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最后280天,我们如同回到出生前的模样,娇弱、敏感,但又比新生命多了疼痛、不甘、留恋。如果生不能由自己选择,那能以安详满足的表情阖眼,也许是在生命终点的最后心愿……
每天都在拥抱死亡的人
徐丽躺在病床上,肺癌晚期,不能喝水、不能吃饭,痛是连进入睡眠都摆脱不了的恶魔。最痛时,徐丽仿佛恍惚间看到了死神的影子。也是在那天,儿子李勇突然握紧她的手:“妈,我给你转院吧。”李勇把母亲转到了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母亲爱美,一辈子没吃过苦,“我不想浑身插满管子,大小便失禁那样丑陋地死去。”徐丽对儿子说。
临终关怀是什么?即便把母亲送到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李勇依旧不清楚它的全貌。“它能让生命变得有尊严,有价值。”医院创办人,65岁的李松堂说。松堂医院创办28年间,共送走了3.2万名病人。“有一天我死了,希望墓志铭可以写上:‘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每天都在拥抱死亡。’”
临终关怀的目标是优逝,即为生存时间在3~6个月间的患者提供姑息治疗,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尊重病人的意愿,并对病人家属提供心理安抚。“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欢快的歌,我不希望这首歌以悲伤的曲调结尾。”
生命最后的诉求
临终关怀的第一层是以减轻疼痛为主的姑息治疗。在家属看来,松堂医院是国内为数不多配备专职医生的“养老院”,他们能提供止痛针、阻断疼痛神经手术等多种方式帮助病人止痛。
临终关怀的第二层是满足病人的心愿。松堂医院的工作人员会给老人举办“个人演唱会”,给一直嚷着要加工资的脑萎缩病人“发工资”,为聊得来的两位痴呆老人举行“婚礼”。而且家属能随时来探望、陪伴,没有限制。
第三层则是让那些即将跨入天堂的老人,找到人生尚存的意义。每天早上10点,张文成都会坐在钢琴旁弹一曲。由于盆底神经和腰神经损伤,他的腰部以下无时无刻不在疼痛。因为太痛,他自杀过两次。后来他看开了,“既然命运这么安排,就坦然面对。”上午唱歌弹琴,下午写诗,他找回了7年前的生活节奏。
在李松堂眼里,病人们就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把一楼活动大厅布置得如同幼儿园,黄红绿的彩色墙上挂满了千纸鹤和毛绒玩具。“生命怎么来,就让他们怎么离开吧。”
理论上,临终关怀机构不等于养老院,但国内大部分以此为主要营运项目的私立医院,都尴尬地接受了自己沦落为养老院的窘境。李松堂接收的大部分病人都在松堂医院住满6个月以上,长的,已经在这里待了3年有余,“家属每年打一笔款,但我们已经联系不到他。”
越害怕死亡,越需要最后的慰藉
松堂医院曾尝试搬进社区,第一次搬迁即遭到上百名居民的围堵,他们吼着:“这么多人来这里,说白了就是等死。”医院里的老人们无处可去,在马路边上坐了4个多小时。
松堂医院成立的28年里,搬过7次家,如今的落脚点是北京东五环外的京通快速路旁。医院在辅路上,离居民区有些距离,120或者999的车来尽量不鸣笛,出殡的车有时也不挂黑纱。把死亡气息降到最低,是他们必须做出的现实选择。
根深蒂固的“孝道”则在临终关怀与病人间架起更多阻碍。2015年1月,上海浦东机场社区卫生中心首次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舒缓病房”。为了营造舒适的氛围,病房装修时选用了淡紫色窗帘、鹅黄色地板、原木色橱柜,如在家里,但连续几个月病房空置率都极高。
一次,一位年轻人带着肺癌已转移的老父亲来看病房,房间的装修让他好感倍增。可当护士向儿子传达了“临终关怀”的理念后,对方的脸色变了:“总的来说,就是等死对吧?你让我回家怎么做人?”治疗,无论是有效还是无效,才是子女尽孝的证明。
但是,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秘书长罗冀兰认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的年轻人目睹亲人临终前的苦痛后,已经开始主动了解临终关怀。
除了李松堂他们,也已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临终关怀。
1998年,在探望一位罹患癌症的朋友后,李嘉诚开始关注临终关怀。此项目命名为“‘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免费为内地贫困的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各方面的照护。在项目官网上公布了相关数字:“项目开展逾15年,已为13.5万患者解除了痛苦,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心灵的慰藉。”
