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山东人。汉献帝时,孔融曾做过北海相。据说,当年曹操发动50万大军,南征刘备和孙权时,孔融曾表示反对,劝曹操停止出兵。曹操没有理睬,孔融在背后发过几句牢骚。
御史大夫郄虑平时和孔融不睦,知道了这事,报告给曹操,并且添油加醋,恶意挑拨,说孔融一向瞧不起曹操等等。曹操一听大怒,当即下令把孔融全家大小全部逮捕处死。
孔融被捕的时候,全家人都十分惊恐,不知所措。只有孔融的两个孩子(女儿7岁,儿子9岁),还坐在那里下棋,无动于衷。家人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大祸临头,还不知道,便赶紧怂恿他们逃走。不料,这两个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说;“哪有鸟窝被捣毁了不摔破蛋的事!”最后他们从容地跟着父亲,一同被抓走赴难去了。
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言语》,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覆巢无完卵”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整体遭秧,个体不能幸面。
【拼音】yī rng ji gu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为了扩充军备,增加在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实力,开始在国内大建粮仓,在
病入膏育这则成语的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
成语故事琅嬛福地的故事 传说古代书生张华路过一高山,山陡如壁,奇峰怪石,恰好路边有一山洞,他好奇地进入,没走几步便有童子上来引路,径直把他引到一书...
【注音】mio ch b chun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太傅司马道子问车骑将军谢玄说:惠施的书有五车之多,为什么没有一句话可
成语故事以貌取人孔子有许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叫宰予,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很好,但后来渐渐发现,他既不孝敬父母,也没有仁德,而且十分懒惰,白天睡大...
【成语】:寻章摘句 【拼音】:xn zhāng zhāi j 【解释】: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
【成语】:奄奄一息 【拼音】:yǎn yǎn y xī 【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孟子说: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营造的尺寸的标准统一作出的巨大贡献。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鲁班就发
不知肉味成语解释1、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2、比喻 集中 注意 力于某一事物而 忘...
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医扁鹊,原名秦越人。因为他救活了许多濒于死亡的人,所以当时人们把他称作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而不去提
草长莺飞,读作cǎo zhǎng yīng fēi,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出自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三国的时候,吴国有一位名将叫陆逊。他出身江南士族,豁达大度,善于谋略,孙权把他的兄长孙策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公元
苏东坡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时,有一次一位绫绢商人告一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钱不还。匠人说:前不久他父亲死了,花了
【注音】du q xiāng jiān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华,想找一个借口把他杀死,命令他在七
成语故事贪生怕死的故事 【成语故事】西汉末年,诸侯国梁王刘立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任意杀害手下中郎曹将。汉哀帝大怒,派钦差到梁国捉拿刘立。刘立感觉到事...
【成语】:平步青云 【拼音】:png b qīng yn 【解释】:平:平稳;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
有出自成语故事的成语出自故事的成语有退避三舍、草木皆兵、卧薪尝胆、四面楚歌等。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
半途而废的故事半途而废成语故事1 乐羊子外出学习,过了一年就回家了,妻子劝他要坚持,并用织布机比喻学问的积累,乐羊子醒悟,重新出发,七年学成归来。 半途而废成语...
小学生成语故事简短五篇1、小学生成语故事 篇一 铁杵磨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