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卢生,旅途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洞宾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同吕翁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己穷困的境况。吕翁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饭(黄色的小米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不想一躺下去立刻做起梦来。在梦里,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
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后来步步高升,做官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还当了十年“宰相”,后来以受封为“燕国公”。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一共有十几个孙子,个个都聪明出众。真是子孙满堂,福禄齐全。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梦一结束,他也就醒来了。这时,他才发觉原来是做了一场梦,店主人煮的黄粱饭还没有熟哩。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吕翁笑道:“人生就是这样! 要想真正的享受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
多年来修炼已经到了仙术的道士吕翁,于奔波途中,来到了邯郸道上的一家旅舍里。时当春末,气候已很暖和,路上又走得累了些,所以,一进旅舍,吕翁什么也不顾,把行囊往地上一放,摘下帽子,松松腰带,坐在大门下就歇息起来。
他刚坐下,便见有一位穿着褐色短衣,骑着青色马驹的青年书生,从远处直朝这个旅舍奔来。
这青年书生,原也是住店的,他名叫卢生。没用了多长时间,吕翁与卢生便熟悉起来。俩人共席而坐,谈天说地,言笑不止。言笑中,卢生忽然低下头去看看自己陈旧的衣袋,同时长长地叹息道:
“哎!”卢生的叹息,引起了吕翁的好奇,问道:“卢生,你身体健壮,且很健谈,我以为你很快活,可是为什么叹息呢?”卢生说: “人生在世,应该建树功名,享受荣华富贵。可我......”显然,卢生是不安于其碌碌无为而又清清贫贫的生活。吕翁觉得好笑,又说道: “年轻人,你不是想建树功名享受荣华富贵吗?我倒有一个妙法:我这里带着一个青瓷枕头。你只要枕着它睡一会儿,人世间的一切功名富贵,你就都能得到。”
“那我来试一试。”
说着,卢生便从吕翁手中接过青瓷枕头,枕着去睡。说也怪,他的头一挨那枕头,便昏昏沉沉了......这时候,在院中一角造饭的店主人,正往锅里下米。
卢生马上进入梦中。 他觉得枕在头下的青瓷枕头渐渐大了起来。他好生奇怪,便直起身子低下头去瞅。只见青瓷枕头一端,又渐渐变成了一扇很大的门。他小心翼翼地走进去。不知怎的,青瓷枕头的里边,竟也是一个有着天和地的朗朗世界。而且,他的家,就在里边。 他高兴地向家里走去。从此,他过上了安闲的日子。 日月如梭。他娶了妻子。娶的是清河县崔氏之女。崔氏女,不仅长得十分娇艳,而且家中非常富有,给他带来很厚的一份嫁妆。卢生的日子幸福美满。 后来,卢生去应试,竟中了进士。
他先任渭南都尉,继任监察御史、河南采访使、史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在任期间,他开河修渠,镇边杀敌,走到哪里就把功业建到哪里,被人称为贤相。然而,荣贵未尽,灾祸已来。 这一日,他突然遭到了奸臣的忌恨,无中生有地给他捏造了许多罪名,要下他大狱。当狱吏带人前来捉拿他时,他颤抖着对妻子说: “我老家在山东,有良田五顷,足可以糊口渡日。可放着安稳日子不过,我却外出求荣觅禄,只落了这样个下场。我不如死去......”说着,他抄起一把刀来就要自刎,多亏妻子相阻,方免遭一死。
后来,皇帝明察,给他平了反,并复封为燕国公。但这时他对功名已不感兴趣,一心一意为家庭忙碌了。他要使自己成为名门望族。于是,他有了五个儿子。他的五个儿子又都做了官,娶了从望门来的五房闺秀,继而生下了十余个孩子。他的愿望实现了,果真成了名门望族。而且,厩中名马,数不胜数;后庭美人,个个艳丽。老了老了,卢生又奢荡与风流起来了。但是,岁月不饶人。年渐迈,体渐衰,皮宽骨瘦,卢生的终年到了。
将死的时候,他给皇上写了封信。信中叙述他一生的功名与对帝王的忠诚。帝王看过他的信后很感动,就复信给他,并希望他好好治病。可是,就在接到帝王信的当天晚上,他与世长辞了。梦中的死,惊醒了卢生。他睁开眼睛一看,自己仍在旅舍,吕翁仍在身旁。回味着刚才的梦,他对吕翁说道:
“适才的梦,真算得是一个美梦。人一生的荣与辱,穷与富,得与失,生与死,都让我领略到了。谢谢你了!谢谢你了!”说着,卢生站起来深深地向吕翁鞠了一躬。
这时候,店主人造饭下进锅里的米,还未熟呢。
【注音】rn shn gng fn 【典故】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旧唐书于柚传》 【释义】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
十年寒窗的由来1、
有个人名叫刘安,不知怎么迷上了修道成仙的事,他做梦都想成为仙人,飞升仙境,那该是多么逍遥自在悠哉游哉的事啊!于是他整天吃斋念经,求仙诵咒,如痴如狂。他放着淮南王...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成语“打草惊蛇”源自宋朝郑文宝的《南唐近事》。它告诫我们,行动前要充分准备,否则可能适得其反。生活中,没有第二次机会改正错误,哪怕缺乏经验,也...
成语: 高屋建瓴 拼音: gāo wū jin lng 解释: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
【拼音】gǎi b gǎi y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到东野视察回来,还没有到家就死在路上。家臣阳虎
成语故事如火如荼的故事 出处徐谓《路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
成语故事千篇一律的故事 晋朝时期,司空张华经常模仿东汉时期著名诗人王粲的作品作诗,他的诗多叙写儿女柔情,讲究绮丽的辞藻和修辞。在当时小有名气。但真...
成语故事天之骄子的故事 西汉时,匈奴常侵扰边郡。汉武帝派兵出击,多次得胜。 公元90年,匈奴骑兵又侵占五原、酒泉,杀掠当地百姓。汉武...
成语故事圆木警枕?圆木警枕(司马光)成语故事: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
成语故事相煎太急的故事 〖典故〗曹植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
千变万化[qiānbiànwànhuà],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通指世事。据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日行千里,深受宠爱。他非常喜欢游玩,曾经接受西王母的邀请...
【注音】ni r b zī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遭到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先后在卫国、宋国等没受到重
集思广益的故事1、集思广益的成语故事1 三国时,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处理、决定蜀国的大小政事,成了蜀国政权的实际主持者。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
寓言故事涸辙之鱼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
成语故事熟魏生张的故事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寇准镇守北部,收蜀人魏野到门下。当时北部有一个漂亮而举止生硬的妓女,士人叫她生张八,来寇府聚会,寇准...
西汉时期,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用计故意置之死地在河边列阵,士...
成语故事病入膏肓 成语解释 形容人的病情极为严重,到了无药可治的程度,并引申形容某种情势或问题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作者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源于《左传 ...
赴汤蹈火的故事出自中国民间故事《荀子·论兵》:赴汤蹈火的意思,说是臣之道,仁之兵,王之志,君之贵,权之势利;你做什么,攻什么,夺什么,骗什么,都是诸侯的事。仁慈...
苦心孤诣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与含义苦心孤诣是一个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孤身一人,经过艰苦努力,不懈追求某种目标或事业的过程。"苦心"指的是艰辛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