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稳根:成功从失败开始 一个家庭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的农家孩子,一家国有企业的处长,一个下海创业屡屡失败的创业者,坚持创业不动摇,终于成就了中国首富。他就是梁稳根! 2011胡润百富榜的发布,标志着三一集团55岁的梁稳根以财富700亿元首次成为“2011年中国首富”。 人们不禁要问:梁稳根是谁?他有着怎样的创业经历及发家史?他是怎样成为中国首富的? 出生贫寒,家里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 梁稳根,1956年出生,湖南省涟源人,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材料学专业,高级工程师,1983年至1986年在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1986年下海创办涟源特种焊接材料厂,是三一重工主要创始人,现任三一集团董事长。 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山村道童村,地处湘西雪峰山余脉的山脚下,属湖南涟源市茅塘镇所辖,梁稳根的祖籍就是这里。多年来,隐没于山坳间的几百农户一直以种植稻、麦、薯类和外出打工为主要生计。 出身寒微的梁稳根,父祖辈均是篾匠,他也干过多年篾匠,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人称“篾老四”。梁稳根家当初是道童村最穷的,甚至连住的土墙屋都不是自己的,“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 梁稳根人生最大的转机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恢复高考时,他考取了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的金属材料系,1983年毕业后进入兵器工业部,1986年下海创办三一重工企业,直至今天成为中国新首富。 在很多人眼里,梁稳根是个谜。从砸掉铁饭碗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一度陷入绝境到成为湖南首富,这位“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个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创造和打破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用奋斗的人生演绎出湖南人的另一种精彩。 下海失败,但不放弃创业梦想 1983年,梁稳根大学毕业后顺利地分配到位于七星街镇的国营企业洪源机械厂。在当时群山起伏的乡村中,大山深处的这家企业是不多的文明的灯火。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第二轮改革的发轫期,各种思潮正在涌动。新来的大学生梁稳根很快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毅然辞去了安安稳稳的工作,怀抱做中国经济试验田的理想开始了自己的艰苦创业。 关于最初的下海故事,梁稳根总会提到贩羊。1986年元旦,他得到消息,市场上一头羊可以赚20多元。于是,梁稳根和其他3位伙伴毅然辞去公职,直奔湘西、常德,甚至贵州这些产羊较多的地方,但等买回了一大批羊才得知,看涨的行情是由于外贸部门取消了一个大合同,过了元旦羊价就会跌。于是,他赶紧收兵,创业尝试以失败告终。 随后做酒,也失败了;再做玻璃纤维,还是失败。 第一桶金,源自焊接材料 几次失败的经历并没有改变梁稳根继续创业的梦想。 通过分析,梁稳根决定开发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料。1986年,梁稳根等4人从亲戚朋友那里凑齐6万元钱,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在一个地下室里,他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实业报国之路。期间,他们通过100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他们的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梁稳根把它寄给辽宁一个工厂,可不久,梁稳根便收到了第一批退货——105铜基焊料的质量不过关。 为确保来之不易的创业结出成果,梁稳根回到母校,请恩师翟登科教授来现场指导。1986年9月,他们终于掘到了第一桶金,收到了第一笔货款——8000元。梁稳根等人欣喜若狂,热泪盈眶,紧紧地抱成一团。 初次告捷,梁稳根没有就此止步。这时候的他开始思索如何走出去。他注意到当时国家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带来的无限商机——“基础建设我们虽然不懂,但基建行业的设备我们还是懂的。”梁稳根毅然决定冲入这个向来只有国有企业敢做的行业——重工制造领域。1989年,梁稳根和伙伴们创建的小厂即实现收入突破1000万元。 1993年对于梁稳根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他不仅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涟源的材料基地改造为“三一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随着市场的扩展,梁稳根又开始研制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建筑机械产品,并将行业里的著名专家请到公司任职或担任顾问。而这个领域面对的将是海外企业的竞争,梁稳根感慨地说:“我们要学习外企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及企业运作和管理模式方面的长处,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也要看到海外企业的弱点,我们只有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扩充自己,才能取得胜利。”当年,三一产值超过亿元大关。这一年是梁稳根个人创业史上的奠基之年,也是今天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奠基之年。 事实证明着他的抉择,从1993年到2003年,三一飞速发展,10年间跃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前列。2003年,梁稳根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 自主创新,创造世界第一的三一泵 矢志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三一重工,主要业务为高新实用技术工程建筑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多年来,梁稳根率领的三一重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中国工程机械赢得了国际声誉。 能够把混凝土源源不断送上摩天大楼工地的混凝土泵最早出现在国外,但是混凝土泵输送高度世界纪录却是由三一创造并保持的。