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国君晋文公派大夫胥臣出使鲁国。胥臣事情办完了,回来时路过一个叫冀的地方。他的马车路过一块田地,天气十分好,晴朗无云。田里有一个农民正在锄草。
碰巧,那农民的妻子送饭来了,她将饭碗高举过头顶,十分恭敬地送给丈夫吃。丈夫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胥臣很有感触地说:“夫妻之间如此敬重恩爱,说明这个青年是个有德之人,假如有这样的人帮助国君治理晋国,国家肯定会兴旺不衰。”
于是,胥臣走下车,与那年轻人交谈,询问他的身世。
◎成语释义
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故事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出处译文
臼季(胥臣)出使,路过冀地的时候,看见一个叫冀缺的人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他与妻子相互尊敬,像对待客人一样。
【注音】jīn gāng n m 【成语故事】隋朝时期,吏部侍郎薛道衡喜欢游历名胜古迹,他在游览钟山古寺开善寺时,见寺内各种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1.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其时期跨越了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分裂纷争、百家...
鸡鸣而起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成语"鸡鸣而起"源自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在古代某个村庄里,有一位勤劳的农夫,每天早晨,他总是听到鸡鸣的声音才会起床劳作。而与他...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1. 项羽的生平项羽,字羽,楚国人,出生于公元前232年。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楚汉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成语故事掷地金声的故事 晋朝人孙绰十分博学,擅长写文章。他在浙江会稽一带住了十多年,游览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一次,他写成一篇《游天台山赋》,描写浙江...
惩前毖后 周武王伐纣,建立了西周王朝。但是没过几年,周武王就死了,儿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纪太小,所以由他的叔父
成语故事专横跋扈的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叫梁冀的将军,狂妄自大而且不讲道理。他是皇后的哥哥,属于内戚,所以无人敢惹。汉顺帝永和元年,梁冀被任命为河南尹...
项羽是楚国下相人,他从小跟随叔父项梁生活。项家世代为楚将,项羽的祖父就是楚国名将项燕。 项羽年少时曾读过书,但没什
指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出自《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形容非常小
成语故事尸位素餐的故事 尸音史,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须要做任何动作的人。 书经有句道:太康尸位尸位就是源出于此,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
成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拼音: f cho zhī xi ,yān yǒu wn luǎn 解释: 覆:翻。翻倒鸟窝,破碎鸟蛋。比喻毁
注音qīng chng qīng gu 典故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下孝武李夫人
【拼音】m chuān tiě yn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读书人桑维翰一心想考取进士,第一次因主考官迷信,桑与丧同音而没录取
成语故事改过自新的故事 汉朝初期,有位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名叫淳于意。因为他曾经当过主掌齐国国家仓库的太仓长,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仓公。 ...
【拼音】hu huǐ w j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准备攻打齐国,越王勾践带人为夫差助威,伍子胥对夫差说越国才是心
成语故事忧心如焚周幽王是个大昏君。他宠爱美人褒姒,因为褒姒喜欢听裂帛的声音,他就将大匹大匹的丝绸撕成条。为了博取褒姒一笑,他点燃烽火台,各路救援诸侯昼夜不停地赶...
【拼音】qi tin wn shě 【出处】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
成语故事人心如面的故事 出处: 《左传middot;襄公三十一年》于产曰:人心之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释义: 这则成...
成语: 予取予求 拼音: yǔ qǔ yǔ qi 解释: 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
功夫庆运不负有心人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与含义成语“功夫庆运不负有心人”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故事。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信念:只要有恒心、毅力和耐心,付出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