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还努力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by 林茜茜
作为一个毕业几年的人,来分享一下当离开学校之后,努力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我之前在几家所谓的大公司担任产品经理。还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我拿到的 offer 薪酬是7500元,当时特别激动,因为之前上学的时候我家里管的严,一个月生活费只有800块,我那时候还天真的想,是不是每个月能存下6700块了。
开始上班之后发现,身边的女孩子谈论的都是名牌包包和护肤品,她们会问你用的是什么牌子的眼霜。当我和同事一起去逛街,她买了一条一千多的裙子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突然也想要拥有一件那么贵的裙子。为了能融入她们,就要和她们有着一样的消费观。那个时候没有记账的习惯,真的想不起来钱都花哪了,我只知道每个月的工资一分钱都剩不下来,甚至还欠着信用卡。
当习惯了这种高消费的生活之后,就会依赖这种生活。那个时候我上班是不敢请假的,因为请假要扣考勤费,扣了之后我怕就还不上信用卡了。
这样的生活过去了一年多,有一天逛豆瓣的时候,看到有人说《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特别好,我记得我也读过,但不记得是什么内容了,就去翻一下。结果翻了几页之后,当时有种惊醒的感觉,我发现上面描述的就是我那时的生活,为了钱而工作,得到报酬后,贪婪的买回来一堆没用的东西,形成了一种模式:起床-上班-付账单-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书里面说,
为了跳出这种恶性循环,首先要转换思维方式,不能为了钱工作,而是让钱为你工作。
但我那时候没有多少资金可以用来理财。书里面又说,
正因为你没钱,就更要去学习。你所拥有的唯一真正的资产就是你的头脑。
于是我手机上最经常打开的 app 从「淘宝」变成了「多看」,我觉得很幸运的是那个时候遇到了许多好书,不夸张的说,我的一些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形成的。
《国富论》这本书让我对社会分工有了重新认识,影响了我的工作观和金钱观。
《精益创业》完全的打破了我对工作流程的固有观念,我还在大公司的时候就开始在团队中用这种工作流程制定产品决策。
《每周工作4小时》让我形成了一种反直觉的工作观和时间观。
那种形成新观念的感觉很奇妙,看待世界的视角都不一样了。把观点写成文章分享出来时,读者也说对他们很有帮助。那时候我觉得学习真是一件太有意思的事儿了,我甚至想要不要后半生都做和学习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于是我跳槽去了一家我认为是教育领域最牛逼的公司,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同事,他业余时间在北京的清华附中做翻转课堂的老师,我去参观过一节课,那节课上他让初二的学生动手编程实现自平衡飞行器。让我特别震撼的是,我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是没有编程这门课的,但那些初中生基本都会编程,而且遇到问题了就特别熟练的先去百度搜索。看着他们敲完代码,屏幕上开始滚动一串串漂亮的数字。就觉得编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受到他们的感染,那时候我也想去学编程。我知道你们想听到的故事情节是我顺利的成了编程大牛,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我尝试过看很厚的编程语法书、找工程师同事教我树莓派,但最后都失败了。那时候编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件事又麻烦又难懂,还是放弃吧。
一晃过去了两年,后来有一天侯爵找到我说,他想做给初学者的编程课。他是学设计出身的、自学编程,所以特别能理解初学者的痛苦。我们俩一拍即合。坦白说我现在掌握的编程知识都是侯爵教我的,魔力教程的每一章、还有实战课程的每一课,都是侯爵先给我讲一遍,我作为零基础学习者告诉他哪里不明白,他再改。我觉得很神奇的是,以前看别的教材和课程看不懂,但是看侯爵的就能看懂。
我还记得有一次,绞尽脑汁在做一道编程题目,当时报了好多错,我一个个排错,最后都独立解决了,程序顺利运行的时候,才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两个小时。那种专注于沉浸在编程里的感觉真的特别棒,可能是接近于心流的体验吧,没有任何杂念,就想把眼前的这件事做好。
我觉得,学编程是对我的价值观的又一次升级。以前我有了什么新点子的时候,总是想着找个程序员帮我实现吧。但是现在,我想做个自己的东西的时候,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来判断大致怎么实现了。
我个人最想做的产品是,一本叫做「什么值得学」的互动式的电子书。很多讲如何学习的书都不能让读者坚持行动,我希望通过技术的方式让读者可以在这本书里面记录下来自己的行动,让他们在看完这本书之后能真正的改变。
现在,我更加接近了那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我不再为了钱而工作,而是为了创造价值而工作。我们还找到了好几个大公司技术背景、stackoverflow上高声望的优秀人才作为讲师团队与我们一起工作,并为他们提供了高薪酬。
我不再被8小时工作制和双休制束缚。我在想工作的时候工作,想休息的时候休息。我发现专心工作2小时,然后再休息半小时看看书,这样效率更高。而且,在工作日出去玩,真的很惬意,避开了人流,一点都不挤。
我的消费观发生了改变。我为节省时间和品质生活付费,比如定期找保洁做家务、约手艺人上门做头发、购买有品质和有设计感的商品。但我不再为了炫耀和谈资而消费。
我不需要看电视、打游戏、逛淘宝来娱乐自己,学习就是我的娱乐方式。我想学习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想学习架子鼓弹奏喜欢的歌、我想学习滑雪直到可以上高级道、我想学习摩托车去环岛骑行、我想考深潜证书然后去水下看珊瑚海……更重要的是,我想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到学习的意义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很多上班族可能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我当时的那种恶性循环的状态,而为了跳出那种状态,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就是花时间投资自己,这是我的亲身体验。
也许只有少数人会选择通过学习来进化自己。如果你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我们是同一类人,你并不孤独。
工作前几年,对自己狠一点 我努力了十年,才让我的老婆不上班 大三时,我已经决定毕业要去上班那个比你成绩差的人,为什么比你先升职?文/Kris1刚入职时,公司组织所有新员工培训。人力资源部的分组很有意思,部门差异当然是分组的主要考虑因素,但还有一个现象...
