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冲刺中的高三学生:这是你能决定的生活
“一模”的分析已经结束,“二模”的考试还没来临,这一阶段,高三学生的生活,显得相对地平静,有的只是这样一种现象:按照原有的学习节奏或生活规律,学生周而复始地生活着每一天。看似风平浪静的高三生活,实则隐藏着许多暗流,或者生活的内部波涛汹涌。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阶段,如果“事后”来看,高考的奇迹或遗憾,都是这一个阶段酝酿和发酵而成。
在这一个阶段,高三学生或许面临许多的问题,如果单纯从学习或生活来讲,这样的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需要直面面对。直面面对的过程,需要的是高三学生勇气,更需要的则是一种操作程序/化解方法,也许这个来得更加实际一些。根据多年来高考教学管理的经验,试图列举高三学生这一阶段存在的四个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供大家参考。
问题一,部分学生比较放松,或比较紧张,或没有激情,过的是一种没有节奏感的高三生活,成天是疲于应付和机械生活。
我的建议,如果用两个词,一是对付,二是应付,来说明对待高考的态度话,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若是“应付”的话,我们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尽管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考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甚至还认为,“高考不是我的事”,身份也可能发生变化,即为“旁观者”。若就凭这样一种状态,来创造高考奇迹,这本身即说明这是一种“奇迹”。
如果对待高考的态度,是“对付”的话,我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心思,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样的一种局面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这样的精神状态,则是一种主动、积极、乐观和向上的品质,这样的品质比成绩或分数的提高,更来得珍贵和珍惜。
是啊,“应付”和“对付”,只是一字之差,却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高考的冲刺跑中,没有人会停下来等待别人超过,无论是弯道超越,还是直道超越,都需要一种顽强的品质、拼搏的精神、坚韧的意志,也只有这样,机会才会降临在做好各种准备的人身上。
几年前的这个时候,有一位高三学生来找我,咨询高考的问题,他神情萎靡地向我说了一大堆的问题和困难,以至于他这一个人都要崩溃。我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身高有多少?”他有气无力地、口齿不清地说了一句,我仔细聆听,最终听到了这几个数字,“1米85”。我接着说,根据你目前的坐姿,我看,最多只有1米70。他说,不,1米85。我依然说,最多1米70。这时,他有点着急了,我明明1米85,你却偏偏说只有1米70。
接着,我跟他说,一个人身体上的一种伟岸,比不代表他精神的伟岸。拿破仑虽然个子很矮,但精神却是很高大。人与人的差别,其实是很小的,但就是这很小差别却造成巨大的差异。这很小的差别,即为一个人的心态。一个人身体上的伟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伟岸。
他说,老师,你讲的我懂了,改变人生,从改变心态开始;改变心态,从改变坐姿开始。说得多好啊!这个学生的悟性的确很强。其实,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反映心态。改变心态,从改变行为开始。比如,就拿“走路”这个动作来说吧:抬头挺胸,面带微笑,步伐有力,大步流星……这样的一种走路,正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
问题二,部分学生学习学不下去,似乎感觉头脑里装满知识,知识没有新鲜感,学习没有成就感。
我的建议是,有这样一个案例,这是07年北京与作文相关的一个内容,在一个大瓶子中装一些大石子,很快瓶子就装满了,再也放不下一块大石子了;可是我们发现,如果我们再向瓶子里面放一些小石子,它又可以容纳很多块;接着我们向瓶子里面倒沙子,很可能倒了很多,瓶子仍然没有满;让我们继续,可以向瓶子中倒水,结果发现瓶子又装了很多。同样道理,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表面看起来我们已经装满了,学不下去了,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换一些小石子、沙子和水呢?
