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得意【yáng yáng dé yì】,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出处《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春秋时,齐国有一个大夫叫晏婴。晏婴是当时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才智过人,能言善辩。据记载,有一次,晏婴出使楚国,楚国的君臣想耍笑一下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国人认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走到小洞前边,看了看,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今天,我是出使楚国,不是出使狗国。请问我是来到了狗国呀,还是来到了楚国?”楚人无话可对,只好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
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来出使呢?”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这您就不知道了。我们齐国派遣使臣有个规矩:要是对方是个上等国家,就派一个有本事、有德行的人去;要是对方是个下等的国家,就派一个碌碌无能的人去。因为我是最没出息的人,所以才把我派到你们楚国来。”
又有一次,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正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让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盗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喝酒。在酒席上,两个差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
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差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原来是善于偷东西的吗?”
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枳树,只是树叶相似,可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一样啊。一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楚国就偷起来了,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东西吗?”
楚王听了苦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婴不仅才智过人,而且行为稳重,表现得很谦恭,反而他的车夫经常得意洋洋。有一次,晏婴车夫的妻子,见到丈夫给晏婴驾车时表现得十分得意,很生气,提出要和他分离。
车夫问:“为什么?”
这位妻子说:“人家晏子长不满七尺,身为齐国丞相,明显著候,你看他表现得很稳中很谦恭。而你身长八尺,仅仅是一个车夫,却表现得洋洋得意,觉得自己了不起,所以我要和你分离。”
后来,这位车夫处处表现得很谦恭。晏子看了很奇怪,问车夫是怎么回事。车夫将妻子的话如实说了。后来,晏子将这位车夫推荐为大夫。
“扬扬得意”这句成语常用来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我们知道洋洋得意,那么洋洋得意和扬扬得意的区别在哪里呢?在“表示自得的样子”这个意义上,“扬扬”比“洋洋”先出现;而《现代汉语词典》的处理也是把“扬扬”作为主条,而把“洋洋”作为副条的。这就是说,无论是从词语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词语使用现状的角度看,“扬扬得意”才是规范的写法。
围魏救赵的典故简述围魏救赵,讲述了一场战国时期经典的战役,最早出自于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
成语故事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
成语故事如坐春风的故事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朱光庭是理学大师程颢的弟子,他在汝州听程颢讲学,如痴如狂,听了一个多月才回家,回家逢人便夸老师讲学的...
搞笑的成语故事:揭秘中国古代幽默文化1. 胡说八道:由来及意义胡说八道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相传,南朝宋时期,有一位名叫胡毋彧的人,他常常说一些没有根据的话,编...
【注音】nn guō chǔ sh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
【注音】shǔn yōng sh zh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宋偃王派曹商出使秦国,曹商能说会道,深得秦惠王的宠信,秦惠王特意
【拼音】r zuǒ yu shǒu 【典故】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史记淮阴侯列传》 【释义】象自己的
苏东坡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时,有一次一位绫绢商人告一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钱不还。匠人说:前不久他父亲死了,花了
【拼音】wng yun hu m 【成语故事】唐朝大历年间,有数百只猴子栖息在古田的杉木林中,附近的农民嫌它们危害庄稼,想把林
成语故事短兵相接的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写《九歌》热情讴歌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祭祀他们,歌颂他们的忠毅。诗文内容为:“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
成语故事单者易折的故事 从前吐谷浑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他患病临近死亡时对他的儿子与弟弟们说:你们各拿一枝箭给我,叠放在地上。然后吩咐弟弟慕利延说...
公元196年,曹操挟持汉献帝建都许昌,然后以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削平了吕布等割据势力,接着,他又威胁东吴的孙权把儿子
【注音】wn zhāng gi sh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蔡元长路过苏州,太守宴请他,听说苏州官奴老九苏琼善于作词,就让她即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拼音】yn qu chǔ wū 【成语故事】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近邻魏国却见死不救,认为这对魏国有利,魏国相国子
成语故事如火如荼的故事 出处徐谓《路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话说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农夫。他一年四季,每天早出晚归,十分精心地耕种着自己的一块土地,可到头来,即使是遇到好年景,也只落得个顿顿粗茶淡饭...
旁观者清[pángguānzhěqīng],对同一事物,局外人由于冷静、客观,比当事人看得清楚和全面。唐朝有位很有学问的人叫元澹。他撰写的《魏典》三十篇,受到当...
带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带故事的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成语类型,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且背后往往还有精彩的故事。这些成语源远流长,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深受...
【注音】ln ch xu shū 【成语故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从小学习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王献之写大字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