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一个晴朗夏日。北戴河的海面上,波粼起伏,阳光挥洒,宛若一片金星闪烁的丝绒。极远处,海天一色,湛蓝无垠,整个大海显得格外温馨宁静。这时,一个泳者游出海面,走出金色沙滩。只见他突然加重了步子,身后的脚印仿佛一下深了许多。
这个泳者不是别人,他正是一代匡世伟人毛泽东。
“我要去黄河,你们作些准备。”毛泽东一回到“浴场一号”住所,便激奋地说道。
“去黄河?主席,你去黄河干什么?”毛泽东简单明了的吩咐中往往蕴涵着深邃含义,对此身边工作人员已很习惯,但面对这个似乎是刚从大海里“捞”出来的斩钉截铁的决定,他们仍感到十分突然。
“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呐!”稍顷,毛泽东扳着指头接着又说,“这次我要带一个智囊团去。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气象、土壤、化学、地质、肥料、水利、电力等等一大批专家,要像李四光这一级的专家。你们给我准备一些应付艰苦生活的东西。我们大家都骑马,沿黄河逆流而上,去寻找黄河的源头,把这条河从头了解起,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民族造福。我还可以到黄河里去游泳啊!”
说完,毛泽东便不再言语了,仿佛这条母亲河正在他胸中奔腾流淌。
熟读经书的毛泽东,他深知黄河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地位。
早在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治国良臣管子就曾说过,“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五害之中水为大。”千百年来,黄河多少次漫流失控,尸漂四野?频繁的洪水灾害,直接危及中国大片精华疆土,直至成为历代王朝霸业兴衰、政权更替的导火索。正因如此,汉武帝率众堵口黄河岸,宋太祖御诏疏通黄漕运,忽必烈钦令察河源,康熙帝亲览修黄淮……
可是,中国革命胜利了,黄河洪水还没有被驯服。面对危如累卵的国之忧患,作为这个东方大国的最高领袖,他怎能不兴起制伏洪灾、安流息波的强烈愿望呢!
正是这种多重情感的驱使,当天下大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第一次出京巡视便选定了黄河。从古城开封到悬河岸边,从邙山之顶到引黄渠畔,他一路察看防洪形势,询问治黄方略,展望大河前景,活跃的思维一刻也没有离开这条大河。
在兰考县东坝头,这个一百年前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地方,面对危如累卵的悬河形势,毛泽东听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黄河曾发生一场特大洪水,水势汹涌,尸漂遍野,灾情严重,留下了“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的民谣。毛泽东关切地问“黄河涨上天怎么办?”面对领袖的千古一问,在场的陪同人员提出“修建水库防御特大洪水”的初步对策,对此他明确表态说“大水库修起来解决了水患,还能为灌溉、发电,通航提供条件,是可以研究的”,体现了一代伟人对加快黄河除害兴利步伐的迫切愿望。
正是在那次谈话中,陪同者还提出“从长远看,将来还要从长江流域引水入黄河”的远期设想,对此,毛泽东风趣地说:“通天河就是猪八戒去的那个地方吧?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来是可以的。”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视察结束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留下了这句深情嘱托。
毛泽东的一生极具挑战性。“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每一场奋斗,无不是举重若轻、胜似闲庭信步的必胜情怀。但对于黄河,他却从不轻言“征服”,不用“修好”、“根治”之类的字眼,也很少像对长江那样发出响亮的赞美之声,他更多的是仔细品味发生在黄河身边的那些历史故事,惦记着千百年来大河两岸深沉的忧患……
伟大领袖的黄河之行,曾使多少人心潮激荡,夜不能寐!
可毛泽东本人似乎对于这次黄河之行并不太满意, “那次考察,不过是走马观花,没有看出多少东西。千疮百孔的黄河仍未治好,还没能走上造福人民之路啊。”毛泽东几次对有关人员如是说。
特别是对于那座三门峡工程,毛泽东更是牵念有加。早在当初批准这个项目开工时,他就明确表示“要修水库,不要泥库”。可是工程建成后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每念及此,这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毛泽东想千里骑马走黄河,还有一层更深的考虑,那就是:借助这次黄河之行,努力打破与外界的阻隔,重新沟通自己与中国社会实际层面的联系。战争年代里他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在赣闽苏区,只要有几天时间,他就会找来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甚至地主,开个调查会。当地的社会结构、风土人情,乃至一块豆腐卖多少钱,谁家的水酒最受欢迎,土布、盐和“洋火”从哪里进的货,他都了如指掌。
在延安,他穿着和农民几乎一样的棉袄,走在街上。各种人都和他打招呼、聊天,大到边区政策建议、甚至农民说他的一句闲话,都能声声入耳。那时候,外有强敌围剿,内有路线斗争,并不时夹杂着共产国际“太上皇”指手划脚的声音。但不管多么艰难曲折,如何荆棘丛生,在“真正的铜墙铁壁”的拥戴下,毛泽东都出神入化地挺了过来,玩数万敌军于股掌,而且每走一步都感到很踏实。
如今,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怎么找不到了?曾几何时,全国各地还是一片莺歌燕舞,各行各业“卫星”频升,捷报频传,为何突然间就变得天灾人祸,怨声四起,饥荒死人的报告纷至沓来
为此,毛泽东很感困惑,决心到基层直接进行调查研究。
1960年6月,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十年总结》中写道:“八月在北戴河,中央起草了一个人民公社决议,九月发表。几个月内公社的架子就搭起来了,但是乱子出得不少……我们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他在不同场合提议,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次,毛泽东还向他的卫士披露了自己埋藏已久的心迹,他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要请一位地质学家、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
可是,人一旦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就连最起码的要求也成了一种奢望。他似乎怎么也无法走出这座“围城”。
