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马化腾:第一代网民的财富故事 上世纪90年代末,比尔·盖茨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新偶像。1997年,丁磊在广州创办网易。1998年,马化腾在深圳创办腾讯。这一对同是生于1971年的朋友,是中国第一代网民,曾一起在深圳街头喝啤酒。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们各自成就了中国IT业的标杆企业。他们的“知本传奇”,是“知识创造财富”在信息时代的最佳演绎,激励着一代年轻人的创业梦。 丁磊:即使跌倒了,也要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三次跳槽,广州自立门户 1995年,24岁的宁波青年丁磊揣着几千块钱,孤单地站在广州繁华的街头。这里的电脑城一片欣欣向荣,很多年轻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创业机会。 此前,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丁磊回到家乡,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电信局旱涝保收,待遇很不错,但丁磊感到一种难尽其才的苦恼。1995年,他从电信局辞职,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去意已定。他这样描述:“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他选择了广州。有朋友问他为什么去广州,不去北京和上海?他讲了一个笑话:广州人和上海人,其实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比较,如果广州人和上海人的口袋里各有100块钱,然后去做生意,那上海人会留50块钱作家用,另外50块钱去开公司;而广东人会再向同学借100块钱去开公司。 凭着耐心和实力,丁磊终于在广州安定下来。1995年5月,他进入外企Sebyse工作。最初的日子是艰难的,他后来“精湛”的厨艺,就是那段日子“苦中作乐”的明证。 工作一年后,丁磊又一次萌发离开那里,和别人一起创立一家与Internet相关的公司的念头。在当时他可以熟练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上网用户。1996年5月,丁磊当上了广州一家ISP的总经理技术助理。在这家ISP,他架设了Chinanet上第一个“火鸟”BBS,结识了很多网友。 1997年5月,已经三次跳槽的丁磊决定自立门户,创办网易公司。 “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公司未来该靠什么赚钱,只天真地以为只要写一些软件,做一些系统集成就可以了。”丁磊说,创业的50万元资金一部分是他几年来一行一行写程序积攒下来的,另一部分是向朋友借的。 不赚钱的服务,换来铁杆支持者 经营Internet业务,最好能有一台Internet服务器放在电信局里,怎样能不花钱就把自己的服务器架设到电信局机房里去? 丁磊向广州电信局呈上了一份“丰富Chinanet服务,吸引上网时间”的方案指出:网易提供的BBS服务能够吸引大批用户上网,让网民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广州电信局领导觉得有理,于是就给了网易一个IP地址,让他们把服务器放到了电信局。这种做法后来被称为服务器托管业务。 网易架设在广州电信局的服务器是丁磊花2万元自己动手装的一台奔腾PRO,硬盘18G。这样大的硬盘仅用来放网易宣传公司的一个主页和BBS未免太浪费了,于是丁磊便决定免费向网友提供每人20兆的个人主页空间。 公司还没赚到钱,为什么要把钱花在不赚钱的个人主页上?丁磊的回答质朴得有些不合逻辑:“如果我当初就考虑到做站点如何赚钱,可能就把路走错了。(励志一生 www.23lz.com)我只是想硬盘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拿出来给大家用,我的目的大概就是想让网易变得出名一些吧,但没想到后来会这么出名。” 1998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投票评选十佳中文网站,网易获得第一。听到这个消息,丁磊简直不敢信这是真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往昔免费的回报。网易2万多个个人主页的用户首先都是网易最铁杆的支持者。 熬过停牌寒冬,成为首富 1997年5月,网易中文全文搜索引擎投入服务; 1998年3月,网易独立开发的全中文免费电子邮件开通,由广州数据分局经营; 2000年6月,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创业成功的喜悦尚未过去,寒冬很快就到来了。 丁磊最苦的日子是2001年9月4日。这一天,网易终因误报2000年收入,违反美国证券法而涉嫌财务欺诈,被纳斯达克股市宣布从即时起暂停交易。随后又出现人事震荡。 丁磊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也曾心灰意冷。但家人的鼓励起了很大的作用。父亲说:人生哪能不遇到挫折,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你还年轻,有点失败的经验未必是坏事。 苦难终于没有把他压倒。2002年1月2日,网易复牌。 2002年8月,推出“大话西游2.0”,成为中国最火爆的网络游戏之一。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升至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比2001年的历史低点攀升了108倍。丁磊成为第一个靠做互联网做成富豪的国内创业者。 在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评比中,丁磊成为首富。