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波兹南市政大厦的美好的故事。你们大家大概都知道波兹南的市政大厦,至少那些住在波兹南的人都知道。而那些住在波兹南以外的人也许在画上,在照片上见过吧。这是波兹南最漂亮的一幢大厦,也是全波兰最漂亮的大厦之一。六百年前它就耸立在古市场上,它也是这古市场的骄傲。这大厦耸入云天的高塔楼还记得充满了光荣的雅盖隆时代。
从这个高塔楼上可以看到全城和远郊的景色。在塔楼上,就在大钟的下面,从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个小房间,被称为市政大厦号手的房间。从前,市政大厦上的号手是城市的哨兵,就是说,他白天黑夜守卫着城市的安全。比如说,城里什么地方发生了火灾,市政大厦上的号手就吹起警号,召唤市民们去救火。
许多许多年前,忠诚的普热姆科就是这样一位哨兵。他有个儿子叫博尔科,对他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到塔楼顶上的这个小走廊来。他每天都要在那里坐好几个钟头。他从自己的小走廊俯视街上的行人,他们都像小矮人似的。有时仰视天上的云彩,它们是那样的变幻多端,有时像巨人,有时像马和幻想中的巨龙。他爱听市政大厦上的钟声,它仿佛总在重复一句神秘的话:
滴—答,滴—答,滴—答,过去这样,现在这样,将来这样!
然后是雄壮的吼声:
铛—铛,铛—铛,铛—铛,我为大家忙,我为大家忙铛,铛,铛......
啊,在那高高的市政大厦塔楼上真是美极啦!那儿的世界是那么辽阔,跟这下面的小世界,市场和街道上的世界真是大不一样。因此,博尔科决定,等他长大了,也要像他父亲一样当个市政大厦上的号手。
有一次,博尔科像平常一样坐在塔顶的小走廊上,用那双充满幻想的眼睛看着远方。突然有个黑乎乎的东西摔到了他的脚下。博尔科吓了一跳,不过很快他就平静下来,因为他看到那只不过是一只鸟,一只黑鸟鸦。鸟儿软弱无力地躺在他脚边,耷拉着两只鲜血染红的翅膀。
博尔科是个好孩子,对所有的动物都富有同情心。他没考虑多久,便从地上拾起受伤的乌鸦,温柔地抚摸它那闪闪发光的乌黑的头;然后送到父亲的房子里,小心地给它清洗了受伤的翅膀,在伤口上擦了油膏,包上软软的棉花,再把它放在自己的小床边。
博尔科有时整天挨着乌鸦,细心地照料它。几天以后乌鸦的伤势好多了,已经能动一动翅膀,博尔科高兴得简直没法形容。从此,乌鸦滑稽地蹦跳着,到处跟着博尔科,像头忠实的小狗跟着自己的主人。
过了一个星期,乌鸦完全好了,于是有一天夜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乌鸦跳到了小床上,用自己的尖嘴在博尔科的手上啄了好几下。
博尔科惊醒了,睁开眼睛一看,眼前一团光亮。乌鸦站在他面前,立刻又变成了个小矮人,穿着红色的长袍,头上戴着金王冠。博尔科吓得说不出话来。
“别害怕,博尔科!我是乌鸦之王,是你救了我的命。城里有个人用鸟枪射中了我,射穿了我的翅膀。要不是你那颗善良的心和你精心的照料,我肯定早就死了。现在我们要分手了。我必须回到我的乌鸦臣民中间去。我要感谢你的救命之恩,为了报答你对我的怜悯和爱,我要送你一件小小的纪念品。”
说完它给了博尔科一把小小的银号,又说:
“在你需要的时候,你从这塔楼上吹这把小号,要从这个塔的四个角向四个方向吹,带着信心等着我来。现在再见了!”
小矮人重新变成了乌鸦,跳到了窗口,拍了拍翅膀,在漆黑的夜里飞到空中不见了。
乌鸦飞走后,博尔科很伤心,他舍不得这只鸟儿,它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和最好的玩物,他的心也跟这只鸟儿连在一起了。第二天,他在家里找了条结实的带子,系在小号上,把小号挂在了胸口,此后他跟小号片刻也不分离。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博尔科长成了一个勇敢的青年:他帮助父亲在塔楼上守护城市的安全,后来他为了保卫自己的城市,又去学习军事,去参加军队的训练。
这时,对波兹南来说,是个困苦的时期。敌人进攻波兰,来到了波兹南城下,开始从几个方面同时进攻城市。波兹南人进行了勇敢的自卫,博尔科战斗得特别英勇。但是,敌人很强大。波兹南城危在旦夕。
妇女、孩子、老人匆忙躲进教堂、大主教的官邸,男人们守着城门。他们像狮子般战斗,但是人数越来越少。
博尔科看到自己周围人们纷纷倒下,心急如焚,想到自己的城市就要成为敌人的牺牲品了。就在这时他猛然记起了童年时代的小银号和乌鸦之王的话:
“在你需要的时候,你从这塔楼上吹这把小号,要从这个塔的四个角向四个方向吹,带着信心等着我来。”
博尔科暗自说道:
“现在是我最需要的时候,敌人威胁着我的城市和全体市民。现在,我的小号,表现出你的力量来吧。”
博尔科回头对自己正在战斗的伙伴们说:
“兄弟们,你们坚守阵地!不要投降!我去找救授!我们定会胜利!你们要坚持!上帝!祖国!”他呐喊着,朝市政大厦的方向飞奔,顺着旋转的楼梯跑上市政大厦的塔楼,拿出自己的小银号朝世界的四面八方使劲地吹。
当号声最后消逝后,博尔科集中了视力和听力,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会发生什么事。这时,在下边,在城门附近,展开了残酷的搏斗,完全看不出被包围的人们有获得任何救援的迹象。
博尔科越来越不安了,每秒钟的期待对于他如同等了一个世纪。进攻者的呐喊声越来越大,逐渐变成了胜利的狂潮。这是敌人突破了防线。
