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薪3500,但真正让我害怕的,根本不是月薪3500
文/木沐
最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小周今年24岁,毕业后在父母安排下做会计,每月到手3500元,工作轻松而稳定。
但小周并不喜欢文职工作,想当一名销售,父母却坚决不同意,理由是会计工作稳定,而销售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小周害怕一眼看到头的工作,后来偷偷辞职。父母知道后,却和她大吵一架,小周爸爸威胁她:“你要做销售可以,但只要还住在家里,每个月就必须交1000元生活费。”
无独有偶,一个女生交往五年的男友只因为在私企,就被父母逼迫分手,称对方的工作必须在体制内,最差也要事业编!原因一样,也是要工作稳定。
还有一个毕业于北京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不属体制内,被父母要求拒绝工作,继续求职。
这些社会现象不约而同指向了同一个问题:
稳定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护身符?
稳定的工作,真的会永远稳定吗?
稳定的工作背后,有什么让你更应该担忧和害怕的?
1
所谓的稳定,更多的是心里安慰
大多数人认为的稳定,其实只是因为这个岗位看上去稳定而已。
殊不知岗位再稳定,也不代表个人的稳定。在稳定的岗位上,你也不可能一辈子高枕无忧。
更何况很今天看似稳定的行业或岗位,正逐渐被取代,甚至消亡。
方便面销量3年下降80亿包,干掉它们的对手真不是白象、今麦郎,而是美团、饿了么这些新崛起的互联网送餐平台。
不是因为方便面不好吃或者质量出现问题,而是外卖又好吃又便捷,大家就改吃外卖了,何必去啃口味单一的方便面呢?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有一对兄弟,哥哥是五百强高管,收入丰厚又稳定。弟弟是出租车司机,收入忽高忽低,虽然不稳定,但一年下来总收入跟哥哥差不多。
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哥哥失业,只能靠存款勉强度日,而弟弟依然靠开出租车维生,完全没受什么影响,收入跟以往一样。
塔勒布在分析类似的大量案例后,得出一个结论:越稳定的越脆弱。
紧随行业衰退之后的,是岗位的消失。
刘强东宣布未来京东的员工数量将减半,全面实现“无人公司”,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方式。
很明显,50%员工将会被淘汰,正是那些贡献一般、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的员工。而留下来的则是更懂技术、更懂人工智能、更懂未来的人才。
在一个不再是找到“铁饭碗”就管一辈子的时代,任何岗位,任何人都可能被随时取代,不管你乐不乐意,高不高兴。
潮水来临时,你根本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你能做的,唯有让自己具备游泳求生的能力,降低被潮水淹没的风险。
2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去年唐山高速取消收费站,面临下岗的收费大姐的一番言论让人唏嘘,她说: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十几、二十年在一个稳定的岗位,以为这就是理所
应当,却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被淘汰,被抛弃,岂不悲哀。
唐山大姐恰恰不明白,这个时代不再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单位,有的只是稳定的能力。
与此相反,我们却被这样的一些孜孜不倦、追求进步的老人刷新认知。
阿里巴巴40万年薪招聘产品体验员,岗位要求如下:
60岁以上,学历不限,工作背景不限;
与子女关系融洽;
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在群体中有较大影响力(广场舞KOL、社区居委会成员优先)等。
本以为根本招不到人,没想到应聘而来的候选人,让朋友圈沸腾,多少年轻人自愧不如。
83岁的李路阿姨毕业于清华,她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是十几个微信群的意见领袖,经常组织线下活动,充满活力。
62岁的黄大伯则直接做了PPT来介绍自己,身份标签包括:“淘宝12年买家经验”、“芝麻信用分785分”、“熟练操作photoshop设计软件”。
人到老年,不仅没有倚老卖老,拒绝新事物,反而一直保持对外界的新鲜感和敏感度,保持思维和认知的活跃。
他们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与时代同频共振,夕阳老人们不仅活得精彩,更收获了认可和尊重。
稳定的能力,背后是要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力和自我成长的动力。
正如罗振宇提出的“U盘化生存”策略,他告诫年轻人:
“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简单讲,就是要锻炼自己稳定而专业的能力,成为一个“手艺人”。即在组织中,将所有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是否学到了新东西,认知得到了升级,能力得到了提升。
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价值成长负责。
你的价值一旦积累起来,假以时日,时机成熟时,不管是出于被动还是主动原因,你都完全有自由选择脱离那个限制你才能发挥的组织体系,一点遗憾和后悔都没有。
3
写在最后
工作的稳定,只是出于人类安全感的本能所带给人们的一种幻觉和心理安慰,它无法引领你走向终极的内心稳定。
内心的稳定,来自强大的自信和不可替代性。
而能够让你发生真正的改变和突破的,根本不是你适应和熟悉的事物。
只有那些你不熟悉、要脱离舒适区敢于尝试和挑战的事物,才有可能给你带来本质的改变。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想奋斗,再舒服的工作也拦不住你;不想奋斗,再不堪的工作,也会让你在此沉沦。”
年轻如你,却还在自怨自艾,用懒惰和无知麻痹自己吗?