毛泽东觉得再也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也许这正是他要走出丰泽园,走出菊香书屋,凭借黄河再度“突围”的真正含义。
1964年8月初,平阔恬静的北戴河浴场突然传来一阵军马嘶鸣之声,一支由中共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精心组建的骑兵大队,在北京西郊香山经过特殊训练后,奉调紧急赶至北戴河海滨。
年逾古稀的毛泽东,在卫士簇拥下登上一匹专门挑选的白色高头大马。他昂首挺胸,挽缰策马,行进在金色的沙滩上,一如当年“屈指行程二万”之风采再现。
“练吧,不会骑马就去不了黄河。如果人生连黄河都没有见过,那是会后悔的。”毛泽东语重心长地鼓励身边工作人员。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千里走黄河”的壮行却注定要搁浅了。因为毛泽东感到中国已经出了修正主义。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71岁生日。他在人民大会堂订了几桌菜,请部分中央领导人,各大区主要负责人以及少数劳动模范、科学家一起过生日。宴前,毛泽东即席讲话“今天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什么四清四不清,什么党内外矛盾交叉?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有产生修正主义的危险……你们什么事情都不给我讲,有人搞独立王国,尾巴翘得很高。”
一顿寿宴大家吃得索然无味。
中国出现修正主义,当然要比千里走黄河重要。于是,黄河骑兵大队很快就宣布解散。一场最高规格的“黄河壮行计划”无果而终。
不过,即使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也没有忘记黄河的事情。1972年他大病初愈,在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还曾风趣地说“前些时候我到马克思、列宁那里去了一趟。他俩对我说,你那个国家的钢铁、粮食还太少,再说你还要去黄河,你不用来这么早了。你先回去吧。看来我的一片真诚感动了马克思和列宁,去黄河还是有希望的……”
黄河啊,这是毛泽东魂牵梦绕的一条大河!
褚时健:从烟王到褚橙大王的那段绝望时光文/张奕、江南刚进监狱,如果只是从外表看,这个已经70岁出头的罪犯与别的罪犯没有什么两样,他按时作息,没人知道这个老头的脑...
2010年是王学圻事业大丰收的一年,作为多年荧幕上的老兵,王学圻凭借深厚的生活底蕴,成为大器晚成的典范。在王学圻巨大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人最替他高兴,这个人就是李...
2010年11月27日零点30分,韩红乘飞机抵达兰州机场,到达酒店已经是凌晨1点30分,为了组织这次我们陪你过冬天的援助活动,韩红与随行工作人员连夜开会,探讨慰...
2011年7月20日,篮球巨星姚明召开明谢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退役。退役后的姚明似乎比当运动员时更忙,他每天面对的不再是进攻、投篮和得分;而是投资、成本和收益。...
一 我出生在山西。从初中起,我的记忆里就没怎么见过蓝天。我们家的水要烧开沏很浓的茶才能喝,不然就是苦的。我们家的远房亲戚,每隔一两年,就听说有人在矿下出了事。 ...
感动中国格桑德吉事迹【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获奖名片】:格桑花开【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
奥飞娱乐蔡东青:17岁卖玩具到100亿身家,自称是失败的赢家文/清如【人物名片】蔡东青,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四驱车、悠悠球、陀螺这些承载着8...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中的一位,他四十三岁那年遭陷害被迫逃出晋国,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国内掌握了政权。 重耳即位后,对跟随他流...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笨功夫文/张宏杰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
凭借处女作一鸣惊人,他25岁作折桂台湾视帝;顺势而上挑战大荧幕,成为两岸实力偶像新贵;意外收获佳人芳心,他直言面临考验一定选爱情。成名走红间难挡商业人情,浮华娱...
朱德-有点力量就要帮助群众 抗战期间,一年割麦子时,一队八路军从一个村边开过,营长骑马走在前面。一位老太太很吃劲地背着一大捆麦子,从对面走过来。这时,路边有一个...
演员李赞是科班出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9级本科,因2004年央视独播剧《还是好日子》中的苏翔被大家认知,随后出演包括电视剧《温柔的背叛》《五号特工组2》...
5月3日的北京草莓音乐节,狂风一阵接一阵,可这并不妨碍张曼玉要演唱的热情。开嗓前,她边捋着乱发边自嘲:我在百度上搜,怎么在草莓节上唱歌不跑调,但是我没有搜到,所...
他是赛场上的超级巨星,被祖国称为英雄。可成名之后的他,也成了众多的追星族追逐的对象。为保持正常的训练,他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甚至左邻右舍都很难见到他。人们都说,...
去美国留学一直是他的梦想,也是他对母亲的承诺。 出国前,他是台湾的一名小警察。随着接触外界新知识的机会增多,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不足。同时,他上进心在专业...
周杰伦成名前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15年前的杰伦,没钱,没名,没女友;而且因为在单亲家庭长大,他性格沉默而孤僻,走起路来更是低着头;他逛街买不起昂贵的,却也看不...
马云:她曾是前台小姐,今当副总裁从前台干到亿万富豪的童文红,被称为阿里最励志的合伙人。2000年,童文红进入阿里的第1个职位是公司前台,之后陆续担任集团行政、客...
吉鸿昌.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 民族英雄吉鸿昌(1895-1934)将军曾经领导察绥抗日同盟军,同日寇进行过殊死战斗。1933年9月同盟军在日伪军和国民党军...
小伙先天无双臂,却用双脚照顾母亲他的故事催人泪下文/朱熙勇陈俊1989年大年初二,在湖北省恩施巴东县水布垭镇许家湾村一组的一户农家里,出生了一个男婴,这个孩子就...
站在巨人旁边的勇气文/雷茂盛她弹得一手好钢琴,从小的梦想是当音乐家。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她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学音乐的料。于是,她改学经济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后,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