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26日,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德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愤怒的画家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
面对痛彻心扉的人间惨剧,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反应,格尔尼卡被法西斯空军轰炸,就是给了艺术家们一道无声的考题。有没有慈悲的情怀,就是能不能触动心灵创作的前提。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当时侨居巴黎的毕加索,受西班牙政府委托,正准备为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绘画作品。德军轰炸格尔尼卡的消息传来,毕加索震怒了,他就以格尔尼卡被轰炸为题材,依他所想来为西班牙馆作画,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罪行彻底曝光在世人面前。艺术的创作者,是必须悟透艺术真谛的。就像中国漫画家丰子恺所说的: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
《格尔尼卡》问世后,曾在一些国家展出,受到爱好和平者的高度评价,毕加索也因此备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格尔尼卡》无法在画家的祖国展出。直到1981年,《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实现了毕加索的遗愿。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曾发生了一件小事:一天,一些德国军人来此参观,毕加索发给他们每人一幅《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名军官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行家们说,钢琴大师克迪是最权威的莫扎特诠释者之一。他在上海的演奏是排在一个美妙的晚上。他的那份专注神情,就像在精心挑选珠
1979年冬天,我离开了复杂的电影圈,到美国进修。与其说是进修,不如说是疗伤。在美国一年半,我拍了一部港片《爱杀》。198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
来到三八酒店,四人个头一样大,穿着同样的衣服;周总理亲自点了哈尔滨特色菜包肉……据黑龙江省文史馆馆员何红深入研究,1959年12月,周恩来总理视察时,虽然哈尔滨...
1983年的一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一家医院,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令她的父母异常惊愕的是,女婴居然一出生就没有双臂,
1921年,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做完力学和光学的研究报告后,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印度。傍晚,他站在甲板上,望着浩瀚的海水,习习
有人总是抱怨老天不公平,总是说给自己的不够多,不够好。可知道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啊,可知道就算你遇到伯乐,你就是那只千
关于越南战争,美国人一直争议不断,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是在帮助越南人,另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无权干预其他国家的事务。所以战后
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一
(英)格雷厄姆为英国儿童文学作家。1859年3月8日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童年十分不幸,5岁丧母,父亲将4个孩子送交外祖母抚养。外
1960年一个黄昏,在弥漫着淡淡香水味道的巴黎街头,人们正在悠闲地散步。忽然,一个形色匆匆的年轻人像一阵风一样从人群中
他是一个私生子,因为父亲作为一个占卜者无法养活他,母亲不得不嫁给已经有了11个孩子的男人。11个孩子加上他,继父的境况可想而
那时,他刚拿到北京户口,在社会科学院某研究所的资料室当临时工,每天弓着身子誊抄资料卡片,连续8个小时不停笔,希望努力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果园里,一个小男孩正给樱桃树修剪枯枝。 他爬上了一棵高大的樱桃树,眺望着远方的田野。突然,他头
近来读史,读到两个有意思的故事。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后,秦国国富民强,凭借这个功劳,商鞅很是牛了一阵子。尽管他的变法惹恼了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昂首迈着大步,不料进门时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
他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他狂热地喜爱诗歌。他的第一本诗集印了1000册,但很可惜,一本都没卖掉。他只好把这些诗集全都送了人
在英国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有人发出呼救的
中国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听说民间有一个很著名的彩塑艺人,名叫张明山,就召他进宫为她捏泥人。张明山将黏土搀入棉花,弄
目标是一个追求的目的地,是一个其努力想要得到的结果。动力与目标又有何联系?如果说,达到目标的起点到终点,是一段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