其实,还有一种生活常识,就是电脑中如果垃圾信息过多,就会挤占硬盘的空间,导致硬盘的运行速度降低。同样,在高三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当我们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整理,同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励志一生 https://www.yunfei8.cn)首先,是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包括课本、讲义、练习、试卷,分学科进行整理和归纳,再理清哪些是最重要的、最需要的、最有价值的,将这些放在每一个种类的最前面,其他的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就可以舍弃,这样就会更好地释放许多硬盘的空间,为提高硬盘的运行速度提供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当然,若从学习论的角度来讲,第一轮的复习主要侧重于知识点的学习,而第二轮更加倾向于能力的一种提升。对于能力主要表现为思想、方法、规律的一种整理。所以,这一个时候,知识的复习就是不简单满足于一般知识的背诵和记忆,而要采取深度加工,寻找知识的细部特征和深层意义,从学科的一些本源性问题出发,多视角的、多情境的认识学科知识,这样就会更加接近学科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同样,在解决问题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运用一个知识点去解决问题,更多地运用与之相关的知识点/知识群,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好比在现代化作战过程中,单一兵种作战的效果,要远比集团军作战的效果要差得多是一样的道理。另外,如果尝试运用学科的一些思想、观念、规律和方法去解题时,我们又会发现,“小米加步枪”在作战的种种弊端,现代化武器的一种优越性和现代性。
问题三,部分学生经过若干次综合训练,分数总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看看试卷,对的还是对,错的还是错。
我的建议是,高三学生有必要分析,每次综合训练时,失分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很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第二种情况是每一份综合训练题中,总有几道相同题型的试题失分较多,没有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心里没底;第三种情况是在前一阶段学习中,主要着眼于知识点的复习,没有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通常情况下,此时试卷中经常失分的题目,在确定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就可以跟它轻轻地挥手,因为,试卷上的题目并不是为所有的学生准备的,有些学生一定要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那么,试卷的所有题目,这些学生都应该是认真对待的;还有些学生要考的则是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那么,他们对付的则是75%-85%的题目;当然,还有些学生只需要对待的则是60%-75%的题目。
但问题的关键是,在我们已经确定的百分之几的题目时,如何将这些题目更好的做对,尽可能地提高“转化率”(做的情况与实际得到的分数之比值),所以这个时候的重点,并不是对付那些还不会的问题或题目,而是如何地巩固已经会的确实能够100%地转化为分数。有人曾经说过,如果经常将会做的题目,反复操练,这样会进一步降低智力水平,有可能会出现“熟能生笨”这种现象;同样,经常做的的则是自己不会的、或者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这样,人的自信心将会受到进一步打击。
所以,这个时侯,高三学生对“题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句俗语,有必要来重新认识。跳出题海看题海,可能我们会认识更多。是的,这个时候题目的价值,也许不在于题量的多少,而在于能否从每一个题目中悟出多少。悟的过程,即是反思的过程,也是深度纠错的过程。
何谓深度纠错?通常有以下接个主要步骤:一是,这个题目主要涉及哪些知识点?以及这些这些知识点的能级要求?二是,这道题目的主要解题思路有哪些?三是,在解决这个题目时,常用的解题方法、技巧或思想有哪些?四是,这个题目中在表达时经常出错的地方有哪些?五是,这个题目还可应用在其他哪些题目?六是,这个题目如何与考试说明有效的衔接?等等。一旦当我们将这些问题想通时,深度纠错才能真正地实现。此时,我们对待题目的研究,有可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我们才能不被题目所奴役,真正地作为题目的主人。
问题四,部分学生在进行复习时,总是一本书一本书看,一道题目一道题目想,一张卷子一张卷子翻,唯独看不见用笔。
我的建议是,在高考阅卷的过程中,阅卷教师是“只见试卷不见人”,阅卷教师与高考考生之间连接的桥梁即为“书写”。因此,无论怎样强调“书写”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分。很多考生在高考中跌跟头的地方,就在“书写”方面。作为考生需要理解阅卷教师的心情,那么高的一个气温,每一个阅卷教师又有一个规定的批阅量,所以作为考生,在书写试卷的时侯,不能仅仅考虑自己书写的方便,更应该考虑的是阅卷教师的方便,要将题目的主要要点主动呈现给教师,而不是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书写中寻找答案。
有这样一个常见的现象:一位高考考生,花了半个小时或更多的时间在复习(主要是看书或看讲义),时间过去之后,将课本合上,闭上双眼,请他回忆刚才所看的内容,或者问他看之前和看之后,有哪些新的收获或新的认识,学生一脸的茫然:空白。这种现象不是少数,就其原因,他没有一定的任务驱动,没有激发大脑的思维,只是随便翻翻。随随便便的翻翻,最终只能是无言的结局。所以,这样的复习,与其是浪费时间(当然,也是图个心理安慰)还不如没有。
常见的复习,是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对所要的复习的内容进行“追忆”(搜肠刮肚地一种回忆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意志),写在白纸上,写出来,就证明你已经牢固地掌握,追忆不出来,说明这个知识不存在或这个知识不牢固,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工。之所以强调动笔,这是因为动笔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也是符合考试规律的。
动笔才是思维的真正开始!动笔就是将思维的过程与结果用书面文字、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用学科语言思维,用书面语言表示思维过程与结果就是思维过程,经过发散、深入、分类、划归最终导出现结果。
动笔才能把问题暴露出来。老师讲明白,学生听明白了;老师讲清楚了,学生听清楚了;懂了吗?——懂了!会了吗?——会了!会做了吗?——会做了!一提笔做就错!这就是学生认知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这完全是正常现象,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一方面暴露了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定意义上说有反复才有教育。写一遍的记忆效果大大高于看一遍。“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子”,动笔对于记忆,特别理解记忆有很大帮助。如果要用一个字回答,什么是高考?写!如果要用一个字回答什么是高考考生和阅卷老师的桥梁?字!所以说,动笔,对于现在的高三学生而言,真是太重要了。
四月份的高三生活,只是高中生涯的一个重要片段。高三的生活,尤其是四月份的学习,无需跌宕起伏、汹涌澎湃,也无需随随便便、平平淡淡,不要顾虑太多,该干嘛干嘛,因为,这是你所拥有的时间,这是你能决定的生活。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写给冲刺阶段的高三学生:高考决胜在四月] [高考冲刺阶段高三学生“六项”注意]
高三励志:青春洪荒赐予我们的裳文/杨伏影我不喜欢书上的高三。所谓书上的高三,千篇一律只有一个模式,时间是干燥海绵里的水,拼尽全力才能挤出纳米大小的分子。我们如....
