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国君晋文公派大夫胥臣出使鲁国。胥臣事情办完了,回来时路过一个叫冀的地方。他的马车路过一块田地,天气十分好,晴朗无云。田里有一个农民正在锄草。
碰巧,那农民的妻子送饭来了,她将饭碗高举过头顶,十分恭敬地送给丈夫吃。丈夫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胥臣很有感触地说:“夫妻之间如此敬重恩爱,说明这个青年是个有德之人,假如有这样的人帮助国君治理晋国,国家肯定会兴旺不衰。”
于是,胥臣走下车,与那年轻人交谈,询问他的身世。
◎成语释义
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故事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出处译文
臼季(胥臣)出使,路过冀地的时候,看见一个叫冀缺的人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他与妻子相互尊敬,像对待客人一样。
【成语】:若石惨死 【注音】:ru sh cǎn sǐ 【释义】: 只要保持高度警惕,常奋不懈,再凶恶的敌人也无机可乘:如
【拼音】shān yīn y xuě 【成语故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生性高傲,行为豪放不拘,他辞官隐居在山阴,天
齐大非耦[qídàfēiǒu],旧时凡因不是门当户对而辞婚的,就是指恋爱、婚姻里一方的背景和另一方相距甚远,高攀了的意思。常用此话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齐国是春秋...
成语故事怦然心动的故事 夏夜的声响多么丰富,令我着迷却是蟋蟀的气息,在奇怪心的驱使之下我想捉一只蟋蟀来玩,可是我应该上哪找呢?就当我仰望天空思考的...
成语故事枕戈待旦的故事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
成语故事瓜代有期的故事 “瓜代有期”、“及瓜而代”都是指两人轮流戍守一地,瓜熟时赴任,来年瓜熟再派人交接;后来引申为有一定的轮替期限,期限一到,自然有人来接替。...
汉景帝担心诸侯势力过大会自己称王,出现中央管不住地方的局面,就采用晁错的建议,借故削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竟借
【拼音】y rǔ y chng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张载从小研究兵法,经范仲淹指点改研究《中庸》和《周易》。公元
【拼音】wng yun hu m 【成语故事】唐朝大历年间,有数百只猴子栖息在古田的杉木林中,附近的农民嫌它们危害庄稼,想把林
三心二意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三心二意"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心神不定,意志不坚定,做事情时犹豫不决,没有明确的态度和目标。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明代戏剧作...
【拼音】yī rng ji gu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为了扩充军备,增加在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实力,开始在国内大建粮仓,在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可是
成语故事圆木警枕?圆木警枕(司马光)成语故事: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
先礼后兵,指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它强硬手段解决。东汉末年,战乱频仍。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包围,处境危难,孔融派人请来刘备的军队解了围...
成语故事让枣推梨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王泰幼年时,祖母给他们分枣子和栗子,他不去参与争抢而是等他们拿完后自己再吃剩下的。汉朝时期的孔融4岁他与兄弟吃梨时,他从不挑...
成语故事车笠之盟的故事 传说古代苏越一带风俗淳朴,凡初次同人交往,就封土坛,拿出鸡犬等作为祭品,向天祷告说: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
【成语】:亦步亦趋 【拼音】:y b y qū 【解释】: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才隔
老当益壮的意思1、老当益壮的意思是当:应该;部分国: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2、老当益壮的意思: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更加豪壮。现多用来形容...
拼音lu xing dān pio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他的学生中最喜欢颜回,他十分尊敬孔子。孔子指出缺点马上就改正,孔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