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一个晴朗夏日。北戴河的海面上,波粼起伏,阳光挥洒,宛若一片金星闪烁的丝绒。极远处,海天一色,湛蓝无垠,整个大海显得格外温馨宁静。这时,一个泳者游出海面,走出金色沙滩。只见他突然加重了步子,身后的脚印仿佛一下深了许多。
这个泳者不是别人,他正是一代匡世伟人毛泽东。
“我要去黄河,你们作些准备。”毛泽东一回到“浴场一号”住所,便激奋地说道。
“去黄河?主席,你去黄河干什么?”毛泽东简单明了的吩咐中往往蕴涵着深邃含义,对此身边工作人员已很习惯,但面对这个似乎是刚从大海里“捞”出来的斩钉截铁的决定,他们仍感到十分突然。
“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呐!”稍顷,毛泽东扳着指头接着又说,“这次我要带一个智囊团去。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气象、土壤、化学、地质、肥料、水利、电力等等一大批专家,要像李四光这一级的专家。你们给我准备一些应付艰苦生活的东西。我们大家都骑马,沿黄河逆流而上,去寻找黄河的源头,把这条河从头了解起,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民族造福。我还可以到黄河里去游泳啊!”
说完,毛泽东便不再言语了,仿佛这条母亲河正在他胸中奔腾流淌。
熟读经书的毛泽东,他深知黄河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地位。
早在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治国良臣管子就曾说过,“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五害之中水为大。”千百年来,黄河多少次漫流失控,尸漂四野?频繁的洪水灾害,直接危及中国大片精华疆土,直至成为历代王朝霸业兴衰、政权更替的导火索。正因如此,汉武帝率众堵口黄河岸,宋太祖御诏疏通黄漕运,忽必烈钦令察河源,康熙帝亲览修黄淮……
可是,中国革命胜利了,黄河洪水还没有被驯服。面对危如累卵的国之忧患,作为这个东方大国的最高领袖,他怎能不兴起制伏洪灾、安流息波的强烈愿望呢!
正是这种多重情感的驱使,当天下大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第一次出京巡视便选定了黄河。从古城开封到悬河岸边,从邙山之顶到引黄渠畔,他一路察看防洪形势,询问治黄方略,展望大河前景,活跃的思维一刻也没有离开这条大河。
在兰考县东坝头,这个一百年前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地方,面对危如累卵的悬河形势,毛泽东听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黄河曾发生一场特大洪水,水势汹涌,尸漂遍野,灾情严重,留下了“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的民谣。毛泽东关切地问“黄河涨上天怎么办?”面对领袖的千古一问,在场的陪同人员提出“修建水库防御特大洪水”的初步对策,对此他明确表态说“大水库修起来解决了水患,还能为灌溉、发电,通航提供条件,是可以研究的”,体现了一代伟人对加快黄河除害兴利步伐的迫切愿望。
正是在那次谈话中,陪同者还提出“从长远看,将来还要从长江流域引水入黄河”的远期设想,对此,毛泽东风趣地说:“通天河就是猪八戒去的那个地方吧?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来是可以的。”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视察结束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留下了这句深情嘱托。
毛泽东的一生极具挑战性。“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每一场奋斗,无不是举重若轻、胜似闲庭信步的必胜情怀。但对于黄河,他却从不轻言“征服”,不用“修好”、“根治”之类的字眼,也很少像对长江那样发出响亮的赞美之声,他更多的是仔细品味发生在黄河身边的那些历史故事,惦记着千百年来大河两岸深沉的忧患……
伟大领袖的黄河之行,曾使多少人心潮激荡,夜不能寐!
