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识谱才能唱更多歌 有一本名为《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的书里这样介绍他:在企业家里,他是科学家——他拥有60多项专利,并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称做“一个灵感的启示”;在科学家里,他是企业家——他将一个不到10人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发展成为拥有3000个聪明头脑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被比尔盖茨视为“微软的宝贝”。但张亚勤自己却说:“我的经历不过是在大的背景下,正好踩在了点上,没有恢复高考,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出国求学,也就没有后来的我。” 自认“每一步都踩在了点儿上”的张亚勤的少年时代在今天看来似乎并不是很理想,正值“十年动乱”时期,学校基本不上课。曾被称为“神童”的张亚勤毫无疑问地跳过级,但也留过级——9岁的时候,家里又添了小妹妹,因为无人照顾,母亲只得让他回家照看妹妹。但即便是处于这样不完整的学校教育中,张亚勤还是在12岁的时候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张亚勤把这一切首先归功于他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并在那个特殊时期培养了一生受益的自学能力和坚韧的毅力。 如果学会了识谱,就会唱更多的歌 昏黄的灯光下,一位老人一边做着手里的针线活儿,一边听着年幼的孙儿咿咿呀呀地讲述他看过的故事,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是张亚勤记忆中隽永温馨的一幅图画。 外祖母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识字的女性。她拿着小人书给张亚勤讲故事,《三国》、《西游记》都是张亚勤童年的精神珍馐。刚开始,外祖母只是给他讲,后来开始启发他:“你要是认识字了,就可以读到更多的故事。”那些精彩纷呈的故事激发了张亚勤的求知欲,3岁的张亚勤开始认字了。没过多久,他已经基本认识了小人书上的字,又开始看家里的其他书籍。 这种自主式的学习方法让张亚勤在此后受益无穷,当他留学美国的时候,进入到高度自主化的美国教育体系中,他几乎没有任何不适就迅速脱颖而出。 母亲是张亚勤另一位感念不已的启蒙老师——她不仅是一位知识女性,而且还是一位坚强、豁达的母亲。 张亚勤在一篇题为《放飞的爱》的文章中回忆了和母亲的点滴往事。 他说:“从小我就喜欢读书,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这同母亲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她常说:‘学习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要用愉快的心态去对待,要学会去享受学习中的快乐。’所以母亲常用讲故事、说儿歌等一些有趣的方式来提高我的学习兴趣。” 母亲是老师,每天晚上母亲备课的时候,张亚勤就在旁边看书或写作业,遇到问题就等母亲备好课再问。母亲不会给他施加过多的压力,但要求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前作好准备,一旦开始学习就必须迅速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不允许边学边玩。母亲把培养自学能力比喻为唱歌,“教一首歌学生只会唱一首歌,但如果学会了识谱,学生就会唱很多歌。” 多年以后,张亚勤回首往事说:“虽然这些道理谁都懂,但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自学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和坚持过程。不是谁都能像母亲那样认认真真地去坚持做,最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之所以能用6年的时间完成小学及中学的课程,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就是这样一路学过来的,而且还让我在此后的学习、科研和诸多工作中受益匪浅。”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无论学业和职场,张亚勤总让人感觉他能够轻轻松松做到“最好”。他23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初涉职场,3个月后就给老板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报告,而老板居然要求:“你能不能放慢点速度?因为你的工作效率已经让其他人觉得太有压力了。”而在大学生心目中,张亚勤更是一位“神话”似的人物。 但张亚勤并不希望这种“天才”的说法误导大家,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智商只占20%,情商占50%,心态(也可以说逆商,美文缩写AQ)占20%,运气占10%。绝大多数人智商的差别都不大,关键是怎样用好自己的聪明才智。身处这个时代的大学生面对不断加剧的就业压力,也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机会,他希望学生不仅要拥有对未知的好奇心,不断探索的激情,更要打好基础,并培养自己坚韧的品格。 