“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但丁磊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每天都在关心新技术,他的邮箱每天都会收到上百封电子邮件。 一个经典故事是:某电视台的几个记者去网易采访,想找一间靠窗有阳光的办公室架机位,网易的接待人员就推荐了丁磊的办公室。扛着机器的摄影师说,好呀,顺便可以参观一下中国互联网行业最豪华的办公室了。但故事的结局使他大跌眼镜:那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三角形空间,和所有员工一样的桌椅,一些唱片,一台普通的桌面音响。如此而已。 丁磊认为,虽然每个人的天赋有差别,但作为一个年轻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标。尤其是年轻人,无论工作单位怎么变动,重要的是要怀抱理想,而且决不放弃努力。 马化腾: 聊天造就的事业 谁敢梦想过一款产品能为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所使用甚至是依赖?但马化腾的QQ却做到了。 这个颇有书生气的潮汕人,把美国的网聊工具拿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和生活方式。如今,QQ的注册用户数已达5亿。这是陈天桥的《传奇》、马云的阿里巴巴都无法比拟的群体。 基于这个人群的社区更有朝气,在马化腾的计划中,QQ社区将全面覆盖通讯、娱乐、媒体、商务4个平台,总之“网民要什么就有什么”。 一句话,拉来220万美元投资 13年前,大学毕业5年的马化腾是深圳润迅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由此结识了很多“网虫”朋友。其中就有网易的丁磊。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他的大学同学张志东等5人,凑了50万元人民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的雏形。 腾讯的最初业务是为一些寻呼台做系统集成,几个合伙人既当销售员,又做工程师,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ICQ在当年已经席卷全球,却没有中文版。由此,马化腾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开发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时通讯工具———“网上中文寻呼机”,简称“OICQ”。 1999年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OICQ放到互联网上,由原来的定向赠送改为免费下载方式,这一举动一下子应了学生所需,免费下载的OICQ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 这个一度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发展了500万用户。用户量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要不断扩充服务器。当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 19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后一年,腾讯开始正式融资。当时,一个企业融资,要么有核心技术,要么有好的项目。但对于腾讯来说,融资的唯一优势就是“用户”。那时,OICQ用户已经是百万级了,但没有任何收入。风投的人问马化腾,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化腾说:“以色列的ICQ卖了几千万美元,它才有多少用户?我们现在的用户比他们多,所以,我们也值这么多钱。”就凭这句话,腾讯幸运地拉来了IDG和李泽楷旗下盈科数码220万美元的投资。 据一位当年腾讯的员工回忆,就在那次融资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他是平躺在床上,举着笔记本电脑办公的。 赢者通吃,建立自己的网络帝国 11年来,马化腾一直没有停止过“拷贝”与创新,以至于在腾讯的每一款产品中,都能找到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产品的影子。 据说,马化腾在经营腾讯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追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 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如果说微软、谷歌、雅虎、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主要服务于年长的网络用户,那么马化腾的贡献在于,QQ发掘了一个更年轻的用户群,而且不乏购买力。每年新增的3000万网民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 “现在我们以QQ客户端软件为纵轴,以腾讯网为横轴,同时参考互动社区和媒体这两种赢利模式,希望能逐渐向外扩张成为一个同心圆,争取到更多的高端用户。”马化腾规划着腾讯的蓝图。 数以亿计的QQ用户是腾讯最大的资本,通过QQ的马太效应,腾讯旗下许多业务只要与QQ捆绑便获得绝佳的成长机会,马化腾善于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 赢者通吃。马化腾正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网络帝国,成为新一代企业家中面向全球的中国符号。
第二眼帅哥 在很多人眼里,杨宗纬并不算是很帅的明星,深深的眼窝,高高的额骨,似乎有点像台湾原住居民。杨宗纬的家在台湾中坜,家中有一个妹妹和弟弟,那里的客家人比例...