可毛泽东本人似乎对于这次黄河之行并不太满意, “那次考察,不过是走马观花,没有看出多少东西。千疮百孔的黄河仍未治好,还没能走上造福人民之路啊。”毛泽东几次对有关人员如是说。
特别是对于那座三门峡工程,毛泽东更是牵念有加。早在当初批准这个项目开工时,他就明确表示“要修水库,不要泥库”。可是工程建成后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每念及此,这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毛泽东想千里骑马走黄河,还有一层更深的考虑,那就是:借助这次黄河之行,努力打破与外界的阻隔,重新沟通自己与中国社会实际层面的联系。战争年代里他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在赣闽苏区,只要有几天时间,他就会找来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甚至地主,开个调查会。当地的社会结构、风土人情,乃至一块豆腐卖多少钱,谁家的水酒最受欢迎,土布、盐和“洋火”从哪里进的货,他都了如指掌。
在延安,他穿着和农民几乎一样的棉袄,走在街上。各种人都和他打招呼、聊天,大到边区政策建议、甚至农民说他的一句闲话,都能声声入耳。那时候,外有强敌围剿,内有路线斗争,并不时夹杂着共产国际“太上皇”指手划脚的声音。但不管多么艰难曲折,如何荆棘丛生,在“真正的铜墙铁壁”的拥戴下,毛泽东都出神入化地挺了过来,玩数万敌军于股掌,而且每走一步都感到很踏实。
如今,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怎么找不到了?曾几何时,全国各地还是一片莺歌燕舞,各行各业“卫星”频升,捷报频传,为何突然间就变得天灾人祸,怨声四起,饥荒死人的报告纷至沓来
为此,毛泽东很感困惑,决心到基层直接进行调查研究。
1960年6月,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十年总结》中写道:“八月在北戴河,中央起草了一个人民公社决议,九月发表。几个月内公社的架子就搭起来了,但是乱子出得不少……我们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他在不同场合提议,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次,毛泽东还向他的卫士披露了自己埋藏已久的心迹,他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要请一位地质学家、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
可是,人一旦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就连最起码的要求也成了一种奢望。他似乎怎么也无法走出这座“围城”。
毛泽东觉得再也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也许这正是他要走出丰泽园,走出菊香书屋,凭借黄河再度“突围”的真正含义。
1964年8月初,平阔恬静的北戴河浴场突然传来一阵军马嘶鸣之声,一支由中共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精心组建的骑兵大队,在北京西郊香山经过特殊训练后,奉调紧急赶至北戴河海滨。
年逾古稀的毛泽东,在卫士簇拥下登上一匹专门挑选的白色高头大马。他昂首挺胸,挽缰策马,行进在金色的沙滩上,一如当年“屈指行程二万”之风采再现。
“练吧,不会骑马就去不了黄河。如果人生连黄河都没有见过,那是会后悔的。”毛泽东语重心长地鼓励身边工作人员。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千里走黄河”的壮行却注定要搁浅了。因为毛泽东感到中国已经出了修正主义。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71岁生日。他在人民大会堂订了几桌菜,请部分中央领导人,各大区主要负责人以及少数劳动模范、科学家一起过生日。宴前,毛泽东即席讲话“今天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什么四清四不清,什么党内外矛盾交叉?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有产生修正主义的危险……你们什么事情都不给我讲,有人搞独立王国,尾巴翘得很高。”
一顿寿宴大家吃得索然无味。
中国出现修正主义,当然要比千里走黄河重要。于是,黄河骑兵大队很快就宣布解散。一场最高规格的“黄河壮行计划”无果而终。
不过,即使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也没有忘记黄河的事情。1972年他大病初愈,在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还曾风趣地说“前些时候我到马克思、列宁那里去了一趟。他俩对我说,你那个国家的钢铁、粮食还太少,再说你还要去黄河,你不用来这么早了。你先回去吧。看来我的一片真诚感动了马克思和列宁,去黄河还是有希望的……”
黄河啊,这是毛泽东魂牵梦绕的一条大河!
赶集网杨浩涌:学他者生像他者死2005年前后创业的一批互联网公司,能挺到现在还活着的,基本上都已小有所成,杨浩涌创立的赶集网即在其中。杨浩涌,1974年生,狮子...