2002年9月,在香港国际金融大楼施工现场,三一混凝土泵将混凝土送上了406米的施工面,比原来由国外老牌企业创造的308米的世界纪录提高了将近100米!2003年9月,在举世瞩目的三峡三期工程工地上,三一新一代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试打成功,使输送三级配混凝土成为现实,填补了国内外工程机械领域的又一项空白。 在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施工现场、京珠高速公路、阿联酋迪拜塔等国内外大型工程中都可以看见三一产品的身影。1998年4月,三一拖泵在深圳赛格广场创当时钢框结构建筑垂直泵送混凝土300。8米的世界纪录,赢得了“中国泵王”的美誉。 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优秀的售后服务两把利刃,凭借产品性价比上的绝对优势,系统、规范的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三一重工迅速抢滩国际市场。迄今为止,公司出口业务已经拓展到土耳其、台湾、澳门、东欧、非洲、东南亚、南亚、中东、俄罗斯、南美等国家和地区。三一的出口业务蒸蒸日上,不仅树立了中国民族工业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报效祖国,国家之责大于企业之利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高票获得通过,并由此成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永久地被载入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史册。 此次成功,正是三一文化精髓的最佳诠释:“国家之责大于公司之利”,以及三一创业者们一句朴实的话语——“心存感激,产业报国”。 然而,三一股改曾一度让梁稳根遭遇巨大压力。2005年5月9日,当决策部门正式宣布三一重工成为首批四家股权分置试点企业后,梁稳根对这次改革的看法核心有两点:一是解决经营动力问题,二是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他说,这次改革,相当于当年的农村改革,主要是为解决积极性问题,农村改革是解决农民种田积极性问题,成功了,今天的股权分置改革也是要解决积极性问题,解决大股东和经营层的积极性,实际上也是解决他们“种田”的积极性。 他曾打了个“大猪小猪”比喻——大猪和小猪关在猪圈里,饲料挂在墙上,大小猪都吃不到;如果大猪不把饲料拱下来,大猪没吃的,小猪肯定也没有,改革后的制度安排就是要解决“大猪”拱食的动力问题。 没想到此比喻一出,就遭到媒体和投资者的质疑。但事实证明,这一比方是恰当的,三一重工股改不但成功了,而且为后来股改的企业提供了范本,收到了“企业一小步、证券市场一大步”的效果。 2005年5月24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提高对价——每10股赠送3。5股并补偿8元。梁稳根表示:“国家之责大于企业之利。相对于推动整个资本市场改革的进步而言,企业自身利益的得失微不足道。” 这一方案最终获得各方的认同。正是在强烈的历史与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三一重工才能成功破解中国股市“头号难题”。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因此获得了2005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奖。评委会的评语是:他花了19年时间,把创业梦想耕耘成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2005年,他第一家推出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他以产业报国的成功向我们印证——穷则变,变则通。 感恩社会,“绳索情结”伴随一生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茅塘的山水给了梁稳根创业时的大智大勇,也给了他对母亲,对社会的仁爱和慈善。童年时,母亲曾给了他这样一段回忆:“记得还是在我年少的时候,也正当我妈妈体弱的时候,妈妈和我经常一起到井里去抬水。抬水时,妈妈总是把水桶的绳索靠在她那一边,她总是让我抬得很轻很轻。”这条扁担上的绳索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为他今后的坚忍不拔打下了深刻的烙 “子爱利亲谓之孝,万德孝为先。”他对社会感恩也是从对父母的仁孝开始。梁稳根曾说过:“如果没有母亲,就没有我的事业,如果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爱的无限感恩,才有了他后来产业报国的远大抱负,才有了他不计得失的企业家胸怀,才有了他在创造财富之后回馈社会的毅然决心。 搜狐网的一项企业慈善公益调查表明,国内登记在册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5%以上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捐赠。(名人名言 www.23lz.com)然而截至2004年,三一已累计安排了下岗职工3000余人再就业;在10多所院校设立了奖学助学基金;在家乡捐资500万元成立三一柳元道童教育发展基金会,并向全国第五届城运会赞助800万元…… 回报社会有多种方式,责任感的表达更是多种多样。梁稳根深知:装备制造业是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不可能进口一个现代化。对三一人而言,这种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更应体现在用自己卓尔不群的产品品质回报社会。 肩负重任,实现人生的华丽跨越 先哲曾说: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人到了50岁,从过去人生所经历的种种过程,也慢慢领悟了上天所赋予的使命。而对于即将步入天命之年的梁稳根来说,50岁,或许他被赋予的使命还未完成。 从权威渠道获悉,梁稳根已作为十八大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的候选人,接受组织部门的考察,其候选人资格是由全国工商联提名。 2011年9月26日,长沙市委组织部人士表示:“梁稳根只是作为十八大中央候补委员人选走完了组织考察程序,进一步的结果还要看上级组织部门的指示”。 中央委员会是中共最高决策层,此前除高级党政官员,只有少数央企或地方国企老总中的佼佼者才有资格入选。 梁稳根2004年入党,2007年成为中共十七大代表,此前他还曾担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如果梁稳根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他将成为中央委员会首个民营企业家委员。 不过,企业界出身的中央候补委员,并不要求卸任商业职务,也不一定要担任党委或者行政实职,这就意味着梁可以在履行中央候补委员职责的同时,继续掌舵三一重工。 梁稳根能成为高层部门的考察对象,除了他在三一集团的巨大贡献外,也与其做人低调和他本人体现出的从政禀赋有关。事实上,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和荣誉的一次简单提升,更代表了整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地位之变。 学界人士认为,此举象征意义更大于政治意义。 我们衷心地祝愿他!我们热切地期盼他!
