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从“校园CEO”到“最年轻富翁” “脸谱”(Facebook)申请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硅谷领军者,Facebook在投资人眼中的火爆程度,让人不禁想起五年前的谷歌(Google),其上市必将成为近十年来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Facebook的上市让其创始人扎克伯格再次成为焦点。他一头棕色卷发、蓝色眼睛、总以运动装扮示人,他被朋友描述为“机器人”,他自嘲说不管是在公众前还是与朋友一起“都是一样奇怪的人”。这位年仅27岁的哈佛辍学生如何在短短八年间创造了Facebook神话?这家八岁的传奇公司未来之路如何走? 硅谷规模最大IPO 2012年2月2日,Facebook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IPO申请,公司估值介于750亿至1000亿美元,首次公开发行规模预计为50亿美元。尽管Facebook的融资额比此前市场分析人士的预期少了一半,但这并不阻碍其成为迄今美国互联网企业最大规模的上市交易之一。 Facebook在招股书中披露,其2011年营收为37.1亿美元。2011年Facebook收入规模为37亿美元,运营利润为17.5亿美元,净利润10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这位27岁的创始人拥有5.338亿股Facebook股票,持股比例为28.4%。按照100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他的财富达到284亿美元,在《福布斯》杂志,可排名第九。超越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后二者的谷歌股票价值均为150亿美元。 根据雅虎公司的估计,到2015年Facebook在美国的注册用户会达到5250万,有60%的学生和年轻人都会使用该网站,远远高于2005年的8%及去年的18%。雅虎预计,到2015年,Facebook营收有望达18.6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广告,网站的广告收入可能会达到10亿美元之巨。 上市只为兑现“承诺”? MarketWatch专栏作家辛奈尔(JohnShinal)近日撰文指出,Facebook已从私募投资者那里得到了23亿美元,现在以及未来相当时间之内根本不需要更多的钱。那么这家不差钱的公司为什么要申请IPO? 扎克伯格曾表示,若上市都是为了让风险投资者和员工得到回馈。他在致新股东的公开信中也再次提到,上市是“向员工和投资者兑现承诺”。 随着Facebook的成功IPO,该公司将诞生一千多名百万富翁。据悉,在2009年时,Facebook曾授予工程师15年期期权,可以6美元价格购买6。5万股公司股票,2010年Facebook实施拆股计划后,这批工程师的期权规模达到了32。5万股,持股价值都将超过百万美元。有业内人士推测,保守估计将会有超过1000人获益。 《福布斯》估计,Facebook股价将轻松突破100美元,其中员工将通过行使期权买入1.38亿股Facebook股票,均价仅为0.83美元。138亿美元均摊至3100名员工身上,平均每人获益超过400万美元。 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风投公司AccelPartners的老板也将因持股获得巨大收益,这家公司2005年向Facebook投资1270万美元,当时Facebook估值约为1亿美元。目前Accel Partners是Facebook最大的外部投资者,拥有约10%的股份。尽管Accel曾卖掉了在Face-book的一小部分持股,但根据估算,剔除股权稀释和其他因素考虑之后,该公司的持股价值最高仍然可达90亿美元。 Accel也并不是唯一的机构赢家。俄罗斯投资公司DST和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塞尔也收获颇丰,他曾是Facebook首位投资人,出资50万美元。此外,Greylock Partners、Meritech CapitalPartners和Elevation Partners也是Facebook投资者,都持有不同大小的股权。 华人首富李嘉诚也将在FacebookIPO中进账。资料显示,李曾于2007年至2008年约以1。2亿美元买入Facebook公司约0.8%的股份。有观点称,以750亿至1000亿美元市值推算,Facebook上市后李嘉诚股权账面值会暴升近7倍,达62亿港元。 对于Facebook寻求上市的原因,也有人道出其他原因。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其新浪微博中分析称,美国现行证券法规要求,任何美国公司只要资产大于1亿美元、且股东人数超过500人,就需要向SEC披露相关信息,近年来科技型公司通常都会向公司员工派发股份或者认股权,很容易在没有上市之前就已经达到设定的股东人数,Facebook预期最迟今年4月就会达到。 互联网承载梦想 2010年,电影《社交网络》令他少年得志的事迹风靡全球。影片根据本·麦兹里奇(BenMezrich)的小说《意外的亿万富翁:Facebook的创立,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改编,讲述了Facebook的创建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发家史。 扎克伯格的经历与比尔盖茨的确有几分相似,也因此被称为“盖茨第二”,然而对于这个绰号,扎克伯格似乎并不喜欢。他曾说过,“对于前辈比尔·盖茨,我个人相当尊敬,他也是IT业界的成功典范。如果外界非要给我加上‘盖茨第二’的帽子,这是你们的一厢情愿。我为什么要成为比尔·盖茨呢?微软靠的是Windows和Office发家,承载我梦想的是互联网。” 扎克伯格在上市“公开信”中这样说道,Facebook的创建目的并非成为一家公司,是为了践行一种社会使命,让世界更加开放,联系更加紧密。在这一点上,他显然是成功的。 