澜感觉到,如果编辑者不负责任随便乱写,影响自己的形象是小事,误导互联网另一端数以亿计的网友简直是犯罪。
林浩澜感到惭愧,他开始学着像“流星不灭”一样做一个合格的百科人:不会的东西就搜,觉得自己文字功力不够就把别人的好词条扒拉下来专心研究。他逐渐学会了熟练地查阅资料、整理框架、按逻辑顺序编写词条、查漏补缺……
倔犟90后
百度百科中不乏中学生参与编辑的词条,大多是“飞轮海”、“郭敬明”或者“su?鄄per-junior”之类的,可点开“老哈跑江湖”的ID资料,满眼都是“伏羲”、“日食”和“东方朔”这样的词条。
林浩澜对自己的评价是“倔犟的人”: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坚持,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在百科编词条是无偿劳动,可每个词条林浩澜都要从头到尾反复修改斟酌,直到满意为止。
“我编的很多词条都超过了自己的知识范围,其实这不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事,但需要耐得住枯燥繁琐去查对资料、逐字逐句地修改。”林浩澜解释,“在这个过程中,能学习能提高,虽然拿不到钱,但看见自己的词条能帮到网友,也很开心。”
出生于1996年的林浩澜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这一代孩子往往被打上各种各样的贬义标签,“不学无术”“幼稚”“网游狂”……林浩澜可不接受这些定义,“我在编辑词条的过程中,和各行各业的高人交了朋友,学到很多东西。相比之下,那些所谓的刺激的网游,千篇一律打怪、练级的游戏太没意思了。”
“网络当然是好东西,就看你怎么用。”林浩澜貌似很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很难想象,一位14岁的孩子已经在为当今最大的中文百科贡献内容。这正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带来的好处———它全方位欣赏你的倔犟,在百科的逻辑中,相信网民、相信总有一个词条是你所擅长的、相信集体的智慧,已经根深蒂固。
对于这样一个沉迷网络的孩子,林浩澜的父母除了时不时地提醒他注意保护视力外,就是偷着乐了。
小蝌蚪与大江湖
2008年6月,林浩澜编辑的词条“保险合同变更”被百度百科评选为“优质词条”———在广大百科用户心中,“优质”二字几乎是诺贝尔级别的褒奖。这也让林浩澜激动了整整一天:“看见编排得整整齐齐的文字出现在百度百科的页面上,还带着‘优质’的logo,就会觉得自己简直像个陆军统帅一样!”
不久,林浩澜正式加入了百度百科的精英团体:百度蝌蚪团。大名鼎鼎的蝌蚪团,就像NBA的名人堂、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一样,是精英聚集之地。在百度数以万计的用户中,只有四十余人有资格加入这个团体,林浩澜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的“老哈”沉稳低调,一提蝌蚪团就谦虚:“其实没有那么厉害,一开始蝌蚪团的门槛还是比较低的,我的贡献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大。”
2010年初,百度蝌蚪团应邀参与湖南卫视当红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的录制。“老哈”作为蝌蚪团中的“传奇”人物,自然也随团来到了长沙。
最终林浩澜还是因为准备不足,在这次的长沙之行里没能按照原计划上台发言,只是坐在后面当了一把“人肉背景”,不过“老哈”心态很好:“没关系,开开眼界也好啊!”节目播出后,有眼尖的网友发现了这个可爱的小孩,充满疑惑地发帖询问:“咦,百度有这么小的员工吗?”“不小了,马上升初三了。”“老哈”又开始玩深沉。
面临越来越重的功课压力,这条从百度百科里游出来的“小蝌蚪”已经学会了沉稳和责任,正充满自信地游向自己的广阔“江湖”。
今天,我们来讲科学家爱迪生的故事。电灯、电影,都是他发明的,他是美国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他是个...
意大利《机会》杂志创刊时,经主编策划,决定抓机会邀请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撰写发刊词。这一高招立即得到杂志社同仁赞同当今世界还
毛泽东烟龄长,烟瘾大。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访问中国时,曾告诉毛泽东说:苏联的医学专
18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14岁的少年罗伯特戈达德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是能有一种机器把人带到外星就好了!他这么一想,
林肯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具幽默感的一位。早在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林肯很
德国科学家巴特劳特是一个爱较真儿的人,他也特别喜欢中国清代文人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他想不通,为什么莲会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判委员会交
麦德卢是17世纪中叶意大利著名画家,他年轻时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只是在威尼斯的一家画廊里做仿造世界名画的画师。麦德卢虽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长相丑陋,但他从不忌讳这一点,相反,他常常诙谐地拿自己的长相开玩笑。在竞选总统时,他的对手攻击他两
朱德元帅,1886年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年劳碌仅能糊口。朱德的母亲在朱德
韦唯为什么不知道孩子对父亲的感情在我20年的歌唱生涯中,体育歌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每次演唱体育歌曲我都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
古希腊有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家当时是很崇高的职业,因此有很多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学习。一天,一个年轻人来了,想要学习
在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讲口语的概念,大一走进英语角的时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见一位美女,很想和她说两句话。但是好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 ),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翻开人类历史,可以发现,在科学技术史上有过
并不很久的以前,也就在1979年到1980年,课堂在哥伦比亚大学,两个政治科学系大一的新生,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一个是来自
有一次,喜剧大师卓别林来到英国首都伦敦。消息传出后。不到3天时间。他竟收到了超过7万封信。卓别林找来6个打字员,经过几
1781年,斯蒂芬逊出生于英格兰北部一个叫华勒姆的村庄。父亲是煤矿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两人都不识字。 斯蒂芬逊和他的父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在同龄的孩子中,他常常因为衣着寒酸而招人耻笑。在十六岁生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他希望父亲能给自己买
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在昆明甬道街72号开了一家成春堂药店。 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在药店的楼上,原名紫艺。不久,父亲死了,
陈翔是2010年快乐男生全国第五名,但他是我心目中唯一的冠军。他不仅拥有一张酷似韩国美男李俊基的清秀脸庞,还有一副好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