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常食品,竟然可以“磨”出250多种花样、远销至美、英、德、澳等10多个国家、每年创造出5个亿的产值——这个几乎天方夜谭的事情,蔡祖明却做到了。他的“祖名”豆制品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和最先进的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之一。
小小的豆腐怎会有这么大的“能量”?解码蔡祖明的创富经历,一定能给我们的读者以启发!
蔡氏创富秘诀一:落实
蔡祖明,1960年出生在浙江省萧山西兴“豆腐世家”。早在1816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蔡祖明爷爷的太爷爷,就开始做豆腐了。蔡祖明初中毕业后,既不想“倒腾”豆腐,也不甘心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农活,一门心思只想赚大钱——青春期男孩的梦想总是带着不切实际的痞气。于是,他拜师学艺做木匠。木匠一做就是7年,虽然娶了妻子王茶英,但他并没有成为富翁。他郁郁不得志。
当时,蔡祖明的父亲在杭州当工人。父亲42岁那年,身体不好,办了病退,年纪还不太
蔡祖明不忍心看年迈的父亲如此劳累,便和妻子王茶英一起,跟着父亲干起卖豆腐的买卖来。
很快,卖豆腐赚得的“杯水车薪”又不能满足蔡祖明的“胃口”了。他把卖豆腐挣来的钱拿去买了台三轮摩托车,跑短途客运,卖豆腐的事交给了妻子。
摩托车开了不到两年,蔡祖明觉得不过瘾,想开汽车,便把王茶英卖豆腐赚得的钱花了个精光,买了辆“达西亚”,当起了出租车司机。
那时,出租车行业刚刚起步,蔡祖明算是农民中最前卫的了
见蔡祖明换车换上了瘾,父亲和妻子发出了反对的声音。妻子王茶英对蔡祖明说:“开
父亲的话令蔡祖明醍醐灌顶。是呀!开出租车不就挣个辛苦钱嘛,而且还不安全。既然父亲和妻子都不支持自己开出租车,那就转行吧!可转行干什么呢?这个问题又难住了蔡祖明。
就在这时,萧山的国营豆制品厂倒闭了。在社会上已摸爬滚打多年的蔡祖明意识到商机来了:萧山这么大的一块地盘,总不能没有豆腐厂吧?于是,他和王茶英商量办个豆腐厂,得到了她和父亲的热烈响应。
1994年4月18日,“萧山华源豆制品厂”的执照拿到手,蔡祖明正式走上了卖豆腐的道路。现在回想起走上这条路的契机,蔡祖明坦言,并没有多少“时势造英雄”的味道,更多的是当时的他从妻子那里看到卖豆腐卖得好是可以让家人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而幸福和安稳即是财富。
“折腾”了那么多,却返回到了卖豆腐这条路上,那之前的“折腾”岂不白费了?蔡祖明却说:“所有的折腾都是为了让自己看清楚,到底什么行业什么职业才适合自己;所有的折腾都是财富,将自己磨练得更加稳重、干练和成熟。”对于“大学生就业难”以及“大学毕业该就业还是该创业”这两个问题,蔡祖明作为“过来人”,如此建议:“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首先要磨练。等磨练过了之后,这些问题自然就会有答案。”
蔡氏创富秘诀二:责任
蔡祖明在西兴的北塘河边的一亩八分地上,盖起了简易厂房。他卖了车,用卖车的钱买了几台磨浆机。随后,他又花高价从杭州豆制品厂请来两个老师傅,一个搞安装,一个搞生产。机器安装好,产品出来后,师傅就走了——养不起他们了。于是,蔡祖明一个顶三个,睡在厂房里,不分白天黑夜…&hellip
就这样,经过两年汗水的“浸泡”,“华源”豆腐不仅占据了萧山的一半乡镇,还占领了城区市场。
1999年3月,为了提高产量,蔡祖明拿出手中全部积蓄扩建厂房。可就在厂房破土动工两个月时,杭州一家豆制品厂突然杀入他卖豆腐的农贸市场,并在他的对面摆起了摊位。令他更气愤的是,那家豆制品厂摆了一块黑板,上面写着:“豆腐每箱13元”,而他的豆腐每箱18元。
无奈之下,蔡祖明只好降低价格。可降价意味着亏本。眼看着辛苦赚到的钱又赔了进去,王茶英心中万分焦急。就在她和蔡祖明束手无策时,却发现那些经销商又一个个都回来了。
原来,那家豆制品厂因为压低价格,所以采用低廉劣质的豆子,导致豆腐放一天就坏了。而蔡祖明坚持用最好的豆子,制作出来的豆腐可以保质存放两三天。
