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找工作勿因待遇差随意放弃机会

文/闾丘露薇
最后一堂课,学生们关心的是找工作的问题,我不得不说实话,如果要在香港从事媒体工作,现在是一个很差的时机,都在裁员,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凤凰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但是意味着不会加人,也有公司会请人,但是都是趁机裁掉高薪的,聘请可能是抵于之前市场标准的新人,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的。
这就是一个问题了,每个毕业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工作都会有一种预期,在这种预期下面,往往会把那些和自己设定的标准不相符的工作机会推掉。可能是工资太低,也可能是职位不是自己想要的,对于这一点,在目前这样的时势下,我能够给与学生们比较实际的建议是:先做了再说,因为现在是人挑你,不是你挑人。
同样的情况,其实不单单是在媒体这个行业,投资银行肯定是重灾区,想当年世道好的时候,投资银行高价抢人才,让这个行业成为最受欢迎,也最让人羡慕的一行,因为一毕业就能够取得的年薪,可能是其他的行业,做几十年也没有的。于是不少人,不管自己是否喜欢,看在钱的份上,削尖脑袋也要进入这一行。
这又是一个问题,读书挑选专业的时候,不是依照自己的兴趣,而是看这个专业的前景,大学四年,似乎目标很明确,但是这样的选择,往往会受到外部环境转变的影响,因为行业是有起伏的,需求是会改变的,往往几年之后毕业,世道已经变了。
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传媒专业上,这一点,学校付有很大的责任。前些年媒体行业很热,于是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开了传媒专业,收的学生人数还不少,可是,理性一点点想想,媒体才那么多,除非转行,退休,不然萝卜坑早就占完了,哪里有这样多的机会。但是学校才不管这些,收了学生,赚了学费再说。如果说要提供实用一点点建议,那就是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应该看看这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到底有多少,当然,就业率也可以有水分,一定要小心。
朋友的孩子今年报考美国的MBA,分数很高,自己的经历也很好,之前在美资投行工作过两年,照理说,是那些一流的商学院抢着要的,但是这次他确心理面很没有底,这是因为,今年竞争太大,那些被华尔街抛弃的银行家们,不少选择重回校园,回商学院缓两年,等待两年后,市道能够好一些。
不管官员们如何信心喊话,经济变差这是现实,那些坦率的经济学家会老老实实告诉大家,经济就是有周期性的,前些年毕业生市场上抢着要,现在没有人要,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依靠信心就可以改变的。既然这样,找工作的时候,降低一些要求,有机会就要牢牢抓住,那才是最最实际的做法,除非是那种,工作不是为了糊口,只是为了兴趣。
想当年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工作说好找,也不好找。一些一心要找铁饭碗和当时大家心目中的好工作的同学,看着他们找关系,跑后门,真的是相当辛苦,结果还可能临门一脚,败在了竞争者的手上,我们这些不在乎铁饭碗和名声好不好听的人,倒是机会不少,反正就是要一份工作,有工资,能够学到东西。大学已毕业,我去了深圳,做过国企的总经理助理,做过接线生,酒店前台服务员,之所以接受这些工作机会,是因为至少我需要有份工作自己养活自己。收获是:见识到三教九流,学会分辨不同的人,还有,就是能够练习英文,反而是那份总经理助理的工作,每天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发呆。最大的收获,最后从酒店被挖槽去了当时的六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
年轻人找工作,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空间,既然年轻,可以尝试不同的行业,如果觉得不适合自己,不喜欢,或者对于待遇不满意,可以耐心等待机会。只是,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不管怎样的工作,既然接受了,就要好好做好每一天,因为很多时候,机会就是自己的表现争取来的,而自己可能还不知道。
不过说真的,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竞争要比我们那个时候严峻的多。因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算是有人可以开后门,但是社会还是需要一批能够真正做事情的人,于是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透过接受教育来找到机会。但是现在,不再是开后门的问题,而是很多人的起点就要比大部分的同龄人要高,没有了一个公平的起跑线,那就谈不上竞争了,而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让下层的人向上冒升的机会,社会的分化会越来越严重,这样形成的精英阶层,能够为大多数人着想吗?
大学,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 千万不要放过任何的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王天瑶:每一次机会都要拼尽全力
你不是怀才不遇,你是怀才不够毕业一年半,工作了的同学没有换工作的极少,大多数已经换了好几份。而没换的那位同学,在前两天看到我裸辞时,就忍不住开始向我诉苦。这一年...