演员李赞是科班出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9级本科,因2004年央视独播剧《还是好日子》中的苏翔被大家认知,随后出演包括电视剧《温柔的背叛》《五号特工组2》...
汤唯:她的盛开,不分季节提到汤唯,就不免提到色戒、全裸、封杀,但也少不了淡定、勤奋、执着。阳春三月,却迎来了《晚秋》。在院线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晚秋》海报朴素,...
那些世界上最成功的人,25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在他们25岁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成立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司,或者处理几百万美元的交易,或者就仅仅是幻想着如何能在宇宙中留...
励志人物:鲁冠球的第一桶金鲁冠球年龄:64岁创业时间:1969年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第一桶金:万向节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
罗永浩: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变现(二)2006年6月他从新东方辞职,一个月后创办了精英言论网站牛博网。他借自己声名优势邀请到上百位意见活跃的媒体人、学者、网络作家在...
华为任正非:正确的方向来自于妥协清晰的方向来自灰度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一个...
郭广昌的复星金融帝国梦:一顿早餐开始的生意2011年9月15日,上海金茂君悦酒店内。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和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董事长MarkGrier宣布,双方合...
85后屌丝唐军,两年混进马云朋友圈当你还在朋友圈刷马云的时候,东莞一个1987年出生的小伙,白手起家,用两年时间成功闯进了马云的朋友圈,甚至跟马云、史玉柱、柳传...
吕长城:混沌里的狂奔者年仅26岁的吕长城已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把芳草集迅速打造成知名的淘品牌,现在又面临新的挑战。今年才26岁的吕长城,其实已有了10年的商业...
同胞兄弟志向径庭 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造就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元军大举南侵之际,文天祥率领军队与元兵苦战于江西一带,终因众寡悬殊,兵败被俘。文天祥被押...
因为痴迷慈善事业,近年来陈光标声名远扬,他曾随同胡锦涛主席访问西班牙和印度等国,就连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那样的世界级大腕来中国时也要指名见他。与丈夫的高调恰恰相反,...
史玉柱:追逐梦想的巨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批不平凡的人。史玉柱和同属他那个时代的企业家一样,敢想也敢做。改革开放的初始,激活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沉睡的梦....
俞敏洪、周鸿祎高考启示:大学不能决定你的一生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高考启示俞敏洪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成绩不好,高考考了三年,他从来没着急过,因为急也没有用,只...
尹明善:47岁创业的亿万富翁(二)坎坷人生,艰难困苦,是否反而玉其晚成?在尹明善于47岁起步创业之前,在他掘到了事业的第一桶金之前,他的人生轨迹中,又有些什么与...
虽然有制冷大王之称,但在陈和贵的回忆中,自创业以来,他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快乐日子,真是边喘边行,跌跌撞撞。 86岁,应该是白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一个易拉罐卖出75.99亿,55岁退休老人缘何成为红牛背后的巨头【人物名片】关玉香,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董事长。55岁,本该安享晚年,却毅然创业,一路过五...
黄鸣:坚守是我们的性格斯德哥尔摩,灯火通明的瑞典议会大厅,正确生活方式奖的颁奖现场座无虚席。在众人雷鸣般的掌声中,一位中国企业家缓缓走上主席台,接受大家诚挚的祝...
张向东:一路朝西骑行或创业都是张向东寻找自我的方式,选择去哪里骑行并不是那么重要,只是上路,在路上与不同的风景遇见。既不是朝西,也不是向东,而是指向内心,法学家...
鲁花集团孙孟全:一颗花生榨出百亿龙头,背后的奋斗与坚守文/清如【人物名片】孙孟全,鲁花集团董事长。从一个小作坊到百亿龙头企业,鲁花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花生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