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hún jīn pú yù
成语故事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担任晋朝吏部尚书,嵇康为此与他绝交。山涛推荐嵇康的儿子嵇绍做秘书丞。为了抵制小人陆亮为官,他自己辞官回乡。“竹林七贤”的王戎称赞山涛像浑金璞玉一样高贵。
出处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解释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用法作宾语;比喻未加修饰的天然美质
相近词浑金白玉
示例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 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
成语故事草船借箭1、周瑜妒忌诸葛亮才干过人,周瑜要水战需10万只箭,并说3天之内造好并说不要推卸,诸葛亮照办立下军立状。第3天诸葛亮和鲁肃想曹操‘借箭’大雾漫天...
成语故事好逸恶劳东汉和帝时,有一位太医,名叫郭玉。郭玉从小就跟着老师学习把脉和针灸,他医德高尚,治好了很多病人。当他给那些贫贱的人治病时,治愈率很高。但是当他给...
【拼音】fēng shǐ chng sh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复兴吴国,并趁楚国内乱时出兵伐楚,将
成语故事树倒猢狲散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善于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所以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当了朝中的大官。 曹咏当了大官后,有很多人来巴结他,唯一...
三寸之舌(sāncùnzhīshé)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通畅用来形容人善于辩论,据理力争。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
春秋时,小小郑国,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为了争夺郑国,矛盾很大。郑国既害怕楚国,也不敢得罪晋
【注音】yī chn b rǎn 【成语故事】佛教中有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色即女色;声即歌舞;香即男女彼此契合;味
【拼音】lio dōng bi shǐ 【成语故事】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不服幽州长官朱浮的调遣想起兵
【注音】gōu huǒ h mng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被抓去当兵,因大雨耽误了行程,只好起来造反。造反前陈胜请
成语故事瓜代有期的故事 “瓜代有期”、“及瓜而代”都是指两人轮流戍守一地,瓜熟时赴任,来年瓜熟再派人交接;后来引申为有一定的轮替期限,期限一到,自然有人来接替。...
释义泛指自己经历的事,知道感受,(旁人)不宜明说(谴责/评说)。就像人喝水,冷还是暖只有自己知道。出处1、明于言下忽然默契,
贪小失大[tānxiǎoshīdà],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
成语故事天涯海角【注音】tiān yá hǎi jiǎo 【典故】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面无由,但以情企。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今之...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与含义“百战百胜”是一种充满斗志和必胜信念的精神状态。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实,并被用于形容具有无往不胜、战无不胜之勇的人或团体...
成语故事什袭而藏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个宋国人在梧台东边拾到一块燕石,觉得很漂亮,以为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带回家用十层绸布包裹,再里外用十个木箱包装,...
邯郸学步成语故事解释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庄子·秋水》载:战国时有个人到赵国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别人学,结果不但没学会,连自己原来的...
神话故事:古老的神秘传说1. 神话的起源神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承载着古老的传说和神秘的故事。它们通常是通过口头传承和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是古代...
成语故事食言而肥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重,便故...
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个皇帝,可他只当了十二年的皇帝就死了,把皇位传给了二儿子胡亥,也就是秦二世。秦二世当了皇帝,和他的老爹
成语故事竭尽全力的故事 这句成语原作竭尽心力,见于《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东汉末年,有一个...