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时期佛教盛行,梁武帝非常信仰佛教,他在全国各地到处建设寺庙,烧香拜佛,请印度僧人波罗末到中国来宣讲佛法,有几次他还亲自到寺庙中舍身同泰寺。
云光法师是梁武帝的好朋友,听云光法师讲诵佛经是梁武帝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
有一次云光法师讲诵《涅槃经》时,云光法师讲得绘声绘色,从早上一直听到晚上,梁武帝也听得非常认真。
云光法师讲得感动了上天,天上的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梁武帝看着飞舞的鲜花,感叹地说:想不到佛法竟然如此奇妙!
梁武帝从此更加的沉迷于佛教。他在宫中不饮酒,每天只吃一顿粗茶淡饭,严格遵守佛教徒的清规戒律,甚至在皇宫祭拜祖宗或天地时,也只准上供蔬菜和水果,绝不上供鱼肉佳肴。
后来,他又几次入寺做和尚,专心埋头研究佛法,不理朝中政事,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当朝的皇帝,最后导致朝廷政绩大大下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沉迷其他而耽误了正真应该做的事。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夜里在洛阳南宫休息时,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自西方而来。第二天,他就召集大臣,告诉他们自己头天晚上做的梦。随后汉明帝派出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
公元68年,东汉使者同印度两位高僧一同来到洛阳,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城西建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所官办寺院 ——白马寺。
在白马寺大佛殿内,供奉着七尊造像,分别为释迦牟尼、摩诃迦叶、阿难、文殊、普贤和两尊供养天人。这两尊供养天人,也称“散花天女”,体态娇娜,手端鲜花,侍奉大佛。
到两晋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在中原盛行。
南朝的梁武帝萧衍带头求神拜佛,在全国大建寺庙。公元520年,梁武帝改元普通,这一年被历史学家视为南朝梁发展的分水岭,梁武帝多次舍身出家,朝政渐荒。
公元527年,梁武帝萧衍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当了3天住持和尚。出家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因为他吃素,要神灵也吃素。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臣议论纷纷,都反对,最后,萧衍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
这一年,梁武帝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通三年(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第二次在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讲解《涅槃经》。10天后,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
公元546年,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公元547年),萧衍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37天,朝廷出资一亿钱将其赎回。
梁武帝出家之余,还聘请古印度僧人波罗末来中国讲经。波罗末翻译了不少印度佛经,并培养了许多中国弟子。有了经书,讲经的风气更加兴盛。
为了宣传佛教,佛教徒编了许许多多讲经的传说。其中一则就是:一个叫云光的法师,讲经非常到位,感动了上天,供养天人在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由此而来。
友谊,是人类社会中一种至关重要的情感纽带,也是一种无价的财富。在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友谊常常被赞颂和歌颂。而在汉语中,也有不少关于友谊的成语,这些成语既富有哲...
【注音】xi jiā hu j 【成语故事】南屏僧净慈在明中讲经,听众如云。他善于诗画,画笔雅近井西老人,他的五言诗做得很好
拼音gē shēng ro ling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
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出处为《孟子·梁惠王下》。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在吴国囚禁三年,受尽了耻辱:回国后,他决心自励图强,立志复国。十年...
【注音】pn jin zāo kāng 【成语故事】东汉初年,刘秀起用西汉时期的侍中宋弘,并升他为太中大夫。刘秀的姐姐守寡并看
桐叶封弟又可称作剪叶,出自于《吕氏春秋》这个典故与周公旦有关。 周公旦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即
公元前74年,西汉大将军霍光立刘询为汉宣帝。由于当时宣帝年纪小,因此一切朝政大事都由霍光独揽,汉宣帝只是个摆设。 霍
【成语】不知深浅 【注音】b zhī shēn qiǎn 【解释】原意是不知道水的深浅。后多用以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
害群之马成语故事原文害群之马成语故事原文:有一年,黄帝去具茨山拜访一位叫大隗的神。路途迢远,山回峰转,不知不觉黄帝等人竟然迷了路,侍从们于是纷纷去打探道路。黄帝...
成语故事:囊萤映雪1、囊萤映雪是一个关于学习的成语,由车胤囊萤及孙康映雪夜读两个故事而来。车胤家贫,利用萤火虫的光亮读书;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看书。这则成语形...
成语: 背道而驰 拼音: bi do r ch 解释: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
【拼音】kū tiān mǒ li 【成语故事】贾宝玉调戏王夫人身边的丫鬟金钏儿,正欲动手动脚时,被王夫人看见,王夫人将金钏
寓意坚持的成语故事1、在古代,赵国的哲学家荀况在其著作《劝学》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荀...
注音jin fēng shǐ du 成语故事清朝时期,浙江刘中丞被御史告状,朝廷派钦差大臣去查办,该大臣到了浙江后采取只拉弓,
【拼音】sng jiā zhī gǒu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
张良是西汉初期著名的谋士。他年轻的时候,曾计划刺杀秦始皇,刺杀计划失败以后,便隐居到下邳(在今江苏睢宁西北)。有一次,
【注音】měng zh chng zi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陶渊明读《山海经》后对其中精卫鸟衔枝填海与刑天至死不屈两个故事特别
手不释卷的故事简介简短一点“手不释卷”的故事 三国时期,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到了夜...
【拼音】hǎo shn j 【成语故事】唐朝中期,西域吐蕃很想侵犯中原,由于李晟的顽强抵抗而不能得逞。吐蕃的宰相结赞运用
成语故事磨穿铁砚的故事 成语出处: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