产品质量提上去了,接下来就是向市场做推广。2000年9月,蔡祖明夫妇的第一家豆制品专卖店在杭州开业。晚上做好的豆腐,早上送到专卖店销售,蔡祖明夫妇的做法让杭州市民渐渐感到放心。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们先后在杭州开了28家专卖店。
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产品的知名度,2004年初,蔡祖明夫妇想去电视台做广告,可高昂的广告费让他们舍不得赔本赚吆喝。几经思考与权衡后,蔡祖明觉得,既然做广告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不如直接把消费者拉到工厂来参观。
王茶英在厂里修建了参观走廊。蔡祖明买了几台依维柯中巴车,免费请杭州城里的老百姓来他的厂里现场参观流水线,包来包回,参观者可以现场吃,现场买,相当于赶了趟超市。在老百姓心中,豆腐作坊总是脏乱差。然而,在蔡祖明这里,老百姓却看到了干净、整洁、每道程序都绿色有机,还可追溯责任。这样的免费接客,坚持了一年时间。蔡祖明的产品“清洁可靠,放心食用”的印象终于在杭州城的老百姓中扎了根。(原作者:王玉 吴洪 范艳林)口碑相传后,杭州城里几乎所有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都有了蔡祖明的豆腐。
2001年3月,萧山撤市,并入杭州,设为萧山区。蔡祖明的厂挂上了“杭州华源豆制品有限公司”的牌子。如今,蔡祖明在萧山拥有一座占地面积达36亩、4万平方米的特制厂房。规模扩大了,“透明度”也进一步加强了。在这座特制厂房里,修有一条参观通道。工人操作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举动,在参观通道里都看得一清二楚。
只有真正有良心的企业,才可以做到这样360度无死角的“透明”——在蔡祖明看来,豆制品加工,工艺并不复杂,技术也不高深,但是豆制品微生物多,容易变质,在工厂化作业和市场化流通的条件下要把质量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是企业从上到下,各个环节,人人都要有一颗责任心。首先是企业上上下下都要有像关爱家人一样关心消费者的责任心。只有做有责任心的企业和产品,才可以有长远的发展,才可以完成他的商业帝国梦想。
就是这样的一份责任心,使得蔡祖明的产品相继通过了ISO9000认证、ISO14000认证和HACCP认证。同时,饱含“责任心”的产品很快就走出了杭州,覆盖长三角地区。
蔡氏创富秘诀三:创新
生意做大的时候,也是考虑给产品取个响亮名字的时候。在搜集来的众多的名字中,蔡祖明看中了“祖名”,既与自己名字同音,也是对祖宗的感恩。
生意做大,随之而来还有一个更令蔡祖明头痛的问题,那就是被仿冒。
2005年4月的一天,在杭州锦江农贸市场负责销售的赵志军无意中发现,有几筐公司的豆腐看起来不大对劲——公司包豆腐的布一向是很白的,而这几筐豆腐的布却很脏——显然这几筐豆腐是假冒的。但豆腐筐上又印刷着“祖名”二字。
赵志军马上打电话给工商管理部门,值勤人员过来后,把假冒的豆腐没收了。
蔡祖明的本意是把产品名字印在豆腐筐上,以防别人假冒,没想到有些批发商不负责,被别有用心的人把豆腐筐也偷了去。
一筐豆腐卖10。5元,而一个豆腐筐就要20。5元的进价。很多消费者看到豆腐筐上面的“祖名”才掏钱购买,结果买到假豆腐,一时间投诉电话接连不断。情急之中,蔡祖明想了一个办法——此后,凡有经销商来进货,就得拿来卖完豆腐的豆腐筐。经销商拿几个空豆腐筐来,他们就给经销商几筐豆腐。
宁可少卖豆腐也要保证豆腐筐不丢失。蔡祖明的方法虽然有些无奈,但豆腐筐的数量明显得到了控制。他和他的产品也重新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
“祖名”最早推出可吸式豆奶系列,采取独特的可吸式外包装。如今,在市场上,除商标有所差别以外,豆奶的外包装几乎都一模一样,大家都“学”了“祖名”。但在蔡祖明看来:被仿冒也不完全是坏事,这督促着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升级,更新换代。
