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遗

0人浏览日期:2025-10-06 14:33:05
  路不拾遗[lù bù shí yí]: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秦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为重臣,听从他的建议,制定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实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商鞅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贡献,就应该给予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按军功的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等级。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愿意去打仗。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社会秩序安定,民风也变得淳朴起来,民间都有流传“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誉。

  后来民间也流传一些小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邯郸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裳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十分着急。

  这时候,有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

  丢衣裳的人半信半疑。他心里想:唉,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他转身回去,果真找到了他丢失的衣裳。

  路不拾遗是指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延伸:

  【近义词】:夜不闭户、路无拾遗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社会风气好

她在那儿招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茶香慰孤魂在最好的年华,穿最好的衣服香蕉树下的小猴子不要限制孩子的梦想她没能长成一个坏女孩褚时健:80多岁了,心还是不甘沧海变桑田史玉柱:创造500亿的财富指南懒惰的小狐狸与狐狸妈妈"有熊氏"称号的传说农夫与蛇最好和最坏小气父亲的“天价木头”女鬼逼婚千古第一枭雄曹操的形象演变葡萄架下葡萄香印度搅乳海的神话故事培养宝宝安全意识的故事跟踪的大灰狼狮子疯了谁是给关羽“刮骨疗伤”的神医人也需要水的智慧故事 五个灵异事件小故事一滴水真能见太阳吗校园怪谈之命中注定鹿死谁手的成语故事午夜鬼惊心山野奇谈 第三只手一位医生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