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5-11-04 06:36:38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恽[yáng yùn],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文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

  汉宣帝时霍氏(霍光子孙,此时霍光已死)谋反,杨恽最先向宣帝报告。事后被封平通侯,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炽,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经常在外玩乐;无钱行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

  杨恽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全部革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长荣是宣帝旧友,最得信任)发生意见。

  有一次,杨恽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恽便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白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

  就这样,杨恽被免职了。

  自古君王勇于改过,不信馋言者能有几人,杨恽仅被免职,已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一丘之貉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有小集体主义的思想,更不能聚在一块儿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

  “前汉书”:“杨恽传”的原文是“古与今,如一丘之貉。”丘,土阜也,四边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合,俗称树貉,状似狐小,毛黄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

  后来的人将这两句话引申成“一丘之貉”一句成语,来此喻同类没有差别,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貉一样,形体都是相同的。

  这成语在应用时,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谈和讥诮的口吻。例如说有一群人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好人,就可说:这批东西都是“一丘之貉”,哪有一个是好人呢!

  【一丘之貉】yì qiū zhī hé 丘:土山。貉:音盒,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贬义词。

高考前注意事项李依伊:学霸校花的娇点天职演员爱情路上,我愿意做你的领跑员义无反顾的故事面无人色渔人得利的故事黄道婆的故事跳蚤与玻璃杯的胎教故事小蚂蚁和小红叶城隍错断案日本神话文车妖妃的故事歌声中的父爱哭鼻子的大仲马校园恐怖之双瞳小猪家的怪事儿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贪婪的后果:一只饿死在蛋糕里的老鼠轻虑浅谋的成语故事你是我的防弹衣流泪的狐狸改变三国历史的鬼才谋士:贾诩绿豆汤的好处的故事正义定会战胜邪恶:王子斩妖龙不足为外人道快乐是这样开始的“龙生九子”的神话故事明清奇闻异事之尺郭《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的来历鼠肝虫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