没过多久,蔡祖明就和他的研发团队研制了“黑活”系列新品种豆奶,有黑米、黑芝麻、黑豆奶等几个口味,还推出了5种口味的“祖名”牌豆腐卷、卤制豆干、臭豆腐、香豆干。
2011年广交会上,“祖名”共有近50种真空包装豆制品类产品参展。参展产品包括豆干类、卤制豆干类、豆腐卷类、重庆风味类、臭豆腐类以及炒菜专用类等。
谈到产品创新,蔡祖明也聊到了大学生求职。每年向他们公司递交求职简历的大学生数以万计,但大多数学生都被他们拒之门外。这些被拒绝的学生,且不说有没有特长特色,就连简历设计几乎都一模一样。蔡祖明说:“有个性有特色才能吸引别人的关注,而不断创新又能使你立于不败之地。做企业做产品是这样,求职就业亦如此。”
蔡氏创富秘诀四:共赢
一次,蔡祖明到香港参加一个农产品展销会,发现香港与扬州合作的一家豆制品厂经营不善,亏了本。对方正想找出路,他们也看到了“祖名”产品的销量好、前景好。双方一接触,有了一些合作的意向。可几经谈判,合作的条件始终没能达到。蔡祖明便劝对方干脆甩包袱,把厂折成股份出卖,对方居然采纳了他的建议。
最终,蔡祖明以2200万收购了扬州豆制品厂,又投入2400万重新装置,建起了扬州生产基地,生产“祖名”系列产品。这个分厂由他控股,扬州当地也参股一部分。不足部分,蔡祖明采取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方式,让公司的部分高管来参股。就这样,16个股东抬起了扬州基地。
人心齐,泰山移——蔡祖明深信不疑,并始终将这条古训贯穿于企业管理中。第一年,扬州分厂的产值就超过了1000万。
2012年12月18日,蔡祖明又迎来了浙江安吉分公司的开业。安吉分公司占地面积178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继续秉承蔡祖明的生产过程“透明化”理念,建造了参观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参观者除了可以随时看到原料投放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还可以通过参观通道另一侧看到以大豆和豆腐文化为主题特色的大型豆文化馆,全馆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投资1000多万元。馆内蜡像惟妙惟肖,通过声光电的作用,使参观者身临其境。
蔡祖明的想法是,安吉分公司不但要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还要打造成为食品工业旅游基地和豆制品文化传播基地。
“祖名”为何要下血本誓要在安吉做生产生活旅游消费一条龙服务呢?血本的背后,其实蕴藏着蔡祖明对员工的无私关怀。
原来,在硬件设施改造的同时,蔡祖明更加重视企业的基础建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先后招进一批高等学历人才及研究人员,在关键部门担任主要职务,用他们的先进理念管理企业,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结构和层次,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
对于这些为“祖名”奉献青春和热血的优秀人才,蔡祖明向来优待他们——他希望借助公司扩张的力量,努力提高员工下班后的生活质量。比如建造运动馆、健身房、幼儿园,甚至配备“婚房”。目前,这些为员工服务的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得民心者,得天下!蔡祖明和他的“祖名”系列产品,赢得了员工的心,也赢得了消费者的心。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祖名”豆奶也会打出一片天下来,跟牛奶制品一争天下!
在一个公交车站旁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盲人坐在那里拉着二胡演奏。在他前面摆着一个搪瓷茶缸,里面散放着人们施舍给他的钱币,大多是一元钱和一些角币。盲人的琴艺谈不上什...
一说起铜钹山,大家都知道她是镶嵌在赣东北的一颗璨耀的明珠,坐落在上饶广丰境内。可当人一说起封禁山,很多人却有些不知所云,不知哪里又冒出一个封禁山,此山又在何处?...
