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5日,李嘉诚接受香港媒体采访。
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位记者的提问,生怕没有回答清楚。约好了用普通话采访,他就一直用普通话,虽然潮州话对他来说更自如。
采访进行到一半时,李嘉诚从怀里掏出一沓名片,发给在场的每人一张。很快,厚厚的一沓就发完了。
这时,李嘉诚突然对远处的助手说:“你过来。”助手不知遭李嘉诚要干什么。李嘉诚说:“你再拿一张名片。”助手低声说:“先生,不是每个人都发过了吗?”李嘉诚指着远处的摄影师说:“他没有,他比记者还辛苦,你补一张给他。”在场的记者纷纷举起摄像机,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
李嘉诚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有很多选择。为什么要跟着你?你给我很多钱,但需要牺牲我的尊严,我不会跟着你;但如果你因为我有能力,尊重我,给我空间和舞台,我一定会跟着你。”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位尊重每一个人的领导者。在李嘉诚身边的高管们看来,尊重所有人,是李嘉诚公司的核心文化,也是这么多年来他能够成功驰骋商界的秘诀所在。
李宁说:我最高兴能有那么一天很多孩子买了李宁牌,但完全不认识我,这就是我最需要的。 上个世纪末,李宁被权威的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20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100年...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刻画了众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善妒多疑的曹操,兄弟情深的刘关张,七步成诗的曹植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义薄云天的赵云...
蔡崇信:马云背后的男人,为阿里他做了三件大事文/林巧燕他曾在阿里巴巴一无所有的时候,辞去高薪职业,与马云共患难,他被媒体评为马云背后的男人。放弃七十万美元的年薪...
什么叫九龙杯?为何要惊动周恩来呢?这得从上海锦江大饭店藏有一套我国举世罕见、别具一格的精美九龙杯说起。 九龙杯玲珑古雅,杯上雕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飞龙,其中杯里有条...
褚时健:跌到低谷的反弹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巴顿将军王石对褚时健的评论褚时健为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有名的....
郭子仪是历史上有名的唐朝大将,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765年,曾为唐朝节度使的仆固怀恩唆使回纥和吐蕃两族的首领对唐朝发动叛变。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大...
和一切的互联网精英不平等,马云从小就没有日子在顶尖的那部分人傍边,他活在一般的通俗人傍边。马云称自己脑子笨,从小功课就欠好,数学考过1分,只要英语独特好。不只没...
说到感恩,最先要感恩的是父母。我对父亲印象非常少,我两岁时,父亲就因公去世,所以在我从小的记忆当中,只有母亲不停地用她的心血把我们抚养长大。家里有两个哥哥,两个...
褚时健的逆袭导语:51岁,任玉溪卷烟厂厂长;70岁,女儿自杀身亡;71岁,被判无期徒刑;74岁,保外就医;75岁,承包2000亩荒山创业;84岁,他的果园年产橙...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受一位挚友之托,写了一篇题为《昼锦堂记》的文章。欧阳修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把文章写好后,便命一差官骑马给友人送去。 可是到了晚上,欧阳修突...
袁世凯对梁启超有知遇之恩。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躲避缉捕,被迫流亡日本。直到1912年,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主动邀请远在日本的梁...
戴维.当有荣耀之实,不当有荣耀之名 英国化学家戴维,是一位木器雕刻匠的儿子。虽然他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却贫穷不改凌云志,坚持刻苦学习,二十岁时就发现了一种能...
谭嗣同-英雄视死如等闲-德育名人小故事 世间万物抵春秋,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首充满了忧国忧民的诗,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所作。 ...
说真的,我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如果你知道书豪在大学时经历过的那些困难遭遇,你也不会奇怪。当世界都被林书豪震撼时。NR(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中国公司活动协调员何凯...
应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11月6日抵达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开始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 按访问安排。胡主席要先去坐落于里斯本的热罗尼姆...
菲利普·科特勒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教授,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有一次,菲利普·科特勒受邀到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做有关销售方面的演讲。了解到菲利普·科特勒...
小男孩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普通农家。六岁那年,他随父亲下地干活,累了,坐在田埂上休息。他一言不发,呆呆地望着蔚蓝的天空发愣。父亲问他想什么,小男孩说:长大了,我要...
俞敏洪:创造必然比等待偶然更靠谱要说当今身价最高的教师当属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俞敏洪。当初因为妻子没完没了的唠叨,让俞敏洪作出弃教从商的决定。之后...
你知道这些牛逼的女人背后有多拼命吗?我们采访了100个女高管文/刘喜汪人人都想成为年薪百万、身家数十亿的人。但如何成为有钱人,借用《马太福音》里的一句话:那门是...
1746年,郑板桥上任山东潍县知县。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公文,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吩咐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 郑板桥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