刘强东:我如何从卖碟做到身家六百亿现在只要有一个主意,你可以拿到3000万美金的投资,真的很容易,很多人很高兴,但是不要忘了,你拿到多少融资不是你的财富,你拿到...
在陈光标四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饿的恐惧记忆,陈光标决定靠自己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10岁上小学...
张亚勤:我眼中的盖茨作者张亚勤,现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曾是比尔盖茨在微软全职工作时的...
项羽三杀韩信 韩信跟楚霸王打赌赢了之后,楚霸王的军师范增对楚霸王说:韩信这个人,要么就重用,要么就杀掉,可不能让他跑到刘邦那块去。 楚霸王眼里没得韩信,还是不肯...
草莽与首富:揭秘梁稳根造富神话2011年10月上旬的一天,在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集团总部食堂,以55岁的董事长梁稳根为首,几十个人在一张近30米长的餐桌旁落座。他...
董卿:每一天,都不应该草草地度过文/鼹鼠前不久,很多人传言董卿将离开央视,但后来证明大家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央视很快回应:董卿在多年高负荷运转后,希望暂时放下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个句子已经把愁写尽了,写得登峰造极,世上不可能有比这更生动的写愁的佳句了,从此写愁似乎成了李清照的专利,别人不可能超越她了。...
复星集团郭广昌:坚持做难的事情,成就商业枭雄文/清如【人物名片】郭广昌,复星集团董事长。俗话说,做难事必有所得。郭广昌总是喜欢逆流而上,做难的事情,这成为他取得...
马云:她曾是前台小姐,今当副总裁从前台干到亿万富豪的童文红,被称为阿里最励志的合伙人。2000年,童文红进入阿里的第1个职位是公司前台,之后陆续担任集团行政、客...
1991年,电影《周恩来》上映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区区2元一张的票价,却取得了两亿七千万的票房。饰演周恩来的王铁成凭借在这部电影中出神入化的表演,夺得了19...
俞敏洪:做成事情的四大能力有同学问我:俞老师,要想做成点事情,到底需要哪几方面的能力?我认真想了一下,认为要把事情做成,需要四大能力。第一种能力是获取信任的能力...
柳传志:卸任之后摆开更大一盘棋在成功扮演救火队长,将联想集团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并将联想集团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之后,柳传志再次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联想集...
奥康集团王振滔:每一次突破式创新背后是敢想敢做的坚持文/清如【人物名片】王振滔,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敢想敢做,锐意进取,他用创新思维带领奥康完....
网易丁磊:互联网大咖养猪,要做就要做到极致丁磊也有七年之痒。互联网大咖丁磊有两重身份,一个是网易CEO,一个是广东省人大代表。在2009年初的广东两会上,丁磊宣...
史玉柱:一个创业过来人的脚印现在我看事情,觉得神马都是浮云。但年轻的时候、摔跤之前,完全不是这样。巨人投资董事长马云和虞锋产生设立云峰基金这个想法以后,都找我....
凡是看过香港喜剧电影的人,想必对他都不会陌生。当然,他长得不帅,更不能用风流倜傥来形容,而他演的角色一般也都是配角,比如一个赌棍,一个弱智,一个乞丐,一个落魄的...
网易CEO丁磊:创业只是按自己的意图做事但愿旗下有道能够成为搜索引擎行业中的佼佼者,并将不遗余力的在搜索方面进行投入。同时,丁磊也表示不排除通过吞并或收购的方....
王建宙:一个通信老兵的谢幕生活和工作中的王建宙痴迷于电信行业,同时还是一个手机达人,随身携带5个手机是他的习惯之一无论多么跌宕起伏的戏剧都有谢幕的时候,职业生....
乔布斯成功的七条秘诀规律一:做你喜欢做的事。乔布斯曾经对一群员工说:人有激情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乔布斯这辈子一直在遵循自己的心,他说正是靠这股激情实现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