牛局长在轻工业局任职时,如果他想表达某一种意思,召开会议总有心腹人等替他提出问题,尽管有时候也有反对意见,最后牛局长总是能一锤定音,现在面对教育局大大小小的干部...
阎王新近又纳了一个后妃,为了安置后妃,他设了一个“冥府黑暗管理处”,让后妃当头儿,总理冥界。下面的各级部门为了与阎王保持一致,纷纷建立各级的黑暗管理处。眨眼间,...
一轮明亮的月亮刚刚挂在夜空之中,照耀着整个凌海市!大街之上空无一人只是偶尔会有一辆疾刺而过的汽车,昏暗的路灯下面正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酒瓶歪歪扭扭的走了过来,没走几...
张明在一家公司里面做工人,这是一家专门制作香肠的公司,张明的工作非常危险,他需要把肉送进机器里面。机器都在高速的旋转着,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的手也伸了进去。以...
炎帝有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叫女娃,炎帝很疼爱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一天,女娃趁炎帝不在家,偷偷地去海边捡贝壳,女娃被美丽的贝壳迷住了,她要去捡一只最...
年终大扫除的时候,我找到不少以前的笔记本, 因为很怀念就一页一页翻著看,上面还写了当时自己管理的留言板密码。 我看到这个,就想起五年前曾在上面把过许多妹, 还和...
一 张生放下书卷,揉揉睡眼,站起推开窗户,一束月光绸缎般自窗口滑入。 夜空明净如洗,月牙如钩,钩起张生诗兴,伫立窗前稍作酝酿,正欲吟哦而出。便于此时,何处响起扑...
这天,桑园乡桑林村村主任老季穿戴一新,一大早就等在村口。他要等一位贵客。这贵客叫方世才,早年去了台湾后来又到海外谋生三十余年。一个月前,方世才忽然给老季打来电话...
明崇祯年间,一支商队赶着驼马,从北向南,途经杀虎口。骑马走在前面的,是山西侯家二少爷侯勇。过了杀虎口,便离山西境内不远了,杀虎口是大明王朝和蒙古两国交界的地方,...
那天从总去的那个服装店出来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坐车回家,在服装店里受了点刺激,喜欢的都没有我能穿的,郁闷。 这几年每年都在长份量,衣服从以前的M到现在的两个X,不...
一只青蛙生活在一口废弃的浅井里,它对东海来的一只鳖夸耀说:“我真的很快乐!想外出的时候,一下子就能跳到井栏上;累了就回到井里,在残破的井壁边休息。我跳进井水中,...
卢沟桥事变后,天津不久后就被日本人侵占了,而天津城的西郊跑马场也成为了日本骑师耀武扬威的乐园。 西郊跑马场时常举行盛大的跑马大赛,跑马大赛可以吸引各色人等来赌马...
我的村子是半个工业区,车子比以前多了不少。去集市有两条路,一天是村道,一条是国道,为了方便大多数人都走村道,然而事故就有不少,不过有一段路半年至少三起,那段路叫...
1.菜鸟 范佩辛走入帝国大厦86层一间隐秘的办公室,老乔伊从座椅后热情地迎出来,大力拥抱他。 好久不见,老弟,还记得我说要为你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吗?老乔伊边说边...
讲一个特别恐怖的鬼故事 抬不起的棺 天亮的时候我带着赖宝再次来到了那十里桃林,我想从头走到尾静静的走一遍,我想看看那落花纷飞的美。 我走的很慢,走的很仔细,心中...
天棺也难盖 “没想到这村子下面竟然隐藏了这么多恶事,李千斗,你做了一件天大的善事。”陆宝瓶望着我,眼中有光芒闪烁。 “我是地师,这些事是我应该做的。”我摇摇头。...
林雷开了一家头盔店,小店营业一年多了,以诚信和质量赢得了很多顾客的认可,生意也算是红火。这天,小店里来了一位美女光顾。林雷认识她,她住在对面的小区里,因为长得漂...
张阳最近觉得李盛怪怪的,每次熄灯之后李盛总是安安静静的,跟以前的他不一样,问他话他也不答。这天张阳起夜去厕所,撇了一眼李盛的床铺,却发现他没在床铺上。可能也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