职场:这9件事你都搞不清你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毕业十年了为什么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包括我自己也面临这样的困劲,是自己不够努力?还是没有靠山?想要年少而居高位,就...
以赚钱为目的的兼职,是最愚蠢的投资文/李尚龙想写这个话题已经很久了,因为一直在忙自己的新电影没有时间,现在终于安静下来动笔了。想写下来,送给还在读大学的各位。2...
提着现实追梦文/刘亚华表弟大学毕业后,找了几份工作都不满意,每次都是做不到一个星期就离了职,半年后,他干脆做了宅男,每天鼓捣电脑,从此不问工作的事,专心啃老。如...
在北京7年,我赚了2551元:一线城市的生活到底有多难文/猫慕1我在北京总共待了7年。2012年我从河北考到北京;2016年毕业,前前后后做了好几份工作;201...
1 周末与一个良久不见的大学同学航子出来叙旧。 几杯酒下肚,两人聊起了结业之后的境遇,航子说,他之前有一段创业失利的经历。 我一听来劲了,之前怎样没听你提起过。...
说两个有关我女儿的事给你听。 美国的教育观念很妙,我女儿在哥大念书的时候,学校居然开了门调酒的课。那时候她才19岁,按法律规定不能喝酒。 没问题!他们上课的...
百度员工离职总结:资质平庸的人如何做一个好员工?文/泰然野狐禅2014年7月4日,我从百度离职了。这是第一次,我不是因为和老板闹翻而离职;这是第一次,我带着晋升...
准时就是迟到文/赵文达在办公室里常常提及到工作中的其中一个理论:准时就是迟到。这句话常令一部分的人不太理解,也经常听到别人说这是什么歪理!但我绝不认同这是不.....
工作两年升为科长,我想告诉你:毁掉你的不是不公平而是你自己文/左小夏2016年11月6日,局里的任免通知发了下来,我被任命为科室副科长,算是给2016年画了一个...
工作了几年的你,是否还有勇气提高你人生的容错率文/夏苏末一月的时候,我的朋友F先生辞职了。跳槽这事儿太常见,无非是从一家公司辗转到另一家,每年我身边总有人辞职有...
到位不越位文/永星在职场里,一些员工总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见识是广博的,便爱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比谁的都好,遇事便自作主张,越级、越位、越权处理工作中...
为什么我的工作不出色?文/王路2008年,我本科毕业,去一家民企上班。上班第一天,领导给我个任务,让我统计数据,汇总成表,一周完成。我估算了下,别说一周,一天就...
有个单身女人刚搬家。她发现隔壁住着一个穷人家,一个寡妇和两个孩子。一天晚上,那个地区突然停电了,女人不得不自己点燃蜡烛。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
做一个无可替代的员工文/刘英团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我们够用心,也够勤恳,却没有被提拔,甚至连赞赏也没得到。我们可能牢骚满腹: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然而,我们却忽...
你不值钱,因为你的时间不值钱文/艾小羊1他姓濮,大家背后叫他小补。在办公室里,他是一个补缺,老板分配不下去的任务或者没人想去的会议,找他。下班后,缺人的饭局聚会...
为什么跳槽加薪会比内部调薪要高?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跳槽往往意味着加薪?如果一个人确有价值,为什么在原来的公司没有在薪水上体现出来?如果没有价值,为什么跳...
工作5年,我的8条职场心经文/涛tao不绝今年27周岁,毕业5年,快28了,眼看就奔30去了,有点焦虑有点惶恐,总结这5年,从三线城市到一线城市,从工厂技术员到...
你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你有雄心,又不乏智慧,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你都可以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
一名大学生在银行工作8年的职场感悟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但我偏就不是很喜欢北方,并无偏见,个性使然,小时候就对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充满神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