认真生活的人不会输文/易小宛1建军先生是我特别敬重的一位前辈。他是一位对待生活和工作都特别认真的人。他会连续工作舍不得休息,工作上的每一个细节他都安排得很...

三十岁了,那又怎么样?文/薜萝衣第一次见到苏婉的时候,她正准备去一家广告公司入职。苏婉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一家大型国企,地处偏远的开发区,几乎与世隔绝。她的职位虽...

职场法则:差不多就是差很多突然想起很早培训的一句话,叫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后来在成长的路上,发现这个问题确实是需要每个人注意的,因为大部分人都经...

这些道理,为什么我踏入社会才明白(成长篇)文/沉潜Nicole(简书作者)最近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回想自己的2016,果真是又成功地在这个热闹又冰冷的城...

在华为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文/蒋墨梓2012年7月入职华为做嵌入式开发,2014年4月离职华为,2014年7月找到一份创业公司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这是我...

入职第一个月你就不可不知的30条职场潜规则文/悟空的花果山1、穿一套正装上班上班不是出去跟朋友happy,穿职业点总是好的,在你没摸清楚公司的整体穿衣风格以前,...

90后,为什么我不聘用你?最近又面试了一波的应届生,基本都是94年左右的鲜肉。抱歉,你们中的很多人,我无法聘用。也许你们面试失败后,有的公司会告诉你理由。当然,...

在大城市,有一技之长会生活的很好文/杨小米01上周末,我从北京回上海。虽然,整个行程安排的特别满,但在周天的早晨,我还是选择和一个读者见面了,畅聊了1个小时。我...

镇上某处有两套铁轨,其中一套仍在使用,另一套已废弃多年。一天,一群孩子来这里玩。一个孩子坐在废弃的铁轨上,其余的孩子则不顾危险,或坐或蹲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坐在...

技多压身,请专攻文/张颖异我大学时候学的是英语专业,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如何在职场发展,因为英语只是一门语言,作用仅限于交流,很...

师傅有一天会离开你文/淡墨师傅的责任是教给你谋生的本领,你的责任是抓住机会好好学习。面试结束后,我跟老总说,我选薛宜做实习生。通常情况,老编辑有很多事项向新人....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不过,业...

有事做就是对一个人的最大奖赏文/许锡良做事其实是人生的最大奖赏。不做事的时候,其实感觉并不好,很容易空虚无聊。想起了在古希腊那个西西弗往山上推动滚石的神话...

刘强东牛津大学演讲,我听懂了这五个道理近期刘强东在牛津大学的一次演讲,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加访谈,我觉得比今夜的比赛要精彩得多,特撰文与各位读者分享几点感悟。1、....

敬业的路上并不拥挤文/宁国涛十多年前,我经常在深圳一家杂志上发表文章,是那家杂志的老作者,后来,那家杂志社招聘编辑的时候,我应聘,很快接到了试用的通知。于是,我...

一个小地方出来的中专女生,现在一年赚一百多万文/文一直特立独行的猫1、很多人以为简单的东西,其实并不简单前几天买了个升降晾衣架,周六早晨八点师傅来上门安装。师....

职场新人,学会巧用劣势文/汤园林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有点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无论是工作技能还是复杂的人际关系,都让人有点转不过弯来。为了尽快摆脱菜鸟的身份,有些人...

蔡康永揭露职场真相:所有的工作,其实你都不会喜欢文/南川大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金三银四招聘季,不少职场人在过完年后开始蠢蠢欲动,计划跳槽。尤其是这几天,有无数的粉...

职场中,这三类人正在害死你文/谢可慧职场,从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棋局。下得好的人,自己可以下自己的棋,下得糟糕的,就成了别人的棋子。最后满盘皆输不说,甚至成为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