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秀是唐朝时的河南人,为人宽厚,少浮华。
元德秀当鲁山县令时,县里有个人因偷盗被捕,恰好当时鲁山境内有虎为暴,那人请求去缚虎来赎自己的罪,元德秀答应了。官吏劝他说:“这是那人的诡计,他想逃走,你不怕受到牵连吗?”元德秀说:“人应该讲究信义。如果有什么差错,由我一人来承担好了,决不连累别人。”第二天那人背着死虎回来了,一县人都感叹不已。
由于元德秀平日里把自己的奉禄都接济了县里的孤遗,到离任时,他的全部财产只是一匹细绢,坐着柴车而去。因为喜欢陆浑的山水,元德秀就去那里隐居。家里没有围墙也不上锁,也没有仆人。遇到荒年,有时一天也吃不上饭,元德秀喜欢喝酒,常常弹琴来自娱。宰相房每看见元德秀,都感叹说:“见紫芝(元德秀的字)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紫芝眉宇”形容人德行高洁。
成语造句:〖示例〗清简诗章抛粪土,紫芝眉宇漫灰尘。 ★清 钱谦益《二哀诗 刘司空敬仲》
南朝梁武帝制衍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很强。他四岁开始识字读书,能够过目不忘;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
成语故事五里雾中张楷,字公超,是东汉人,对道学很有研究,门徒常常上百人。每天造访他的人车马盈门,填塞街巷,有人便在他家附近开办旅舍饭馆赚钱,张楷只好搬家。张楷很...
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统帅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关羽、庞德大战百余回合
【拼音】jī xuě nng yng 【成语故事】晋代时期,车胤从小就好学不倦,因家贫没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在夏夜他见室外飞
唐朝中期,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沉重的苛捐杂税压迫得老百姓家破人亡。当时,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有一种奇异的蛇,全身有剧
成语故事孺子可教张良是西汉初期著名的谋士。他年轻的时候,曾计划刺杀秦始皇,刺杀计划失败以后,便隐居到下邳(在今江苏睢宁西北)。有一次,张良在下邳的一座桥上遇到一...
成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拼音: f cho zhī xi ,yān yǒu wn luǎn 解释: 覆:翻。翻倒鸟窝,破碎鸟蛋。比喻毁
成语故事百丈竿头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大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
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国君晋文公派大夫胥臣出使鲁国。胥臣事情办完了,回来时路过一个叫冀的地方。他的马车路过一块田地,
【注音】fā zōng zhǐ sh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刘邦起兵被封为沛公后,萧何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他帮助刘邦保存秦朝
成语故事同舟共济 《孙子》记载: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连年交战,两国的百姓...
【拼音】jī chǐ zhī zh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向东晋王朝发起进攻。谢安奉命率8万大军迎战,他指挥
成语故事借花献佛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镇,闹蝗虫闹得很厉害,所以,不管种什么植物都长得不好,加上常常有猛兽下山吃鸡鸭,让镇民感到很不安,因此释迦牟尼...
成语故事铜头铁额的故事 【出处】《太平御览》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卷七十九引《龙鱼河图》兄弟八十人,铜头铁额。《云笈七签》卷一百...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
成语故事的解释什么是成语?成语是中国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若干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具有特定含义,常用于表达情感、描述情景或传递智慧。成语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文化...
成语故事曲高和寡的故事 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才能很高,但是他写的文章太深奥,许多人都看不懂。有些人因此不满,背后说他为人孤傲。楚王听到,就把他找来问道:“人们经...
诚信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被中国古代文化所高度重视。成语中有许多与诚信相关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守信如山"。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则...
【注音】shǎng f yn mng 【成语故事】汉宣帝时期,渤海、胶东一带盗贼十分猖獗,他们四处作恶。汉宣帝派大臣张敞前去治
成语故事千里送鹅毛唐朝时候,地方官吏经常要向皇帝进贡礼物。云南地方上有个行政长官要送件礼物给皇帝,他心想:皇帝不缺金银珠宝,要送也得送个稀罕的。最后,他决定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