也许,是时候改变了。
来源:职场木沐说(ID: mumushuo2017)
年轻时的稳定工作,都是高风险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稳定的工作 所谓的稳定工作,是最大的职业谎言职场潜规则:如何分辨领导的谎言一入职场深似海,朝九晚五的拼命和工资卡里的数字总是不成正比,你开始反复的问自己这是为什么?自己做错了吗?是的,你做错了!在职场,不...
越往上层走,做起事来就越没人性会不会,每当公司临时有急事,你不得不加个班的时候,你就牢骚满腹,计较有没有加班费,或者给的加班费是否足够多?又或者,加班的原因并非...
精湛,是世上最铁的饭碗文/游骑兵1周末去参加朋友婚礼,发现司仪是本地电台一位知名主持人,年轻帅气风度翩翩。我到婚宴大厅时还早,主持人一直在和几名认出他的粉丝聊天...
3000工资与8000工资的差距,不仅仅是钱!曾有个月薪三千的女孩子,编的稿件漏洞百出,老板怒拍桌子,她却回了句:一个月三千块工资,你还想怎么样!琢磨她这话挺有...
行走江湖,你必须要有一样拿得出手!你有什么热爱的运动吗?刚认识的朋友这么问我,我洋洋洒洒的列举了好多,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听到羽毛球时,她笑了笑...
有一个楚国人将要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将贴身的剑掉进了湍急的江水中。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随即用水刀在船上做了标记,然后,他...
大多职场的潜规则,从午休开始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的职场新人,进入企业后,懵懵懂懂地、不小心地踩了一个又一个职场规则的地雷。只是,这些怪不得他们,毕竟大学与社会脱节...
挫折是双温暖的手文/鲁小莫上大学时,志刚是公认的才子。专业学得好,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毕业后踏入社会时,志刚的心里充满自信。现实却以变幻莫测的面目出现。志刚求.....
很久很久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山叫太行;另一座则叫王屋丘,山高万丈,占地有七百里。 有一位叫愚公的老汉住在山的北面,快90岁了。这两座山...
白领必须牢记18条办公室黄金法则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它的规律和规则,生活中有世代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工作中同样有着潜在的定律,只有知晓这些道理的人才能在职场上如鱼....
职场前三年,比收入更重要的是文/水湄物语有一个工作3年的女孩问了我一个问题:水湄姐,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有一个人薪水已经快是我的两倍了,怎么办啊?似乎是一个很普遍...
北京鼠族:我很急,我真的很急文/缓缓君有一位读者对我说:我是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就职于一家大型国企。3个月了,很闲,很浪费时间,我确定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不...
职场5种人加薪最快1、职业目标清晰。不少职场人工作不开心、动力不足、盲目跳槽的根本原因是职业目标不清晰。而职场生涯前3年是锻炼能力、积累资本的黄金期。如...
未来职场的7大竞争力,你有几个?1、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种能力。比如,同样是学习积累本行业的知识,是否拥有这种能力,决定了做法不同。不知道自己不知...
为什么应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文/北水朋友C君的前半生可谓人生励志传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本科院校毕业之后,在家乡的公务员单位当了数年无编制人员。或许是午后.....
我凭什么要跟你平起平坐文/莫主编是否记得刚入职场的你,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却干着端茶倒水的活,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完成一个项目,同事说你吃饱撑着爱出风头;下班跑太快...
辞退你,与能力无关在职场的江湖上,有能力的你是桀骜不驯还是顺应潮流,取决于你对规则的理解和敬意。情景再现从销售主管到总经理我一路走来,被人管也管过人,也辞退过员...
一个小地方出来的中专女生,现在一年赚一百多万文/文一直特立独行的猫1、很多人以为简单的东西,其实并不简单前几天买了个升降晾衣架,周六早晨八点师傅来上门安装。师....
你的问题是什么都略懂,却没有一样精通文/卡西微博有个读者私信我说,她报了好几个班想充实自己,有摄影,有会计培训,还有导游证,可是她非常的迷茫,每项知识都学到了一...
2年换7份工作的人给你提个醒:这才是职场的真相文/十三朋友阿洋在和我吐槽了好几个月后,终于在某一天跟领导说:我不适合这份工作,申请离职。迄今为止,这是他近两年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