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年仅26岁的马克·扎克伯格为该杂志2010年年度人物,并称之所以作此决定,是因为“他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任务:将全球5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交关系”。《时代》周刊认为,如果将Facebook联系起来的5亿人聚集在一起,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相当于世界第三大国。 Facebook的招股书中表示,“根据行业数据,全球目前有超过20亿网民,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人全部联系起来。” 少年成名 扎克伯格1984年5月14日出生在纽约州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牙医,母亲是心理医生。10岁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上面。11岁时,父母专门为他请了软件开发的家教,每周上课一次,家教称他为“神童”。之后不久,扎克伯格开始在家附近的大学旁听计算机研究生课程。据他的父亲回忆,第一次送他去上课时,教授指着小扎克伯格说“你不能带着他来上课”,父亲则说他就是学生。 扎克伯格天生有种创造简单易用软件的能力。12岁时,他为父亲的诊所编制了名为“Zuck Net”的软件,让诊所和家之间实现了在线即时通信。一年之后,风靡全美的美国在线(AOL)问世,其原理和思路与Zuck Net大同小异。 高中时代,他与朋友一起编写了能记录听众收听习惯的音乐播放软件Synapse,AOL和微软表示希望购买这个软件并高薪雇佣扎克伯格,但是扎克伯格都拒绝了,并于2002年秋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计算机和心理学。 哈佛宿舍里的“突发奇想” 在哈佛时代,扎克伯格创业项目的最初设计,是想帮助哈佛在校学生根据别人的选课来确定自己的课程表。只要用户在网页上点击一门课程,就能发现谁在报名选学这门课;点击一个注册的学生姓名,就能看到他选择了哪些课程。 不过,扎克伯格和他的朋友们很快发现,这个系统的使用者并不是都乖乖地用它来选课,反而是更希望通过这个选课系统知道邻桌的美女同学这学期都选了哪些课,然后自己再选择相同的课,以便有机会与美女搭讪。但这反而激发了扎克伯格的灵感:既然大家如此热衷于交友,为何不建立一个网站,让大家认识周围的同学? 在与同校高年级学生共同开发了“哈佛连线”(Harvard Connections)之后,扎克伯格转而开发自己的网站,于是最初的Facebook问世了。 意想不到的是,网站刚一开通就大为轰动,几周之内,哈佛一半以上的大学部学生都注册会员,主动提供他们其个人资料,如姓名、住址、兴趣爱好和照片等。学生们利用这个免费平台掌握朋友的最新动态、和朋友聊天、搜寻新朋友。 2004年1月,扎克伯格在网上向域名公司支付了35美元,注册了名为The facebook.com网站一年的域名使用权。 到2004年2月底,整个哈佛3/4的在校生都在Facebook注册了账户。随后,注册扩展至所有的常春藤名校,并很快扩展到美国主要的大学校园,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整个北美地区的年轻人都对这个网站饶有兴趣,如今,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校园同样风靡。 和当今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许多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样,如微软的创造者盖茨和苹果的创造者乔布斯,扎克伯格也最终成了一名“大学辍学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被邀请加入,网站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维护,扎克伯格因此离开了哈佛,成为全职创业者,最终,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都可以注册。Facebook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化网络,其影响力也随之被推向最大化。 其功能也日益丰富,从留言板、状态、活动到小组、市场等发布平台再到各类应用程序,涉足移动服务终端,还一度力推团购。2010年7月22日,Facebook宣布注册用户数超过5亿,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 “隐私”质疑阴影随行 随着Facebook迅猛发展,问题接踵而至,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有关用户隐私引发的争议。 对于许多人而言,Facebook的隐私设置晦涩难懂、总在变化,并且正以越来越多的方式曝光人们越来越多的信息,这也引起了众多用户的不满。 2009年2月,Facebook宣布,不再允许用户随时删除已上传的内容,并在用户终止账户后,Facebook还有权获得该账户信息。这在全美及世界范围内引起用户抗议,Facebook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两项条款。2010年5月,Facebook出现安全漏洞,用户私人聊天信息大规模泄露,更引发人们对互联网隐私保护的担忧。 扎克伯格承认,Facebook最大的问题是在不断引入新功能、完善隐私保护的同时,却没有使这两者更易操作。 媒体曾曝光了Facebook成名伊始扎克伯格的几段聊天记录,后由他本人证实:“如果你需要哈佛任何人的资料,尽管问我,我有4000多个邮件、图片、地址。”“都是人们提交到网站上来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就是‘相信我’。一群白痴。” 