博尔科看到这情景,他只是想,自己不能这样无所事事地闲呆着,他必须尽快去迎战敌人,即使是在战斗中英勇地死去。他已经调转头,准备从塔楼上跑下去。正在此时有人抓住了他上衣的一角,博尔科往身后一看,吃惊不小,他见到乌鸦之王肩上披着红色的外套,头上戴着金王冠。
“你召唤我,”它对博尔科说,“你放心,救兵就要到了。”说着它把一个小金号放在唇边,发出了自己的国王的信号。
这时在遥远的天边出现了一团乌云,正以闪电般的速度向这边移动。原来这是庞大的一群乌鸦,接着千百万只乌鸦从四面八方朝这儿飞来了。
博尔科看呆了。天空出现轰隆的声音,犹如暴风雨中的雷鸣,千百万只乌鸦呱呱地叫着,从上方直向敌人扑去。用它们强有力的翅膀抽打着敌人的面部。
事态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逆转。敌人认为这是魔鬼亲自率领地狱的大军向他们进攻来了,便纷纷抛下武器,狼狈逃窜。可是乌鸦没有停止战斗,相反,它们奋起追赶逃跑的敌人,用自己的尖嘴将敌人啄死。
博尔科瞪大了一双冒火的眼睛注视着这场奇特的战斗的进程,注视着进攻的敌军的彻底失败。当最后一个敌人在强大的乌鸦攻击下倒下了的时候,他才清醒过来,转身想要感谢自己的朋友,但是乌鸦之王已经不见了。它不知不觉地消逝了。
后来博尔科才看见它在远方率领着自己胜利的乌鸦大军离去。他脱下帽子,朝飞走的乌鸦群高声喊道:
“再见了,乌鸦之王!谢谢你!谢谢你给我带来了胜利!”
由于歼灭了敌人,城里一片欢腾。人们抬着博尔科游遍全城,奖励他挽救了城市,后来又选了他当波兹南市长。
为了纪念这次不凡的胜利,作出了决定,从今以后波兹南市政大厦的号手要为乌鸦之王吹胜利号角,每小时吹一次,从塔楼的四个角朝四个方向吹。
直到今天仍可听见这号角声。当然,如今鸟鸦已经不会飞来了,因为乌鸦之王的银号已永远丢失了。博尔科看到大群乌鸦飞来的情景吓得把银号扔下了塔楼,后来虽然多方寻找,却再也找不见那魔幻的银号。它消失得无影无踪。
号声却永远留下了,我们天天都能听到。
一个狡猾的农民在罐子里装满牲口粪,上面盖一层薄薄的奶油,拿到市场去卖。他走到离市场不远的一棵大树底下,坐下来歇脚。这
很久以前东北人就有供奉胡仙的习俗了,人们把胡仙的牌位放在家中一个朝阳显眼的地方。每逢过年过节或平时吃点好东西都要先给它上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
从前,有位猎人,他老婆的小兄弟央求着和他同去打猎。他们走过一处悬崖峭壁,猎人发现离地面很高的地方,有一处不深的洞穴,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 不断四处征伐, 一路飞黄腾达, 很快升任总兵官。虽然战功赫赫, 郭子兴手下的其他总兵官却对朱元璋不服气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才隔
在澳大利亚,兽医是个颇为吃香的行业。很多人都想当上兽医,但是兽医也是一种技术活,很多人只能想想罢了,这不。詹姆士当上
相传,金沙江龙王的三个女儿,到苍山洱海间游玩。 她们来到凤仪县莲花山下时,山下正值闹旱灾。 大姐叫两个妹妹先回龙宫,
很早很早以前,在某个村子里,住着一对老大爷和老大娘。这两位老人生活很贫苦,但都是十分善良的人。 有一天,老大爷挑柴
生死相许型 很多时候,爱情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让人冲破生命的底线,超越一种不属于常规的奇迹,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人说
清朝乾隆年间,秀州府崇德县有个县令叫章清,读书人出身,满腹经纶,为官清正廉洁,在百姓中名声极佳。章清到崇德县没几年功夫,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宫前来报仇。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
拉萨北面的娘热山沟,有一座唐白群则(寺庙喇嘛的一种职位)庙;南边的札那谿卡(庄园),有一面白宗姑娘崖。老人们都说:北边的
在明光市城区东南约3里地的大李村,有座高约30米,底座直径近百米的古墓。此墓是曹国长公主墓,几经挖掘,现呈凹形状。曹国
某村有一位单身汉,年纪三十多了,还没娶上媳妇,他勤恳能干,每天都辛勤劳作在田间。 有一天,他下田时,无意中拾到一只大田螺,他高兴地带回家,养在自家的水缸里。 ...
从前,有一个国王叫维斯拉夫安德洛诺维奇。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德米特里王子,二儿子叫华西里王子,小儿子叫伊万王子。
智威(? ~680),俗姓蒋,唐代缙云县金竹人。他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第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第六代大祖师。智威道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
一天,阿凡提到经文学校,登上讲经台问坐在台下的毛拉和他们的弟子:你们知道我要跟你们讲什么吗? 不知道。大家异口同
从前有兄弟二人,父母死后,嫂子怕尚未成亲的小叔子拖累他们夫妻,便怂恿丈夫分家。粮食、房屋、土地,凡是好的他们都统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