毕业五年后,你会在哪里?我有时候也在问自己:毕业后五年,我会在哪里?毕业后,有人工作,有人继续上学希望看了这篇文章能让给人启迪,所以我希望它能帮到正在迷茫中的你...
以平常心安排高考饮食距离高考还有半个月,考生们进入了最后的冲刺和倒计时阶段。很多父母焦急地守候在身边,希望能够在衣食住行和心理鼓励上为孩子作好后勤服务。于...
高三考生如何处理同学关系?有个老师打电话我:你们班两个学生在上晚自习的时候打起来了。我大吃一惊,忙跑到教室一看,竟是一个一向表现良好的班干部和他的同桌发生了矛....
高考前夕的八大忠告一、考前三天,应该停止复习。其实,考前这三天的复习,不见到得就会增加考试分数,相反,过度的疲劳会使考试状态和能力降低。所以,这些天,可以做任何...
高考励志:平常心态迎高考美国伟大的绳索平衡家瓦伦达生前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所以他一直走得很好,除了最...
致高三毕业生:人生是一场持久战,高考只是其中一页去年今天闷热的让人受不了,不像今天凉快,同学们在网上聚的最全。我们也都焦急的等着12点。接着,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欣...
写给高三同学的第31封:向作业和训练的规范化要分数同学们:我们曾经提出过一个口号,就是向规范化要20分。其实,如果能够实现从不规范到规范真正转变,我们就将有更大...
让高考失利随风飘散高考成绩的公布随之而来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高考失利的考生来说,失望和郁闷是难免的,十几岁的孩子,心理的自我调节和抗压能力通常不如成人,所以...
一篇文章,骂醒了多少个高中生!高三该看,高一高二也该看高考又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阶段,很多同学来抱怨说,越来越没有信心了,不想学了,觉得未来很迷茫?你迷茫什么呀?...
高三励志:轻装上阵赢在心态高考是人生经历的一个驿站,是鉴别自己含金分量的试金石,是人生走向的里程碑,是智慧人生的起跑线,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它让无数学子千头万...
高三励志文章:高三,时间是赞下来的离2011年高考还剩下大约50天的时间了。我们在复习知识的时候总有很多人抱怨:没时间、时间不够了,怎么办之类的感慨。且看下面的...
15大临场方略助你决胜高考高考即将来临,对高三学子来说,高考既是检阅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一次磨练,又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必经之路;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正常发挥,考...
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程序伴随着新春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一个崭新的学期。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因为春天是个播种希望的季节,才使我们有更多的期盼、更多的向往。我们盼....
高考季:致即将高考的女儿文/周航周月如同学:请允许爸爸这次不矫情地叫你宝贝女儿吧。在不用书信的年代里来写这封信,请允许爸爸与你陌生一次叫你周月如同学。只是在.....
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宝典1、课前预习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通过查询中考资源网后,如果无果,再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既培养了....
作者:温顺的狮子座 在衡水,没有我眼中的励志故事 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 都只是别人眼中的励志故事 我产自高考工厂 就是那个整天被顶到风口浪尖的衡水 一出现什么跳楼...
美女老师杨幼萍最燃演讲走红:成功从不是妖艳贱货这两天,武汉六中语文老师杨幼萍火了。她在高三誓师大会上的发言,被大家称为最燃演讲,不少学生、家长都希望保存一份讲....
高三百日誓师大会主持词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一、奏国歌2月26日,是距离高考一百天的时间,为了让这次大会开得更有成效,我们选择了在一个星期的开始的时间召开。今...
高考复习八项建议高考是大家学习中的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每一位学生一生中的一个重要关口,而要顺利通过这个关口,高三一年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高考虽然是通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