张亚勤小学毕业的时候仅9岁,很多人都知道太原出了个“神童”,甚至有学校请他去介绍经验。而张亚勤与大家分享的秘密武器就是“求知欲”,喜欢刨根问底,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搞个清楚。下课了会追着老师问,如果老师已经回家了,追到老师家里也要去问个清楚。 有一次他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看见一本三角函数的参考资料,这在当时是高中课程的内容。他向老师提出借回家看看。一个星期以后,他来还书,他不仅看了,还把里面的习题都做了一遍。教研室的老师都惊讶了,有些难以置信,于是又出了几道题考他,没想到他全都做出来了。 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推动着张亚勤只要是找得到的书就会去看,去学。后来在参加高考时,有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但恰巧几天前刚刚做过。(励志名言 www.23lz.com)“如果不是因为我看到过,我可能做不出来。”张亚勤把这归结为运气。可是,如果不是因为强烈的求知欲使然,即便他曾经看到过,很可能也就因为太难而束之高阁了。 即便比别人聪明,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张亚勤的记忆当中,大多数时候母亲都会用民主的方式和他沟通,尊重他的选择,但有一次母亲动怒了。张亚勤比很多孩子都懂事,但也有大多数孩子爱做梦、朝三暮四的天性。今天喜欢下棋,明天爱上画画,后天又开始拉二胡。但每一次都是虎头蛇尾。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开始拉二胡。母亲突然走过来,把二胡夺过去,并打了他两巴掌。面对委屈哭泣的张亚勤,母亲拿来了他的画笔和画稿:“你不是说要当画家吗?这才几天,你又要当音乐家了?你是平常人家的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多年来,“要有一技之长”这句话常常回荡在张亚勤的心里。 而后来当张亚勤12岁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大家的赞誉下忍不住有些小小的飘飘然时,母亲更是冷静地告诉他:“你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和别人没什么不同。” 独立和宽容并不矛盾 有很多天才似的人物都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除了在某些专业方面超出常人之外,要么自理能力极差,要么性格孤僻偏执难以相处。 张亚勤有这样一段话让人颇受启发:“从小一定要养成独立的能力。独立要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缺少独立,就会形成依赖习惯,没有自主的思考;而过分独立,则可能会导向偏执或自负。” 张亚勤对7岁时的一段经历始终记忆犹新,“经过了那件事以后,我的勇气大大地增强了,无论以后再碰到什么困难,都觉得可以克服。” 幼年的张亚勤经常往返于几个地方,通常都是妈妈把他送上车,亲戚去车站接他。但是7岁那年的夏天,意外发生了,亲戚没有收到母亲的信。他独自坐火车去奶奶家,下了车之后却发现没有人来接他。那个时候没有电话,身上也没有多少钱,再回去也不可能。短暂的大脑空白后,张亚勤决定凭着记忆走到奶奶家去。几十里的山路,又下着雨。他一路走一路问,走了一天才找到奶奶的家。 张亚勤很感激母亲这种“放飞的爱”。母亲从不会把他捧在手心里,许多事都放手让他自己去做。上小学和中学时,凡是家里与外界打交道的事,母亲都尽量交待给他去办。但母亲不是纯粹的放手,交待完任务之后,母亲会问他怎么办?听他讲完之后,母亲会给他一些提醒,补充他的不足。 12岁时他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转粮油关系、买火车票、托运行李,几乎所有的事都是他自己去办。母亲只是远远地看着,并不出面。张亚勤去托运行李的时候,工作人员瞟了他一眼说:“叫大人来,小孩不能办理。”母亲这才走过来说:“让他办吧,我不识字。” 如今身为微软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的张亚勤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还是杰出的管理者。很多和他共事过的人都被他折服,认为他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 张亚勤认为自己的性格、意志和品德就是在母亲的培养和影响下慢慢形成的。他至今记得,在他8岁的时候,和母亲悄悄说邻居的短处,虽然只是一两句无心的话,但母亲却很严厉地批评了他:“要善待别人,人有短处不能揭,人有隐私不能说。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在张亚勤看来,母亲不仅教会了他学习、自立、自信、自强,也教会了他怎样做人,同时也是母亲放飞的爱助他一次次展翅高飞。
爱迪生-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说过: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秘密,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
林书豪:伟大之前,他在睡沙发上周是林书豪凤凰涅磐的七天,在NBA的赛场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更被媒称其将取代姚明。这样一个猛人,在伟大之前,他接二连三被裁,没...