2010年接受《纽约客》采访时,扎克伯格说自己“极度后悔”上述言论:“如果你要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线上服务,并且希望人们都信赖它,你就必须变得成熟。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并且得到了许多教训。” 虽然如此,如何保护用户隐私至今依然是Facebook引人质疑的焦点质疑。Market Watch专栏作家辛奈尔在Facebook申请IPO后撰文指出,目前,对于Facebook而言,最现实的和最严峻的挑战并非是来自中国或俄罗斯的遥远的竞争对手,也不是来自谷歌的新社交网站。掌握着足以让Facebook高速列车出轨的力量的,恰恰是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和公司的管理团队本身,如果他们继续在隐私问题上引发用户的不快、导致他们逃离,或是他们未能履行自己对广告客户许下的诺言。 年轻的困扰 由猎头公司Korn/Ferry International为《华尔街日报》进行的研究显示,一旦Facebook成功IPO,扎克伯格将成为“财富1000”企业中最年轻的CEO。 一旦FacebookIPO,股东关注的焦点将是扎克伯格是否成熟。 通常情况下,年轻掌门的优势被认为是有创造性、了解最新技术,但在决策的缜密和应对困难局面的经验方面有所欠缺。管理专家维维克?瓦德华(Vivek Wadhwa)最近在一篇论文中说,硅谷青睐年轻人有助于解释最近风险投资行业回报不佳的问题。他在对逾500家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员工超过5人的科技和工程公司进行研究出得出了这一结论。 瓦德华表示,成功企业创始人的平均年龄是39岁,创始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创始人年龄在25岁以下的企业的两倍。他的结论是,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的是,经验比年轻更重要,“年龄提供了明显的优势”。 与扎克伯格工作关系密切的Facebook主管詹姆士·布雷耶(JamesW.Breyer)表示,年龄不重要,“重要的是技术、热情、强烈的好奇心、超高的智商”。 在Facebook的早期阶段,扎克伯格的年轻更有吸引力。用户对Facebook2006年推出的News Feed功能时,扎克伯格在公司官方博客中的反应被认为是高傲的。扎克伯格之后汲取了这一教训,向用户道歉,并保证将尊重用户的隐私。扎克伯格的成长还体现在着装上。去年4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Facebook公司总部时,他换上相对正式的布鲁克斯跑鞋,穿着外套,并打上领带。早期,他还请别人将自己介绍给包括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和微软前CEO比尔·盖茨在内的前辈,咨询有关管理企业的问题。 去年10月份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从过去8年管理Facebook中获得的最重要的经验是如何管理团队和激励员工,“我们已经解决哪类员工能完成哪类工作的问题,我们的员工从50人增长到100人时,我在这些方面没有任何经验。” 风险依然不少 据路透社报道,其法律数据机构Westlaw的数据显示,2011年,Facebook共接到22宗专利侵权诉讼,这一数值比2010年翻了一番。据称,2010年前,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团购网站Groupon以及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没有遭遇一起诉讼,但去年,这三家公司上市后,法律诉讼猛增。Facebook所面临的专利案件,可能比其他公司都要多。 绝大对数针对互联网公司的专利诉讼并不是其业务竞争对手发起,而是拥有专利组合的“掠食者”提起,试图以此从中赚取授权费用。这种法律威胁,常常迫使公司为使用专利技术而支付授权费用。 美国圣克拉拉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林·齐恩表示,随着这些公司进行IPO,意味着将接受华尔街高规格的审查,这使得专利“掠食者”认为它们会更容易同这些公司达成协议,巧取豪夺。 美国投资银行和知识产权专家罗恩·劳瑞表示:“在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申请文件后,专利诉讼成为其最脆弱的方面。你只知道,当你递交S-1文件后,法院传票将会滚滚而至。” Facebook的上市将是近十年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但反观美国在线和谷歌的发展轨迹和境遇,如何保持创业精神、坚持创新是脸谱未来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一些业内分析人士也指出,广告收入是脸谱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市场报告显示,脸谱的广告量虽然在平稳增长,但用户对广告的点击率等指数仍较低。此外,脸谱目前有12%的收入来自Zynga公司的社交游戏,这种依赖性及Zynga要逐渐摆脱脸谱的可能性都让投资人担心。 市场分析人士乔舒亚·布朗在其博客中认为,与微软、苹果和谷歌等公司不同的是,脸谱可能是第一家在上市之前就已经到达发展巅峰的高技术巨头。随着人们对社交游戏等的厌倦,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使用脸谱,上市可能对这家刚满八岁的公司是个诅咒。 社交网站开心网CEO程炳皓表示,虽然从营收规模上看,Facebook与谷歌379亿美元的体量比并不具备太大优势,但其建立的社交网络的商业价值和增长潜力却得到了广泛认可:基于用户关系、分享机制的社交网络,无论是在挖掘个人行为数据,还是延伸商务交易、在线应用上,还有太多有所作为的空间。
爱因斯坦.反法西斯的战斗励志故事 爱因斯坦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希望人类得到永久和平。 他一生中发表了很多反对法西斯战争、声援各国人民正义...