路还很长,让每个人在生命尽头都选择优雅离开的理念,已悄然生根发芽。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在路边鼓掌的女儿 我那上国中的女儿,她同学都叫她23号。她的班上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宝贝,给我唱首歌呗,就一次 故事发生在几年前,女主角的名字叫朱莉17岁,男主角叫黄晨20岁。 女孩本来有着一个幸福的家...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冬天里的故事 首长是坐飞机到达营地的。那天上午。当阳光正好的时候,首长的飞机抵达了营地。首长的脸色铁青,他从飞机上走下...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有妈妈的地方就是天堂 2012年春的这一天,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的颁奖盛典。年仅18岁的浙江绍兴女孩曹秋芳走进金碧...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下辈子我来爱你 女人原本不疯,那年女人22岁,挺年轻的。有人说她长得很一般。女人在那年爱上了一个男人,男人23岁,看上...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8块5毛钱 一天中午,一个捡破烂的妇女,把捡来的破烂物品送到废品收购站卖掉后,骑着三轮车往回走,经过一条无人的小巷时,...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给妹妹的22个生命之吻 玛利亚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的丈夫汤姆斯意外身亡。噩耗传来,玛利...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妻子瞒着娘家人把肾捐给丈夫 他和妻子恋爱时曾遭遇车祸,左腿骨折牙齿全无;如今,被尿毒症病魔纠缠,依靠透析维持生命。 她...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你躺着,我起来 某电视台办了一个小活动:征求最令女人感到幸福的一句话。应征的话语如雪片飞来,最终摘取桂冠的是这一句,你...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拾荒亲娘”楼小英 金华的一对拾荒夫妻,从70年代就开始收养弃婴。丈夫去世后,妻子楼小英独自支撑起了弃儿满院的特殊家庭...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房间里传来的轻微呻吟 一个个无情的误解,纷乱了幸福的脚步。当命运的死结终于用代价打开,一切都为时已晚。接婆婆来家安度晚...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踏遍千山万水只为许你一生 长城网廊坊9月21日电(刘振山 刘玉静 陈正)一个患有先天性败血症,歪着嘴说话、拐着脚走路,...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世界上最好的男人”让她生命延续11年 俗语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可在湖南娄底,却有一名男子用自己的行动...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四千封感人情书见证忠贞爱情 南沙远离祖国大陆,对南沙卫士来说,漫漫爱情路,有浪漫的喜悦,更多是离别的思念。南沙守备部队...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背着妈妈上大学 窗内的守望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来不及吃午饭,苏玉双就匆匆赶往老年公寓。老年公寓离学校很近,方便她两下往...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女孩的13元“遗产” 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想躺一会儿,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儿...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八十年的坚守,有你才幸福 初冬的暖阳,透过明净的窗,洒满室内的各个角落,也温暖了床上的他。他刚刚醒来不久,还不能说清楚...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一只鸡蛋传递的温暖 朋友曾在一个边远省份支教。当地很贫穷,吃得很差,有的孩子早上去上学,甚至是饿着肚子的。为了帮助这些...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嫂子,长大后我娶你…… 我三岁那年,父母亲在一次沉船事故中不幸丧生。哥哥与我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艰辛,却因了哥哥的关...
感人的故事会使人们更加的感性,今天就带来了我要一生伴随她健康成长 这天下午5点,又到了放学时间,吴雪芬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自行车匆匆赶到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