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学读书时,当时的文化生活确实十分单调,电影、收音机成天放的是样板戏和语录歌,8 个样板戏的唱段我几乎都能唱下来。绝大多数书籍是“封资修”的不让看,那时,我们生活在文化沙漠里。
1977 年秋,我幸运地走进了北京大学的校门。我学的是文学专业,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四人帮”刚垮台,冰河已解冻,许多曾被视为“毒草”的禁书,这时都成了“重放的鲜花”。书籍在我面前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社科类的好书我都拼命地读,当然读得最多的还是本专业的文学书籍。入学时我的视力 1.5,一年后便戴上了 100 度的近视镜。那时的大学生活没有如今这样丰富多彩:周末舞会,星期天郊游……尽管北京有许多好去处,但多数地方我无暇光顾。读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天不读书,我竟会有种犯罪的感觉。当时,我们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图书馆中度过的,一下课,我们就往图书馆里钻。尽管北大图书馆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位居前茅,有 2000 多个座位,但对这所近万名学生的大学来说,仍显得僧多粥少,后来者只好另寻僻静处。这种情况白天还好些,因为一部分同学去上课。到晚上就很困难了,为了保证大家都有机会在图书馆读书,学校给每个宿舍发了一个座位牌,凭牌入座,保证每人每周都有一个晚上能在图书馆看书。当时我对读书简直有股舍命般的感情。
埋首群书不够,买起书来也真狠心。作为一名穷学生,每月享受十元助学金的我,竟也买书成癖。每逢学校来了新书,总是挤进人群,有空闲时间常去离学校仅数百米的海淀书店,选购自己所需的书。好在当时的书价相当便宜,一本书只要块儿八毛钱。当然有时一摞书抱回时,统计一下价格,才知道这个月的饭菜成了问题。文学书籍对我的诱惑竟远甚佳肴美味。
大学毕业后,我到福建师大任教。记得在北京永定门火车站托运简陋的行李时,四纸箱的书是我当时最大的财富。星移斗转,15 年过去了,大学的生活在我的生涯里也已退去 10 年余,但读书、嗜书如命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虽然,现在书价贵得吓人,但遇到好书,再责也要买。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时代充满了变化,充满了各种未知的机遇。但我感到我这一生恐怕是无法与书籍分离了,因为读书给我的怡悦是别的所无以替代的。
1953年,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第33任总统。为了在新总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肯尼迪煞费苦心,通过朋友的介绍,邀请当时美艳绝
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一天,一个学生来向他借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学生要借的这
1877年冬天,一场大雪降在美国的代顿地区,城郊的山冈上到处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来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
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祖父梁延十分喜欢他。梁启超五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
哈佛大学校庆,打算邀请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参加。里根一想,机会来了,就让人捎话,问能不能送他个荣誉博士的头衔。哈佛师生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家里被窃,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心中很平静,因为:第一、窃贼只偷走
先行者未必是最好的,却是最出彩的。 22岁时,学设计专业的他来到北京创业,由于没有名气,很难从现有的设计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一天,他到北京的香河家具城去买一个衣...
郑成功是明清之际民族英雄。他的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
他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他狂热地喜爱诗歌。他的第一本诗集印了1000册,但很可惜,一本都没卖掉。他只好把这些诗集全都送了人
特务给了他一包面粉1951年5月3日下午1时许,8岁的陈永康和邻居家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在离金阊小学不远的城墙上玩耍。突然,一
有一个小男孩,从小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因为生活拮据,一家5口,挤在一闻四面漏风的木板房里,睡的是上下铺的高低床,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他曾35次创造撑杆跳领域的世界纪录,并且他所保持的两项世界纪录,
南开学校是一所国内闻名的先进学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校里的课业负担很中,常有考试,考得不好就被淘汰或留级,而且学
40岁那年,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托马斯卡莱尔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稿,这本书稿穷尽了他前半生的全部心血,他迫不及待地将书
在那部根据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的生平拍摄的电影《弗里达》里,我忽略了作为影片主干的那些情事,却紧紧盯着她作画的那些场面,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西南古城乌耳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卒于1955年),是20世纪最伟大、最有影响、举世景仰
一次,外贸部前副部长龙永图要坐飞机去国内某地出差,登机前在候机室休息,突然从一个角落里传来了十分嘈杂的声音,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