彼尔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个十二年级的中学生。十二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三。他是学校和社会公认的一个优秀学生,学习好,热心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几年来一直坚持义务为学...
赶集网杨浩涌:学他者生像他者死2005年前后创业的一批互联网公司,能挺到现在还活着的,基本上都已小有所成,杨浩涌创立的赶集网即在其中。杨浩涌,1974年生,狮子...
从1950年起,22岁的李嘉诚开始在商场上创业发展,一步步地由塑料花大王走向了地产大王,成了世界华人的首富。 有记者采访李嘉诚:大家都很好奇,您在半个多世纪的漫...
励志人物:成功者们的童年生活1、巴菲特股神巴菲特:5岁开始做生意,11岁开始炒股沃伦巴菲特1930年出生在美国西部一个叫做奥马哈的小城。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家里最...
马云的江湖文/郑峻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我还没到那个境界。48...
曹国伟:除了自己没有对手西方有一句谚语:若想创造一个世界,必先毁灭一个世界。你很难判断这句话是赞美,还是批评,尤其是当人们用它来评价新浪CEO曹国伟时。这个在新...
我就是一个女孩,从来就没有完成向女人的转变。我洒脱来去,不问江湖,让暴风雨来得再猛烈些吧! 2012年6月14日,《画皮2》在成都首映。而在此之前,《画皮2》已...
感动中国刘盛兰事迹【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获奖名片】:崇仁厚德【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
阿里最大股东、日本首富孙正义的12条成功孙正义1978年,主修经济的孙正义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1年创建软银集团,美国《商业周刊》杂志把孙正义称为...
少年无赖成豪杰 不爱读书也不爱劳动 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刘邦依然我...
阿里CEO张勇:马云接班人,凭什么执掌4千亿美金公司?文/清如【人物名片】张勇,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近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单季营...
周杰伦:从侍应生到乐坛巨星如果你从事教育工作,你可以不喜欢周杰伦,但是你却不能不知道周杰伦。因为你的学生一定都知道他。这个有点沉默、家世平平的歌手,用他的音乐....
台湾枭雄郭台铭发家史鸿海精密于2002年再次击败台积电、广达等龙头人马,蝉联为台湾股市的股王,尽管大陆网友对其并不熟悉,但是提到PS2,戴尔电脑和Intel的主...
袁隆平,会种地的大师他应该是最受广大人民群众推崇的科学家了。当一堆人簇拥着的穿着大棉袄气质白西装的袁隆平钻进那辆黑色别克后,刚才还在维持秩序的黑衣保安开始...
江南春:创业赚20亿,从泡妞开始大约6年前,一个由中国人制造的财富传奇在纽约实现。此人叫江南春,这声清脆的响铃标志着他麾下的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纳斯达...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王。没几个月,公孙无知又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
股神PK:西蒙斯单挑巴菲特在国内股市散户把巴菲特视若神明之时,业内机构却悄悄开始推崇另外一位美国资本市场新股神詹姆斯西蒙斯,以及他所代表的量化投资思想。上周六....
科大讯飞刘庆峰:坚守梦想的语音拓荒者,18年创造出1000亿市值文/清如【人物名片】刘庆峰,科大讯飞董事长。为了实现语音梦想,刘庆峰坚持不懈、一往无前,在语音领...
陈一舟:创业成功三要素2011年5月4日,陈一舟终于站在了纽交所的敲钟台前,这一天他等了太久太久。敲完上市钟后,他花了88美元,在纽约的一家二手商店给自己买了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