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

0人浏览日期:2025-09-27 08:37:11
  “一目十行”,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能在很快的时间内,阅读完相关的内容。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 书十行俱下”。“一目十行”是一个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出自《梁书·简文 帝纪》。

  南朝梁武帝非常爱好文学,他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四岁开始识字读书,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

  儿子这么好学,梁武帝当然很高兴。

  有一次,他特地把萧纲叫来要他做一篇文章,考考他。

  萧纲毫不怯场,不慌不忙地提笔就写。不一会儿,写成了一篇声韵和谐、辞藻华丽的骈文。

  梁武帝一看,不由喜上眉梢:“你这孩子呀,真是我们萧家的东阿王!”东阿王是三国时文学家曹植的封号,他以才思敏捷著称。

一目十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萧纲读的书越来越多,阅读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读书的速度惊人,能够“十行俱下”——一次就能读通十行的内容,而且记忆力超强。

  萧纲的文才很好,但因为长期住在深官,不知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文字轻靡(mǐ)浓艳,被后人称为“宫体”。

  二十八岁那年,萧纲被立为太子。

  公元549年,萧纲即位,这就是梁简文帝。可惜的是,两年之后,他就被叛军用毒酒害死了。

  不过,“一目十行”这个成语流传了下来,被人们用来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

  但是清代的阮元却赞成“十目一行”。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 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馆我日最 长,校经校文选,十目始一行。”校雠就是校对;“馆”是借住的意思,严杰当时 是住在阮元家里的。校对时最要紧的是细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错字就容易忽略 过去了。

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诈降谁可以称得上三国正史中第一名将小羊过桥的故事刘备永安托孤-安排诸葛亮与李严共同辅政的良苦用心齐人有一妻一妾天经地义的成语故事小偷退齐兵项羽的成语故事的故事100个必读二知音难觅乎父爱无言子路借米孝敬父母水底古城“不够朋友”养虎为患的成语故事悬梁刺股的故事狐狸沉油罐金波童话故事:蓝蝴蝶莱米丝公主舍生取义寻找笑容的小妖精的故事我和奶奶的感人故事东汉末年最强悍的宗教朝选贤译王子、火鸟和灰狼安息日:不能分享的惩罚不觉技痒的成语故事井中旅行记忆残缺不全给尸体化妆的人我凭什么要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