李善友:人生如破茧成蝶我的经历算得上复杂:做了七年的HR,又转做互联网的总编辑,然后转行去创业,现在从创业回学校当教授。所学也复杂,大学学的是数学,后来读MBA...
冯仑:学历、能力、理想观众: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什么是金牌?冯总你觉得呢?冯仑:我觉得理想是王牌,它是价值观。一个人引导你的绝对不是关系,这些都是偶然性。我...
做一头啃草的牛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科学领域,能够和他比肩的,恐怕只有牛顿和达尔文了。然而,...
2008年10月5日,李嘉诚接受香港媒体采访。 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位记者的提问,生怕没有回答清楚。约好了用普通话采访,他就一直用普通话,虽然潮...
凡是看过香港喜剧电影的人,想必对他都不会陌生。当然,他长得不帅,更不能用风流倜傥来形容,而他演的角色一般也都是配角,比如一个赌棍,一个弱智,一个乞丐,一个落魄的...
贺岁档已成为全中华儿女乃至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在《赵氏孤儿》上映前,对贺岁档大片的各种正规非正规的民意调查都有一个共识,大家对导演陈凯歌和这部新作并无多少期...
菲利普·科特勒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教授,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有一次,菲利普·科特勒受邀到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做有关销售方面的演讲。了解到菲利普·科特勒...
强人刘强东:从2万元起家到成为准首富刘强东简历:京东商城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
58同城姚劲波:成功比你想象的慢编者按:这是新新创业达人高校巡讲北京大学站的大讲堂,台上的人叫姚劲波,如果你不知道他那么你一定知道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没错,他就...
费尔巴哈.宁居僻壤不屈膝 -德育名人小故事 1828年,费尔巴哈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到爱尔兰根大学当了讲师。1830年,他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死》一文。这篇反对基督...
乐嘉:沿着现实道路实现理想《非诚勿扰》让他一夜之间名闻天下,但他始终坚称自己并非娱乐圈中人。在所有头衔中,他最看重的是中国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创办人。他说,自己就....
法拉第.不为追求荣誉而工作 法拉第在电化学方面有杰出贡献,得到欧美各国赠给他的荣誉头衔达九十四个,各国帝王还纷纷颁发奖金给他,真可谓上马金,下马银。然而法拉第却...
李安:一个落榜少年的现实漂流文/黄书满李安,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大导演,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再次获得最佳导演奖,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成为颁奖礼上的最大赢...
潘石屹经典语录大全永葆一颗纯洁、仁慈和意气风发的心是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中的个性签名。他曾是甘肃农村的一穷孩子,如今,他已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
王雪红:要成功,就得做最难的事39年前,当台塑大王王永庆把15岁的王雪红送到美国去读中学时,他不会想到,这个当时喜欢音乐的女儿,日后会成为全球科技界的一员悍将。...
张猛:无数个不专业的人成全了我我从来没奢望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个片子,但是不喜欢不代表我们不需要。我希望所有人能挤点时间静下心来,回头看看我们曾经经历的那个时代.....
苦也甘甜,喜迎新生命的芬芳 今年45岁的沙桐先后主持《赛车时代》、《北京2008》、《F1直播》等栏目。不过,与红红火火的事业相比,沙桐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他与...
有一天,齐白石的家人看到齐老呆在画室里一直没出来,心里很是担心,齐老毕竟85岁高龄了。按照以往的习惯,齐老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今天怎么在画室里闷了那么久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