20岁才能看懂电影,38岁才拍第一部商业电影,45岁才对父亲说:我找到职业了!50岁还经常为不知如何拍戏而哭泣。2013年2月,59岁的华人导演李安,凭《少年派...
金大中:苦难里的最坏打算金大中的一生经历非常坎坷,他曾5次被捕,5次面临死亡威胁,先后遭受政治迫害长达40年之久。直到73岁,金大中再次参加竞选,终于战胜了年富...
冯仑:当你觉得很牛逼的时候,其实别人都在看你笑话文/李天波同样是为了妞,我看到华人中不同的例子。香港一位大老板,小女儿出生,花4亿多港币买了一块以女儿名字命名的...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同志不幸被奉系军阀逮捕。在狱中,他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为了掩护一同被捕的青年...
法拉第.不为追求荣誉而工作 法拉第在电化学方面有杰出贡献,得到欧美各国赠给他的荣誉头衔达九十四个,各国帝王还纷纷颁发奖金给他,真可谓上马金,下马银。然而法拉第却...
话说某日,鲁迅走进理发店。店伙计上下一瞥,心里嘀咕着:这家伙,不修边幅,胡子拉碴,肯定不是有钱的主儿。于是,他就三下五除二打发了鲁迅。鲁迅非但没有生气,而且还随...
史玉柱:创造500亿的财富指南在开发《征途》时,史玉柱问大家:为什么打怪一定要如此枯燥,折磨人?开发人员回答:所有游戏都是这样。可史玉柱发现玩家对此并不喜欢,叫...
郑成功四抗父命-德育名人小故事 民族英雄郑成功四抗父母不肯投降的趣事广为人知。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南明之时,朝廷兵权操纵在他手里,清廷以闽粤总...
颜躅.安步当车-德育名人小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个隐士名叫颜躅,他颇有才能,不愿从政,甘愿过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时间长了,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齐宣王为...
一见钟情 1946年秋,20岁的李政道进入芝加哥大学后,暗下决心,不在学术上取得成就,不会过早地恋爱、结婚。 李政道入学后,由于他有双份奖学金,便买了一辆二手小...
崔万志:从残疾人到千万富翁,他不抱怨,靠自己文/清如【人物名片】崔万志,蝶恋服饰、雀之恋旗袍CEO。正常人创业都是九死一生,困难重重,那一个残疾人呢?必定是难如...
李敖大师的犀利是出名的,善于找证据、乐于打官司也是举世皆知。很多人都怕李敖,因为一旦惹了他,绝无好果子吃。 近来,热播的谍战剧《黎明之前》不小心走火,竟然惹到了...
玖龙纸业张茵:靠收废纸赚到365亿身家,她的成功源于专注文/清如【人物名片】张茵,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中国第一位女首富,投身于废纸回收行业33年,历经...
永远执着的美丽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尽管71岁的他,依然显得精干,活力充沛,不乏睿智和幽默。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他以自己不懈...
好未来张邦鑫:超越俞敏洪!他刚刚30岁却已手握288亿文/清如【人物名片】张邦鑫,好未来董事长兼CEO。2003年,学而思还是一个仅有12平米的培训机构,张邦鑫...
高光时刻 2001年8月28日:大运会首夺金牌 2002年7月:打破亚洲纪录 2002年10月9日:首夺亚运会金牌 2003年3月16日:破亚洲室内纪录 201...
郑板桥辞官后,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不得不靠卖书画为生。鉴于郑板桥的名气,社会上各类求板桥作画的人是络绎不绝。可郑板桥的画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富...
那些高考落榜的名人们,如何逆袭人生?其实,一次成绩甚至几年的求学经历,并不足以决定人生。看看名人们的高考故事吧,或许能获取新的能量!一、影视界:汤唯:落榜后的三...
选贤任能一定要坚持正直原则。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变了齐国的落后面貌,富国强兵,齐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由此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过对于怎样选拔人...
有一天,齐白石的家人看到齐老呆在画室里一直没出来,心里很是担心,齐老毕竟85岁高龄了。按照以往的习惯,齐老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今天怎么在画室里闷了那么久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