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卢生,旅途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洞宾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同吕翁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己穷困的境况。吕翁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饭(黄色的小米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不想一躺下去立刻做起梦来。在梦里,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
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后来步步高升,做官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还当了十年“宰相”,后来以受封为“燕国公”。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一共有十几个孙子,个个都聪明出众。真是子孙满堂,福禄齐全。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梦一结束,他也就醒来了。这时,他才发觉原来是做了一场梦,店主人煮的黄粱饭还没有熟哩。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吕翁笑道:“人生就是这样! 要想真正的享受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
多年来修炼已经到了仙术的道士吕翁,于奔波途中,来到了邯郸道上的一家旅舍里。时当春末,气候已很暖和,路上又走得累了些,所以,一进旅舍,吕翁什么也不顾,把行囊往地上一放,摘下帽子,松松腰带,坐在大门下就歇息起来。
他刚坐下,便见有一位穿着褐色短衣,骑着青色马驹的青年书生,从远处直朝这个旅舍奔来。
这青年书生,原也是住店的,他名叫卢生。没用了多长时间,吕翁与卢生便熟悉起来。俩人共席而坐,谈天说地,言笑不止。言笑中,卢生忽然低下头去看看自己陈旧的衣袋,同时长长地叹息道:
“哎!”卢生的叹息,引起了吕翁的好奇,问道:“卢生,你身体健壮,且很健谈,我以为你很快活,可是为什么叹息呢?”卢生说: “人生在世,应该建树功名,享受荣华富贵。可我......”显然,卢生是不安于其碌碌无为而又清清贫贫的生活。吕翁觉得好笑,又说道: “年轻人,你不是想建树功名享受荣华富贵吗?我倒有一个妙法:我这里带着一个青瓷枕头。你只要枕着它睡一会儿,人世间的一切功名富贵,你就都能得到。”
“那我来试一试。”
说着,卢生便从吕翁手中接过青瓷枕头,枕着去睡。说也怪,他的头一挨那枕头,便昏昏沉沉了......这时候,在院中一角造饭的店主人,正往锅里下米。
卢生马上进入梦中。 他觉得枕在头下的青瓷枕头渐渐大了起来。他好生奇怪,便直起身子低下头去瞅。只见青瓷枕头一端,又渐渐变成了一扇很大的门。他小心翼翼地走进去。不知怎的,青瓷枕头的里边,竟也是一个有着天和地的朗朗世界。而且,他的家,就在里边。 他高兴地向家里走去。从此,他过上了安闲的日子。 日月如梭。他娶了妻子。娶的是清河县崔氏之女。崔氏女,不仅长得十分娇艳,而且家中非常富有,给他带来很厚的一份嫁妆。卢生的日子幸福美满。 后来,卢生去应试,竟中了进士。
他先任渭南都尉,继任监察御史、河南采访使、史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在任期间,他开河修渠,镇边杀敌,走到哪里就把功业建到哪里,被人称为贤相。然而,荣贵未尽,灾祸已来。 这一日,他突然遭到了奸臣的忌恨,无中生有地给他捏造了许多罪名,要下他大狱。当狱吏带人前来捉拿他时,他颤抖着对妻子说: “我老家在山东,有良田五顷,足可以糊口渡日。可放着安稳日子不过,我却外出求荣觅禄,只落了这样个下场。我不如死去......”说着,他抄起一把刀来就要自刎,多亏妻子相阻,方免遭一死。
后来,皇帝明察,给他平了反,并复封为燕国公。但这时他对功名已不感兴趣,一心一意为家庭忙碌了。他要使自己成为名门望族。于是,他有了五个儿子。他的五个儿子又都做了官,娶了从望门来的五房闺秀,继而生下了十余个孩子。他的愿望实现了,果真成了名门望族。而且,厩中名马,数不胜数;后庭美人,个个艳丽。老了老了,卢生又奢荡与风流起来了。但是,岁月不饶人。年渐迈,体渐衰,皮宽骨瘦,卢生的终年到了。
将死的时候,他给皇上写了封信。信中叙述他一生的功名与对帝王的忠诚。帝王看过他的信后很感动,就复信给他,并希望他好好治病。可是,就在接到帝王信的当天晚上,他与世长辞了。梦中的死,惊醒了卢生。他睁开眼睛一看,自己仍在旅舍,吕翁仍在身旁。回味着刚才的梦,他对吕翁说道:
“适才的梦,真算得是一个美梦。人一生的荣与辱,穷与富,得与失,生与死,都让我领略到了。谢谢你了!谢谢你了!”说着,卢生站起来深深地向吕翁鞠了一躬。
这时候,店主人造饭下进锅里的米,还未熟呢。
【成语】: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 gǔ 【解释】: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
成语故事侯门如海的故事 崔郊的住处在汉水之上,他的姑姑有个女仆容貌端庄,并且擅长音乐。因为贫穷,他姑姑就把这女仆卖给了连帅,卖了41万钱,分别的时...
【成语】:以古非今 【拼音】:yǐ gǔ fēi jīn 【解释】: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成语
成语故事无功受禄的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赫来见怀王,声言他能说服赵国跟楚国和好。楚怀王非...
【注音】jio chǐ chuān yn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大将张巡守睢阳,被人尊称为张睢阳。他作战英勇,而且善于领导。在讨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
出处《传襄公十一年》 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释义患,祸患。事先有了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
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呢?圆木警枕(司马光)成语故事: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
成语故事火树银花的故事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游玩。他...
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释义华,花,开花。实,果实。光开花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内容。也指表面上很有
【注音】r chun d bǐ 【成语故事】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
成语故事熟魏生张的故事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寇准镇守北部,收蜀人魏野到门下。当时北部有一个漂亮而举止生硬的妓女,士人叫她生张八,来寇府聚会,寇准...
四大名著中的成语故事1.《红楼梦》中的“金玉满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金玉满堂”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这一成语源自《红楼梦》第八十一回中,...
成语故事舍本逐末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
拼音fān yn f yǔ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诗人杜甫处于盛唐走向衰弱的时期,他深切体会到上层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看
【注音】bǎo zhū sh bǐng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贺知章曾经去拜谒一个卖药王老,向他求教黄白术(炼丹的法术),特地送
成语故事食前方丈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要求自己的学生积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要学生不要气馁,不要被对方显赫威势所吓倒。面对这些王公大臣...
成语故事驿使梅花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陆凯与范晔是很好的朋友,两人经常书信往来。一年早春,陆凯遇到去长安的驿使,就折下一枝盛开的梅花,托信使带给远在...
【注音】w xi zh chǔ 【成语故事】西晋武帝时期,位列三公号称孝子仁人的何曾标榜自己按礼法行事,他就是对自己的妻子说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